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张恨水先生的小说《金粉世家》中,除了男女主角金燕西与冷清秋的婚姻之外,还另外写了三段同样“门第悬殊”的婚姻。

第一段:金家丫鬟小怜与柳家少爷柳春江。

第二段:金家大少爷金凤举与青楼姑娘晚香(正式娶作姨太太,所以这里也视为一段婚姻)。

第三段:金家大少奶奶的妹妹吴霭芳小姐与穷学生卫璧安。

细读原著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这三段婚姻虽发生在配角人物的身上,却全都被安排在主角金燕西的生活圈之内。每一段,金燕西都或多或少与之存在交集,旁观着他人的悲欢。

这并不是巧合。

这三段婚姻其实与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存在着重要的关联。看似是“旁支”,其实是为主线故事服务。许多在主线情节里不方便立刻写明的内容,都通过这三段婚姻故事进行了揭露或暗示,使得后续情节的发展与转折都更加顺理成章。

接下来,我们便依次分析一下这三个来自配角人物的婚姻故事。

说明:电视剧版本《金粉世家》删除了吴霭芳与卫璧安两个人物。本文的分析全部基于《金粉世家》原著进行。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1. 借小怜与柳春江的婚恋,揭露金燕西对“阶层”与“身份”的真实态度

书中,柳家少爷柳春江在一次婚礼上认识了金家大少奶奶吴佩芳的丫鬟小怜,对小怜一见钟情,并通过各种方式辗转向小怜表达自己的情意。不久,柳春江给小怜的书信不慎被佩芳发现。小怜担心被主人质疑自己的人品,不得不匆匆“逃走”,与柳春江私奔了。

作者对这段故事的描述紧凑而生动。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金燕西对此事的态度。

金燕西的评论是:

“这姓柳的……未必把小怜当一颗明珠吧?小怜居然想这样高攀呢!”

“(柳春江)是一个很漂亮的角色,要说他和小怜结婚,我也不敢相信,或者不至于是他吧?”

言下之意,柳春江这样的“漂亮人物”是根本不屑于娶小怜这样出身的人为妻的。这话若出自金家其它少爷之口,或许不算意外。然而从金燕西口中说出来,作者就大有深意了。

1.1 金燕西一直在冷清秋面对保持“自由平等”的人设,却在评论小怜的时候暴露了内心真实的傲慢与偏见

作者给小怜这段故事的发生时间安排得很巧妙——恰是金燕西热烈追求冷清秋、并刚刚给冷清秋戴上金戒指、私定终身之时。

这期间,为了打消冷清秋对于门第差异的顾虑,金燕西口口声声都是“婚姻自由”、“没有门第之见”“不成问题”等语,俨然就是敢于突破阶层差别、诚心追求真爱的新青年形象。

所以若按照常理,在看到小怜与柳春江用实际行动向“阶层门第”发起挑战、勇敢地追求爱情之时,金燕西理应有知己之感;纵然不至于施以援手,至少态度上也应是乐观其成。

就像《红楼梦》里的情种贾宝玉,自己与袭人偷尝了床笫之事,所以对其他人的类似行为也甚是宽容:

  • 好友秦钟悄悄搂着美貌小尼姑智能求欢、被贾宝玉撞见,宝玉只暗搓搓将他二人按住、吓唬了一下;开了玩笑之后完全没想过揭发或者为难。
  • 无意中看到小厮茗烟与一个小丫鬟“干那云雨之事”,当事人吓得半死,宝玉却好心提醒“还不快跑!”,还不忘给他们吃定心丸“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

再如《射雕英雄传》中初尝爱情滋味的黄蓉,偶然发现穆念慈深夜在小王爷杨康的窗外潜藏窥视。其实彼时杨康与穆念慈之间还没有剖白心意,而黄蓉却由己推人,很自然地理解为“你两人一个挥舞衣袖出神,一个抚摸枪头相思,难道咫尺之间,竟便相隔如天涯?”于是竟出手“相助”,点了穆念慈穴道、抱起来直接送到杨康怀里:“你的心上人来啦”。

