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 Android 下的多線程,學會了多線程,你就學會了壓榨CPU!

細說 Android 下的多線程,學會了多線程,你就學會了壓榨CPU!

楔子

蘇格拉底曾說過:“學會了多線程,你就學會了壓榨CPU,就好像資本家對無產階級做的那事一樣。”

多線程是開發人員必不可少的技術點,也是初學者不太容易掌握好的一個難點。要想設計出優秀的程序,那必然需要合理的線程調度。今天就給大家細說下Android中與多線程相關的知識點,揭開多線程神秘的面紗。

本篇文章僅介紹多線程的各種實現方式,不過多涉及深入的基礎原理探究,達到“所見即所學,所學即可用”的效果。關於各種多線程原理的深入探究,有機會放在後面的專欄逐一介紹。

一、多線程是什麼?我為什麼要用多線程?

1.1 線程和進程的概念

按照操作系統中的描述,線程是CPU調度的最小單元,同時線程是一種有限的系統資源。而進程一般指一個執行單元,在PC和移動設備上指一個程序或者一個應用。一個進程可以包含多個線程。

簡單點理解,一個Android APP就是一個進程,一個APP裡面有多個線程,我們多線程編程的意義就是實現“一個APP多個線程”。

有槓精可能會問,那我可不可以一個APP多個進程?又可不可以一個進程只有一個線程?

我告訴你,可以,都可以。

單線程的APP只包括Android的UI線程也是能運行的;一個APP多個進程也是可以達到的,實現方式涉及到Android的IPC機制,這裡不細說。

1.2 為什麼要使用多線程?

這裡槓精可能會說,那你單線程也能跑,我為啥還要整多線程?

我告訴你,首先這句話從Android開發的角度來講,近似於一個假命題。因為谷歌爸爸現在強制規定了不能在UI線程進行耗時操作,必須放到子線程裡面去,除非你的程序不涉及耗時操作。究其原因,是因為在UI線程進行耗時操作的話,給用戶的使用體驗就是界面“卡頓”。同時,如果UI線程被阻塞超過一定時間會觸發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錯誤。

從底層的角度來講,多線程可以使得整個環境能夠異步執行,這有助於防止浪費CPU時鐘週期從而提高效率。換言之,多線程能更充分的利用CPU資源,從而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二、那我怎麼進行多線程編程?

2.1 Thread類和Runnable接口

要想定義一個線程只需要新建一個類繼承自Thread,然後重寫父類的run方法即可

<code>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oSomething();
}
}

//在需要的時候啟動線程
new MyThread().start();
/<code>

優化一下?

我們可以沒必要繼承整個Thread類,只實現Runnable接口就好了

<code>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oSomething()
}
}

//啟動線程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new Thread(myThread).start();
/<code>

那我不想專門再寫一個線程類怎麼辦?可以使用匿名類

<code>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oSomething();
}
}).start();
/<code>

2.2 線程池

2.2.1 線程池的意義

既然我都會用Runnable接口來創建線程了,還要線程池幹啥?其實不然,隨意創建線程的操作在實際開發中是極為不推薦的。為啥?因為線程也是一種資源,反覆的創建和銷燬線程會帶來一定性能上的額外開銷。與其相比,線程池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

  • 重用線程池中的線程,避免因為線程的創建和銷燬所帶來的性能開銷
  • 能有效控制線程池的最大併發數,避免大量的線程之間因相互搶佔系統資源而導致的阻塞現象
  • 能夠對線程進行簡單的管理,並提供定時執行以及指定間隔循環執行等功能

2.2.2 線程池的結構和原理

一個完整的線程池應該有這麼幾個組成部分

  • 核心線程
  • 任務隊列
  • 非核心線程

當我們通過線程池執行異步任務的時候,其實是依次進行了下面的流程

  1. 檢查核心線程數是否到達最大值,否則創建新的核心線程執行任務,是則進行下一步
  2. 檢查任務隊列是否已滿,否則將任務添加到任務隊列中,是則進行下一步
  3. 檢查非核心線程數是否到達最大值,否則創建新的非核心線程執行任務,是則說明這個線程池已經飽和了,執行飽和策略。默認的飽和策略是拋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異常

