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世用“東周”來指代東遷後的周王朝。雖然還稱這段時期為周,但周王室已經從絕對的主角逐漸淪為配角最後成為了路人甲一樣的存在。東周這段時期一般被稱為“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時期,春秋之後是戰國,按具體哪一年劃分,有三種觀點:

  1.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或475年為界。這是現在主流觀點
  2.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正式成為諸侯。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鑑》的開篇。
  3. 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秋》的紀事終結於此。或周貞王元年,公元前468年了,《左傳》紀事終結於此。

但以事件來劃分,韓趙魏三家分晉無疑是標誌性的事件,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都不會有春秋戰國這樣的劃分。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那為什麼三家分晉如此的重要,甚至《資治通鑑》將此作為開篇?

一、一個時代的終結

三家分晉,這個“晉”是指晉國。晉國,姬姓,是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國。經過幾代人的發展,晉國在晉文公時開始稱霸諸侯。不像齊國,齊桓公一死,他的霸業也隨之煙消雲散。晉國在文公死後,其霸業不僅沒有倒塌,反而更加的輝煌。晉文公死後,晉國一直在稱霸的路上,一路向前。晉悼公時,晉國霸業達到巔峰。別的國家,一代而霸或者地方性的稱霸,晉國是連續幾代,影響天下的霸主。可以說在春秋時期,晉國是絕對的主角,當之無愧的超級霸主。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這樣的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春秋時期幾乎無敵於天下,西扼秦,南抑楚,東伐齊,春秋強國皆非敵手。最後亡於內部也是不甚唏噓。晉國的滅亡,不僅僅一個國家的覆亡,更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二、非傳統意義上的分封諸侯

雖然最後這三家不是也被封為諸侯了嗎?但這個和之前傳統意義的諸侯有本質上的不同。韓趙魏這三家被封為諸侯,屬於一種認證,是事後的分封。當時這三家,在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後周王室才進行的分封,周王室即使不分封,他們也是和諸侯一般無二,只是少了個諸侯名分。

而之前的諸侯,是周王室把土地、爵位進行分封,所以這些諸侯其權力、土地來源於周天子。而韓趙魏屬於自主創業,可以說他們獲得的一切和周天子毫無關係。這也是周天子最後一點的利用價值,春秋爭霸時,諸侯好歹還打著尊王的旗號,可從此之後周天子連配角都算不上,變得和路人甲一樣毫無存在感。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三、三家分晉後也是戰國的主角

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成為戰國七雄之三,這個可以看出晉國這個春秋霸主的實力,也能看出這三國分晉以後並不是就坐吃山空,也在奮鬥和發展的,不然在那樣的環境下能持續那麼長時間也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三國在不同的時期也是戰國爭雄的主要國家。

戰國初期,最先稱雄的是魏國。魏文侯,招賢納士,任用李悝為相,吳起、樂羊為將。其中李悝首先在魏國主持變法,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也掀起了戰國的變法大潮。吳起訓練的魏武卒無敵於天下,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傳奇,並佔秦河西五百里,奪秦之函谷關,死死壓制著秦國。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韓國也是有申不害變法,實力快速提升,在當時天下強弓勁弩皆出自於韓,被稱為勁韓,實力不可小覷。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而趙國,更是為後人說熟知。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一躍成為天下強國。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可堪一戰者,唯有趙國。蘇洵《六國論》中提到“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在戰國四大名將中,趙國有廉頗和李牧兩位,可見趙國之實力。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可能不會有春秋戰國之分。


所以,可以說三家分晉,終結了一個時代。又在新的時代,攪動著天下風雲,稱雄一方,推動了歷史車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