这些言行虽让人忍俊不禁,却真实展现出了真正“心有戚戚”、“感同身受”的人的正常反应。

而金燕西呢?前脚大谈“门第不是问题”,后脚面对突发的“小怜私奔”,却一口一个的“未必当一颗明珠”、“小怜想高攀”。

很明显,这是言行不一的表现。初时,读者只会稍觉意外,未必就联系到金燕西与冷清秋正当烈火烹油一般的炽热爱情上;而越往后文看,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此刻作者一笔带过的这个高傲顽固的金燕西,才是真实的金燕西。

就像一向成绩不错的学生忽然考砸了一场,旁人只当偶然失手,但后来考砸的次数多了,才发现原来以前是弄虚作假、此时才是真实水平。——金燕西对“阶层”与“身份”的态度,其实依然是古旧而傲慢的。

  • 他说柳春江未必把小怜当一颗明珠,实则,婚后倒是金燕西自己不把才貌双全的冷清秋当作明珠。除了时常给脸色看,还洋洋得意地对关系暧昧的白秀珠炫耀“她(指冷清秋)向来不敢多我的事,我也不许她多我的事;你无论问谁,都可以证明我的话不假”。
  • 他说小怜高攀了柳春江,实则,倒是金燕西自己瞧不起冷清秋的出身。那句毫不留情的“你真能穷得干干净净,有点难吧?不说别的,你照一照镜子,由头上到脚下为止,哪些东西是金姓的,哪些东西是姓冷的”,不仅让冷清秋寒心,更不知让多少读者错愕不平。

到后来,小怜与柳春江风风光光地回到金家认亲;而金燕西自己却落得妻离子散。真是令人可悲可叹,又有几分讽刺。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1.2 金燕西对小怜私奔的评价,大大有助于读者理解后文看似难以接受的转折:为何仅仅不到一年,金燕西对冷清秋的态度就有了天壤之别?

这答案就是:金燕西对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殷勤、体贴、赞美、豪爽,并不是基于“姑娘你值得”,而仅仅因为“少爷我高兴”。

不妨看看“私奔事件”之前金燕西对小怜的态度:不端主子的架子,可以轻松地说笑;而且当小怜不慎打破了佩芳的法国香水瓶,金燕西还殷勤地连忙将自己收藏的同款香水拿来做替身、免得小怜被佩芳责怪。

看上去,不仅是“平等”,而且满怀“怜惜”。甚至佩芳、六姐等人一度认为金燕西对小怜是“有意思”的。

可惜,前文描写得越平等、越怜惜,此刻金燕西的评论就显得越刻薄、越无情。小怜其实还是那个小怜,只因金少爷自己的心情不一样了、兴致没有了,所以明珠也成了鱼眼睛。

有此事做基础,后文金燕西对待冷清秋的态度变化就很容易理解了。

乍见之时,素净天然的冷清秋令金燕西惊为天人。这种久违的心动、这股子心痒难挠的快乐,便是金燕西穷追不舍、百依百顺的动力之源。

而当美人在怀、朝夕相对,迥异的三观如鸿沟一般难以跨越,与冷清秋的婚姻就变成了无味的鸡肋。于是,冷清秋还是那个冷清秋,只因金少爷“不高兴”了、不想继续敷衍了,所以,曾经的殷勤、迁就、温柔体贴也随之灰飞烟灭。

小结:在描写“小怜与柳春江”这段婚姻之前,金燕西的人物形象在“淡看身份”、“恋爱自由”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而这个小插曲一出现,就如轻轻踩了一脚刹车,不轻不重地给读者提了个醒;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2. 借凤举与晚香的感情,揭露金燕西对自己婚姻的真实定位

凤举与晚香,一个是总理府的大少爷,一个是胡同里的青楼女子。这样悬殊的身份,却因种种机缘而走到一起。凤举不仅用两千块给晚香赎身,而且重金置办家私、另立门户,明确给了晚香“姨太太”的身份。

