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嗜味嗜,是早年四川遂寧一家著名麵食店,因特色麵食品種而聞名,其製作的鱔魚麵、墨魚面、三鮮面、原湯抄手、金鉤包子等都是當時遂寧的經典小吃,是許多老遂寧人念念不忘的美味記憶。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今人制作的鱔魚麵

“嗜味嗜”這個店名非常特別,從字面上看具有強烈的中國風,表現了川人對味道的追崇。但念出來又隱約有些外文音譯的感覺,不知是否巧合,這家店在幾十年前的確擁有一批特殊的“洋食客”,他們是抗戰時期的駐遂空軍

嗜味嗜的創辦者是合川人馬秀峰,1915年生人。1931年,他從合川到遂寧投奔經營酒館的堂伯父馬益山,開始了自己的飲食生涯。堂伯父開的“馬家酒館”,位於遂寧縣城大北街,清代以降便屬城中繁華地帶,最近十多年來更是被打造為老城的中央商務區。

馬家酒館是典型的川式冷酒館,以經營優質白酒為主,同時提供涼拌、醃滷等下酒小菜和花生、瓜子、胡豆之類小食。馬秀峰入店之初,跟隨堂伯母在櫃檯上舀酒打雜,由於他為人勤快,頭腦靈活,習得許多經營上的門道,深得二老賞識。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早年的嗜味嗜,眼睛尖的才認得到

幾年後,堂伯父將馬家酒館交由馬秀峰執掌經營。當時大北街有近十家酒館,經營的白酒來源有二,一是自有酒坊自產自銷,另一種是代銷他人白酒。馬家酒館代銷的是綿竹酒,由於口岸當道,酒品上乘,菜食得味,加上馬家人一直以來誠實經營,生意逐漸興隆。

抗戰爆發後,遂寧因位居四川盆地的地理中心,東南及重慶,西接成都,水陸交通發達,還建有當時為數不多的軍用機場,所以迅速成為重要的戰時物資集散地和戰略要地,先後有39個機關單位和14家金融機構遷入遂寧。大量的外來人員,也讓遂寧的飲食業呈現出特定時期的繁榮。

為了照顧不同食客的需要,四十年代初,馬秀峰在大北街開辦起嗜味嗜麵食店,主營川味正宗的麵食品種,兼顧南北口味,店址大概在今天的摩爾春天和新華書店之間,依然佔據繁華地利。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嗜味嗜舊址,今摩爾和新華

舊時遂寧的麵食業相當發達,規模不大的縣城卻有百多個麵食品種,嗜味嗜經營的麵食尤為著名。其拿手面有墨魚燉雞面、鱔魚麵、雜醬麵、排骨麵、素面、銀魚肉絲麵、三鮮面、雞絲麵等。鱔魚麵採用當地土黃鱔為原料,以川味精心燒製成臊,此面一直盛行到八十年代後期。

銀魚肉絲麵以精瘦肉和銀魚制臊,先將肉絲加配料炒香濾幹,再加銀魚和鮮湯熬製,海味濃郁,鹹鮮味長。嗜味嗜的原湯大抄手和金鉤包子亦是上品,抄手形如菱角,皮薄餡足,包子鬆軟細膩,油嫩鮮香,深受當地及外來人員喜愛。

除麵食之外,馬秀峰還發揚了馬家酒館的傳統優勢,醇香的川產優質白酒,配以川式滷湯烹製的什錦滷味拼盤、冷菜糖醋排骨及各式涼拌小菜等下酒佳品,食客絡繹不絕,座無虛席。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今人制作的肉絲麵

在眾多食客中,時常會出現一群特殊身影,他們體格強壯,英姿颯爽,其中不乏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士,這便是抗戰時期駐紮在遂寧的中外空軍。

早在1932年,遂寧便有了簡易飛機場,位於當時的楊泗廟春場壩,由駐紮在此的李家鈺臨河而建,他還從上海買回一架雙翼教練機,但一直沒有起飛過。

1939年,因抗戰需要,遂寧新建南壩機場,著名的空軍第四大隊就曾駐守在此。《遂寧縣誌》記載了發生在1940年6月的一次空戰,當時63架日機飛抵遂寧上空,對城區及機場實施轟炸,遂寧機場6架戰機起飛迎敵,成功擊落日機領隊機。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川味滷拼

除中方空軍外,遂寧機場早期還有來自捷克和蘇聯的飛行員,後期主要為美國空軍。中外飛行員在作戰和訓練之餘,也會利用空餘時間到遂寧縣城品嚐地方美食,嗜味嗜就是經常光顧的地點之一。

五十年代後期,合營後的嗜味嗜繼續在大北街營業,期間曾更名為人民食店。1985年10月,為更好保護地方特色飲食,遂寧市飲食服務公司與各界人士召開發展風味名優小吃的座談會,共商對策,旨在重塑嗜味嗜、麥村等店的經營品質,並形成專門報告,但後來不了了之。

1986年,嗜味嗜店面被租給百貨公司改為人民商場,八十年代後期因建遂州路拆遷,宣告歇業。

消失的川味名店,遂寧“嗜味嗜”麵食店

清湯抄手


【關注“川味文化”】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