下面手搓一個線程池的實現

<code>  //CPU核心數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PU_COUNT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核心線程數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RE_POOL_SIZE = CPU_COUNT + 1;
//最大線程數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POOL_SIZE = CPU_COUNT * 2 + 1;
//非核心線程閒置的超時時間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KEEP_ALIVE_TIME = 1;
//任務隊列
private static final BlockingQueue<runnable> sPoolWork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128);

//線程池
private ThreadPoolExecutor 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CORE_POOL_SIZE,
MAX_POOL_SIZE, KEEP_ALIVE_TIME, TimeUnit.SECONDS, sPoolWorkQueue);

private void fun(){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子線程處理耗時操作
doSomething();
}
};
poolExecutor.execute(runnable);
}
/<runnable>/<runnable>/<code>

這樣我們就實現了一個簡單的線程池,核心線程數為CPU數量+1,非核心線程數為CPU數量*2+1,非核心線程的閒置時間為1秒,任務隊列的大小為128。

線程池還有具體的好幾種分類和相應不同的實現方式,這裡不再細說。

2.3 Handler

有朋友可能會說,你講的這些都是Java多線程裡面的東西,能不能整點咱Android特有的?OK,現在進入專業時間。

Handler是Android提供的一種異步消息處理機制,要學會使用Handler我們首先來了解下消息處理四兄弟:

  • Message
  • Handler
  • MessageQueue
  • Looper

Handler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在不同的線程之間傳遞消息,這裡的Message就是消息本體,也就是我們想要傳遞的那個東西。

Handler在這裡扮演的角色是消息處理者,它的主要作用是發送和處理消息。MessageQueue是一個消息隊列,Handler發送過來的消息會放在這個隊列裡面,每個線程只會有一個MessageQueue對象。

Looper是線程中消息隊列的管家,它會無限循環運行,每發現MessageQueue中存在一條消息,它就會把消息取出然後發送給Handler。每一個線程也只能有一個Looper對象。

好了,基本原理已經瞭解,現在我們來反手搓一個Handler

<cod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FLAG = 1;

private Handler mHandler = 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NonNull Message msg) {
if (FLAG == msg.what){
//這裡已經回到主線程了
doSomething();
}
}
};

private void fun(){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子線程發送消息

Message message = new Message();
message.what = FLAG;
m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
}
}).start();
}
/<code>

2.4 AsyncTask

除了Handler以外,谷歌爸爸還給我們提供AsyncTask來進行線程的切換。AsyncTask是一種輕量級的異步任務,它可以在線程池中執行後臺任務,然後把執行的進度和最終結果傳遞給主線程。從實現原理上來講,AsyncTask是對Thread和Handle的再次封裝。

AsyncTask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泛型類,有四個親兒子:

  • onPreExecute()
  • doInBackground(Params...params)
  • onProgressUpdate(Progress...values)
  • onPostExecute(Result result)

最先執行的是方法是onPreExecute()方法,位於主線程中,一般用來做一些準備工作。

然後執行doInBackground()方法,位於線程池中,用來執行異步任務,params表示異步任務的輸入參數。這個方法需要返回結果給onPostExecute()方法。

onProgressUpdate()方法在主線程中執行,當後臺任務的執行進度發生變化時這個方法會被調用。

onPostExecute()方法在最後異步任務完成之後會被調用,位於主線程中,result參數是後臺任務的返回值,即doInBackground()的返回值。

OK,基本原理已經瞭解了,現在我們來手搓一個AsyncTask

<code>  class DownloadTask extends AsyncTask<void>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reExecute() {
//這裡我們使用了一個顯示進度的Dialog,具體實現不表
progressDialog.show();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doInBackground(Void... voids) {
try {
while (true){
//調用我們的doDownload下載方法,具體實現不表
int downloadPercent = doDownload();
//使用publishProgress方法來更新執行的進度
publishProgress(downloadPercent);
if (downloadPercent >= 100)
break;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ru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rogressUpdate(Integer... values) {
//更新下載進度
progressDialog.setMessage("Download "+values[0]+"%");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ostExecute(Boolean aBoolean) {
//下載完成

progressDialog.dismiss();
}
}
/<void>/<code>

這裡我們創建了一個Download類繼承自AsyncTask,有三個泛型,void表示不需要給後臺任務傳入參數,Integer表示用整數類型來作為進度顯示的單位,Boolean表示用布爾類型來反饋後臺任務的執行結果。