这段情节,恰发生在金燕西为冷清秋尽心尽力、挥金如土的求爱时光。

然而后来,晚香贪婪无度,与凤举嫌隙日生。趁着凤举出差上海之际,晚香觉得难以在凤举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索性将爱巢中的值钱东西席卷一空、不告而别。

这段情节,则发生在金燕西与冷清秋新婚已过、小吵初现之时。

面对晚香的绝情,金燕西感叹“金钱买来的爱情,是这样的靠不住。”

——这两段感情,在时间线上近乎“平行”,仅仅是巧合吗?当然不是。

2.1 作者借凤举与晚香的感情纠葛,引出了金燕西对自己与冷清秋这场婚姻的真实看法:并非情投意合,而仅仅是“金钱买来的爱情”。

首先看前文。虽然那时金燕西还不曾直白地将“买爱情”这样的言语说出口,但其实早已“行胜于言”。

从三月下旬惊鸿一瞥,到四月十二冷清秋过生日不久,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金燕西仅依靠“砸钱”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自信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清秋,你还不明白吗?”又没过几天,金燕西已急吼吼地掏出戒指向冷清秋求婚了。

——在此期间二人的互动基本都是礼物收受、上层交际,而精神层面的交流几乎为零,对彼此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的了解更是谈不上。

而如此草率的求婚却居然成功了。如果剔除其中金钱的成分,所剩的“情意”实在如风中之烛。难怪冷清秋失意之后也忍不住感叹自己“终究是让他买了这颗心了”。

其次再往后文看,金燕西亲口证实了这种定位。

当金燕西与冷清秋决裂后,金燕西与同学谢玉树说起自己的婚姻,二人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燕西……口里哼着道:“都说千金能买笑,我偏买得泪痕来。”谢玉树……笑道:“……纵然你对这位嫂夫人,不免十斛量珠,你所得的,恐怕也不止一副泪痕。”

这里的谢玉树说的“十斛量珠”有个典故,来源于西晋富豪石崇,用十斛(斛,古代的计量单位)珍珠买来了美女绿珠做小妾。

无论是金燕西直白的“千金买笑”,还是谢玉树委婉的“十斛量珠”,都白纸黑字反映出:在金燕西眼里,这婚姻根本就不存在两情相悦的精神投契,而仅仅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罢了。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所著的《幸福的婚姻》一书说:幸福的婚姻应基于深厚的友谊。夫妻间的深厚友谊会成为避免冲突的有利屏障。

而金燕西与冷清秋这场草率的婚姻,却建立在“一时冲动”与“金钱财物”的基础上,“友谊”几乎无从谈起。这样的婚姻出现问题,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2.2 此外,后文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也有了答案:明明大家都认为是金燕西负心,为何金燕西自己却始终认为冷清秋有错在先、“她有对不住我的所在”?

答案就从金燕西对自己婚姻的定位上来。

在金燕西心里,冷清秋是自己千金买笑的成果,理应在婚后俯首帖耳、乖顺驯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管他金燕西是花天酒地、还是夜不归宿,她都不能有任何不快、更不能有半分干涉。她只需做好一只小宠物,才算对得起他出的价钱。

而这些,冷清秋自然是做不到。她始终将自己当作金燕西的爱妻,忍不住地替他操心金钱花销、学业前程,劝他不要只一味追求金钱带来的短暂快乐。而这些,偏偏都是金燕西的“逆鳞”。

于是在金燕西眼里,冷清秋俨然一个货不对板的卖家秀。不仅没给他带来快活,还时常给他添堵——这与他当初挥金如土、铺张扬厉的求爱初衷相差太远。

所以,当人人都指责金燕西闹得太不像话、太过分之时,金燕西自己则是满心的不服与委屈。在他看来,这场婚姻的矛盾之源是冷清秋不按照常理出牌,他才是如同金凤举一样的“受害者”。

小结:其实,晚香与冷清秋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而且对待感情、对待男人的态度也是云泥之别。可惜在金燕西眼里,二人竟堪堪混为一谈,竟由晚香之事而轻易触动自己的情肠,替凤举发一声天涯沦落人之叹。

