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答“疫”】口罩賣家發不出貨也拒絕退款,我該怎麼辦?


文章採集

採集文章

【法律答“疫”】口罩賣家發不出貨也拒絕退款,我該怎麼辦?

正義網 2020-03-17 11:11:57

【法律答“疫”】口罩賣家發不出貨也拒絕退款,我該怎麼辦?

檢察日報正義網推出互聯網疫情防控法律諮詢平臺——法律答“疫”,為群眾提供公益性疫情防控法律諮詢服務,第一時間解決群眾的法律需求,同時也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

【法律答“疫”】口罩賣家發不出貨也拒絕退款,我該怎麼辦?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潘一菲:

你有權利要求賣家立刻退款並賠償損失。

你和賣家在微信上達成了買賣口罩的一致意見,你二人之間的買賣合同就生效了,後續行為都屬於合同法調整的範圍。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雙方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你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了貨款,那麼賣家就有義務按照合同約定的交付時間、方式,標的物數量、質量交付口罩。如果你們二人事先沒有約定,賣家交付口罩以第三人的交付為前提,那麼第三人過錯不能成為賣家拒絕履行的抗辯事由。現在賣家拒絕履行合同,你有權利要求賣家繼續履行或者退款,如果因賣家的拒絕履行造成其他損失的,你有權利要求賣家賠償損失。

二、關於下一步怎麼做,我個人提出三點建議:

打開微信並依次點擊“我”-“支付”-“錢包”-“賬單”找到向對方轉賬的具體賬單,點擊“對賬單有疑惑”-“被騙投訴”/“投訴商戶”,再根據指引具體填寫。

(二)在賣家還能溝通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溝通。

可以向賣家說明他現在的這種處理方式是不合法。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以及合同的責任相對性原則,因為第三人的行為造成賣家不能履行的情況下,賣家應當先承擔自己的違約責任再向第三人追償,而不是像你這位賣家說的那樣先向第三人追償後,再對你履行違約責任。在溝通的時候儘量獲取賣家的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等),並通過聊天固定你支付錢款向賣家購買口罩的事實,一方面避免賣家逃逸,一方面為後續維權做準備。

(三)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直接去轄區派出所報警,提供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必要的證據。

根據我們檢察機關辦理相關案件的經驗,收取錢財後以各種理由拒不履行,之後再逃逸,是詐騙犯罪嫌疑人慣用的伎倆。利用疫情實施的犯罪行為,是目前國家重點關注的一類犯罪,及時報警一方面有利於個人維權,另一方面有利於及時打擊犯罪,避免更多人受害。

最後溫馨提示廣大群眾。

在做好防疫同時務必提高防範意識,避免“口罩詐騙”、“獻愛心捐款詐騙”、“防疫藥品詐騙”等涉疫情典型網絡詐騙手段。在網購口罩時建議通過正規網購平臺購買,切勿跳出原有平臺私下加微信、QQ進行交易。

附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違約】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週一:

你好,根據《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做為賣家的微商應當在合同約定的發貨時間內發貨,賣家未在發貨時間內發貨已經構成違約行為,導致合同未履行。同時你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你可以解除合同。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規定,你應當向微商發出書面解除合同的通知,並要求對方退款。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對方所說的也是被騙的原因不妨礙你要求退款的行為。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對方是企業或個體戶,你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12315進行投訴處理。如果對方是個人,你可以通過向基層人民法院或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做退款處理。

(文章來源:正義網 文字:潘一菲 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