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近期有一位媽媽在網上向網友求助,說自己10歲的兒子表現得有些反常,一遇到困難就找爸爸媽媽求助,還經常又哭又鬧。凡是遇到要嘗試的時候,孩子總是說"我不行"、"我不可以"。孩子的家長非常著急,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麼害怕失敗和嘗試。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時期或是瞬間,這是因為過度害怕失敗所造成的自卑心理。尤其是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他們剛剛接觸新環境不久,對於學業和活動上的競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孩子對於成功和失敗還缺少深入的瞭解,很容易被失敗所困擾。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人的思維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注重天生的優勢,喜歡順其自然,但往往容易忽略後天能力的培養。具有這種思維的人通常害怕挑戰,不敢或是不願意突破自我,比較傳統。而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喜歡機遇和挑戰,注重後天努力的重要性,並傾向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這樣的人往往積極而自信,不害怕失敗。正是因此,很多知名的大企業將"成長型思維"視為重要的考核標準。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孩子害怕失敗、拒絕嘗試,正是因為固定型思維在作怪。很多孩子認為,一件事情做失敗了就是沒有意義,便不願意繼續嘗試,才會在面對困難時立馬退縮。這時候,家長就要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要勇於嘗試。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表現出很多的優勢,例如: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 不害怕邁出第一步。很多孩子會傾向看到一件事的消極面,比如這件事很多人都沒做成功,或是難度太大。可是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將第一次視為歷練,他們往往不注重結果如何,而是享受挑戰和發現的過程。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 具有更強的創新性
    。成長型思維的關鍵就是不受束縛,具有這種思維的孩子更願意將自身優勢與外界的推力相結合,勇於突破傳統的束縛,敢於直面挑戰。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更加富有自己的思想,願意展現自我的創新性。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 擁有更強的分析總結能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願意看到失敗背後的經驗,並及時整理分析。這些孩子在經歷失敗後不會氣餒,反而是越挫越勇。以下是一項關於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對於成績影響的研究: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結果顯示,固定型思維的孩子由於認定自身能力不足,導致成績一再下滑。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願意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最後成績不斷上升,且上升趨勢明顯高於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兩種孩子由於思維的差距,從一開始分數都差不多,可到後面分數差距越拉越大。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人的能力其實是可控因素,它並不像我們的膚色、長相一樣是與生俱來的。

通常天才也需要通過後天努力來保持優勢,否則就會出現如"傷仲永"一樣令人惋惜的故事。那麼對於普通孩子,就更需要鍛鍊成長型思維,正確面對失敗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呢?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首先,教會孩子跳出舒適圈,明白嘗試的重要性。很多孩子由於惰性,或是害怕困難,只願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或是擅長的事。

例如,有些孩子不敢在人多的地方發言,因為害怕觀眾的目光,生怕自己說不好鬧笑話。這時候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告訴孩子人人都可能會在臺上犯錯。

政治家丘吉爾曾經由於口吃不敢上臺說話,最後卻成為了著名的演講家。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勇敢地去嘗試可能會面對失敗,但也算是為下一次嘗試總結經驗,不過不嘗試就永遠不可能成功。孩子內心通常都比較脆弱,這時候家長就要放大經驗的重要性,不要讓孩子過分在意細微的失誤。畢竟這世界上人無完人,著名政治家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其次,教會孩子看淡結果,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其實,沒有人會不害怕失敗,我們應該學會的不是忽略失敗,而是從失敗中找原因。孩子自尊心比較強,通常面對失敗他們的承受能力也更弱,認為失敗了就是弱者。家長應告訴孩子,比賽只是突破自我的一種方式,沒有人因為勝出了某一場比賽就是王者,也沒有人因為輸了某一場比賽就註定衰弱

。人外有人,比賽的經驗才是豐富自我的關鍵。

成長型思維就是要教會孩子把握每一個完善自我的機會,這些經驗所凝聚起來的力量才能讓我們厚積薄發,所以一時的成敗並不足以使我們後退。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最後,要勇於挑戰自我。我們常常都說,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有很多優秀的孩子他們並不害怕和別人比較,他們只是不願戰勝自己。有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從小學直至高中都是學霸型人物,但卻在高考當天由於心理壓力過大掉了鏈子。十二年的寒窗苦讀最終換來了不太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們不能說這些孩子不優秀,只是他們的內心缺乏成長型思維的建設。由於這些學霸們給了自己太多的壓力,以至於找不到突破點,過分擔心失敗,最終逃不過固定型思維的束縛,才倒在壓力之下。

孩子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家長應該學會鍛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使一個人破繭成蝶的關鍵,弱小的蝴蝶尚且都能夠突破束縛,展開翅膀體會飛翔,更何況學習能力更強的孩子。成長型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信,還能夠鍛鍊孩子的思辨和創新能力,是使孩子的人格不斷完善的關鍵。因此,如果孩子面對困難感到退縮,家長不妨教會孩子擺脫固定型思維的束縛,用成長型思維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 ,將持續分享育兒知識,與家長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