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雷竹试种成功

记者李云良 3月15日,在南江县红光镇茨竹村“千亩雷竹产业园”里,一根根雷笋从土里“蹦”了出来,露出嫩尖;新生的竹鞭向四周延伸,最长的有3米多。

好消息接续传来,2018年建成的和平镇、关路乡雷竹基地的雷笋也出土了,预计10天后进入盛采期,这标志着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缙云—南江)产业雷竹试种成功。

“我2018年底开始种雷竹,经过一年多的管理,已经初产了。”关路乡星火村的致富带头人王国庆种了280多亩雷竹,预计今年增收10多万元。“每株竹子都有3-8根笋子。”茨竹村村民李志国对雷竹产业信心十足,“现在其他笋子还没上市,昨天我挖了50来斤雷笋拿到县城菜市场上卖,很快就卖完了,15元1斤,非常畅销。”

缙云县挂职南江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汤碧荣介绍,自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以来,缙云—南江就积极探索“水种茭,旱栽笋”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南江县引种雷竹3000余亩。“2020年,我们新规划种植雷竹3000亩,已经全面启动栽植,力争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