作者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悲剧的前兆,也使得冷清秋这一人物的悲剧性更加重了几分。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3. 借吴霭芳与卫璧安的婚姻,暗示金燕西婚姻本应存在、却失之交臂的另一种结局

吴霭芳与卫璧安,一个是富家小姐,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生。二人因担任金燕西婚礼的男女傧相而相识。在卫璧安的主动追求下,一向眼光颇高的吴霭芳竟对他青眼有加,二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吴霭芳与卫璧安官宣结婚的情节很特别。他们各自给亲友下请帖、只声称是请大家在某个高级饭店聚一聚;结果到现场准备开席之时,才忽然公布婚讯。而更妙的安排是,二人今日大会亲友,散席之后便立即收拾行李去杭州度蜜月,然后便要出国。

这段简单而不俗的婚礼,作者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对于“门第悬殊”的婚姻,态度是宽容的,并不能成为当事人婚后矛盾的主因。至少对于没有利益冲突的亲友来说,都能够表示理解与祝福。这也与当初金燕西与冷清秋的婚礼相呼应:当时,除了三嫂王玉芬因表妹白秀珠之故而心中不平,金家其余的三亲六故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其二,如果当事人诚心希望在婚后避免“齐大非偶”带来的一地鸡毛,其实并非无计可施,而是存在可行的解决办法的。其中之一就是——找一个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夫妻两个清清静静地度过最初的蜜月期与磨合期,不给闲言碎语以可乘之机。

而当初热恋之时,金燕西也曾对冷清秋发过豪言壮语:“我和母亲私下开谈判,请他给我们几万块钱到外国留学去。等我们毕了业回来,我们自己就可以撑持门户。那个时候,他们决不能对我们怎样了。”此处借吴霭芳与卫璧安的婚后安排再度提起,也是对前文的呼应。

除了上述信息,这场婚事在小说中出现的时机也很值得注意:正是金燕西与冷清秋的婚姻争吵频发、但尚未完全撕破脸的时候。

所以,作者隐含深意已然呼之欲出,这不仅是吴霭芳与卫璧安的一场婚恋,同时更是为金燕西与冷清秋岌岌可危的婚姻指了一条明路:既然生活已经向他们证明深宅大院、灯红酒绿的环境并非他们婚姻的乐土;那么,不妨趁着如今尚有转圜的余地,赶紧重拾恋爱时期的计划,出国去另辟一片天地。


《金粉世家》写金燕西身边的三段婚姻,大有深意,你看出了几个?

在吴卫二人的婚礼中,金燕西是受邀嘉宾之一。面对与自己相似的“富家子+穷学生”的婚姻组合,耳闻与自己曾经想法类似的出国安排,金燕西理应很容易“触景生情”、有所感悟。若真如此,那么故事的情节走向一定大不相同。

而作者笔下的金燕西,却偏偏毫无触动,全程兴致勃勃却又置身事外地看了一场热闹而已。仿佛吴卫二人费尽心思解了一道难题、将答案双手奉上,而金燕西却懵懂到连“照抄”都想不起来。

回家之后的金燕西,依旧我行我素,甚至逐渐发展到醉生梦死、恩断义绝。这一场婚姻,终究坠入了无药可救的深渊。

有人说,世上最悲哀的事情并不是一直生活在黑暗中,而是让他见识过光明与希望之后,又重新将其抛弃回黑暗里。

作者这样的情节安排,先用正能量满满的积极范例给读者以希望,又以男主角的无动于衷将读者拉回现实。这样欲抑先扬的安排,更令读者扼腕叹息。

4. 结语

《金粉世家》里配角人物的三段婚恋,在流畅的主线情节发展之外,不着痕迹地补全了男主角金燕西性格的“B面”,也揭示了金燕西冷清秋婚姻原本可能存在的另一种结局。通过主线与支线的互现与呼应,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也使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更加打动人心。

人们常说“《红楼梦》中无闲笔”。而被称为“民国版《红楼梦》”的《金粉世家》,在行文方面同样也深得此精髓、丝丝入扣。这四场爱恨,形散而神不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