要讓我們的這個AsyncTask跑起來也很簡單,只需要執行:

<code>  new DownloadTask().execute();
/<code>

2.5 IntentService

IntentService是一種特殊的Service,它繼承了Service並且是一個抽象類,我們可以創建它的子類來使用。IntentService也可以用於執行後臺的耗時任務,並且當任務執行完畢之後它會自動停止。

IntentService因為是服務的原因,所以和單純的線程相比它的優先級要高很多,從而更不容易被系統殺死。

IntentService的內部實現是封裝了HandlerThread和Handler,使用的話要遵循Service的使用方法,這裡先略過後面有機會在Service的專欄裡面再詳細介紹。

2.6 RxJava

有槓精可能會說,你講的這些方法,一個比一個長,一個比一個複雜,就不能整個簡單又粗暴的東西?

這個時候就需要祭出神兵利器RxJava了。

2.6.1 RxJava又是個啥?

其實網絡上RxJava的入門文章多如過江之鯽,這裡不打算過多的深入介紹。RxJava是一種響應式編程,大家不是很明白的話可以粗暴的理解為更優雅的多線程實現即可。

2.6.2 那怎麼操作RxJava?

先手搓一個RxJava的普通實現方式

<code>  private void fun(){
Observable<integer>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integ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
});

observable.subscribeOn(Schedulers.io()) //表示在io線程執行訂閱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表示在主線程接收訂閱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接收訂閱之前調用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nteger) {
//接收訂閱成功調用
doSometh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接收訂閱出錯調用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接收訂閱完成調用
}
});
}
/<integer>/<integer>/<integer>/<integer>/<code>

emmmmm看起來好像還是挺複雜的啊,能不能再整簡單點?

OK,鏈式調用加lambda安排上

<code>  private void fun() {
Observable.create(emitter -> emitter.onNext(1))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integer -> {
//接收訂閱成功
doSomething();
}, throwable -> {});
}
/<code>

嗯......有內味了。

這串代碼我們是發送了一個Integer類型的數據;

subscribeOn()指定了我們發送的線程是在後臺的io線程,就可以理解為一個子線程;

observeOn指定了我們接收的線程為主線程;

subscribe只接收成功的消息,相當於上面的OnNext()方法,本質上是我們在這裡創建了一個Comsumer對象來接收;

throwable在接收失敗的時候調用,相當於上面的onError()方法。

RxJava有多達幾十種的操作符,靈活運用能實現各種不同的異步任務,這裡就不再花大量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ReactiveX中文文檔

2.7 RxKotlin

RxKotlin可以理解為RxJava在Kotlin上的一個變種,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操作語言變成了Kotlin,然後封裝了一下使得可以更優雅的調用,這裡給大家一個具體的實現案例,不再過多講解。

<code>  private fun test() {
Observable.create { 1 }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By(
onNext = {},
onError = {}
)
}
/<code>

2.8 Kotlin協程

協程其實和上面所說的線程並不是一個概念,協程是什麼?根據官方文檔的描述,協程本質上是輕量級的線程。既然是輕量,那說明協程的資源消耗和性能等方面和線程比起來應該是有優勢的。那這樣看來我們以前使用多線程實現的異步功能,現在基本上都可以用協程來替代了。

協程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介於篇幅這裡就不展開講解了,後面會專門寫介紹協程的文章。

三、總結

今天總結了Android平臺上實現多線程的幾種方式,希望能給到需要的朋友一些幫助。

附上我的Android核心技術學習大綱,獲取相關內容開源私信我【PDF】

對於進階這條路而言,學習是會有回報的!

你把你的時間投資在學習上,就意味著你可以收穫技能,更有機會增加收入。

在這裡分享我的Android學習PDF大全來學習,這份Android學習PDF大全真的包含了方方面面了,內含Java基礎知識點、Android基礎、Android進階延伸、算法合集等等

細說 Android 下的多線程,學會了多線程,你就學會了壓榨CPU!

我的這份學習合集,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家掌握知識點。

總之也是在這裡幫助大家學習提升進階,也節省大家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間來學習,也可以分享給身邊好友一起學習

獲取方式:關注我看個人介紹,或直接 點擊我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