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01

互聯網技術的狂潮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環境,最顯著的就是新渠道、新模式興起,以及消費者的圈層細化。

原有的“大媒體”無法準確地傳達信息,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自身,從“我用什麼-我是誰”轉化為“我是誰-我要用什麼”。

品牌建設及傳播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

其中最顯著的特徵是,出現了更精細消費者群體劃分,他們被打散成為封閉的圈層、社群。

當人們喜歡同一件產品、認同其背後的精神價值時,大量的交流溝通隨之產生。

以此為基礎,活躍度更高的真正的圈層和社群便形成了。

此前,傳統品牌建設的發力點集中在塑造產品功能利益和品類定位上。

如國際知名公司寶潔,僅洗髮水系列就有去頭屑、滋潤、防脫髮等多種產品,也就是從不同功能利益出發來進行品牌塑造。

而現在,圈層、社群的大量出現,品牌塑造從因為產品而關注人發展到了因為人而關注產品。

這意味著,“新品牌”時代已經來臨。

今天分享的書籍《裂變:未來品牌必修課》講述的就是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更好地塑造你的品牌。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02

過去,品牌的塑造是商家向顧客的單向傳遞,是商家在市場中的競爭旗幟。

如今,伴隨著企業組織形態的演變,品牌理念也不斷地發生變革。

在書中,作者提出現代企業需要打造生態品牌

什麼是生態品牌?

生態品牌是由品牌持有者劃定品牌價值觀,由用戶進行培養、成長、修正,在該過程中嵌入消費者的生活,具有生命力的新類型品牌。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給顧客一個理念、一個支點,讓用戶與你一起豐富品牌的內涵。

蘋果的一位高管曾說:“蘋果成功的秘密在於把最好的軟件裝在最好的硬件裡。”

所謂最好的硬件和軟件,即依靠手機、電腦、iPad等產品,成功地建立起自己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每一部硬件背後都是每一個為軟件買單的顧客,蘋果雖然靠硬件盈利,但硬件同時是流量的入口,這樣的流量源源不斷地通過App Store導入給開發者,形成了開發者的價值變現。

而開發者的軟件內容產出提高了硬件持有者的留存,共享的應用讓蘋果的每一個產品緊緊相連,形成了良性共贏。

這使得蘋果品牌有了更強的延展性、更強的盈利能力、更強的應對品牌危機和品牌老化的能力,源源不斷地對消費者形成吸引。

不難看出,蘋果開闢了生態品牌的一種定義,那就是:

用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黏合全部產品線,從而形成自己產品線的閉環,令自我的生態屹立不倒。

在當今市場,單獨的產品最後都會被市場淘汰,但是一種核心理念會不斷被記住。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03

具體要如何構建一個生態品牌呢?書中介紹了五步打造一個生態品牌的方法:

第一步:找到一顆生態品牌的好種子

打造品牌跟培育一株植物有點像,從戰略制定到運營,一路使勁兒推著它成長。

你可能會由此想到,幼苗有好有壞,品牌也是如此。在品牌學中就有品牌基因的概念,包括品牌核心價值和品牌個性。

生態品牌的基因是決定該品牌能否生態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支撐生態品牌的內在原因。

什麼樣的基因才能說具有生態發展的可能性?

至少有三個評判標準:

1.是否具有社群基礎;2.是否具備進化能力和進化空間;3.是否具有包容性。

第二步:尋找一方生態品牌生長的土壤

一個品牌具備了能夠成長為生態品牌的基因後,你就要開始思索一個問題:

在風起雲湧、變化飛速的市場中,要將這個品牌安放在何處才可以保證它健康地生長?

生態品牌想要尋找一方生長的土壤,需要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1.我的消費者是誰?

2.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

3.我是否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4.我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

這四個問題的背後,正是尋找生態品牌生長土壤所需要的方法:

完成消費人群的層次搭建、形成物種搭建、基於自身完成品牌進化。

完成消費人群的層次搭建,就是在為品牌尋找一方生長的土壤。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04

第三步:播下種子進行培養

1.持續發現需求。

需求這件事的選擇級別應當是:

·選擇普遍痛點優化;

·選擇差異化痛點進行消費者心智擊穿;

·科學驗證隱性需求;

·嚴謹假設被引導的需求,小範圍推廣試錯。

2.持續調整改進。

對品牌塑造而言,穩定是最重要的品牌行為。

儘管消費者是不斷變化的,其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但在變化中,變的是載體,是產品及傳播手段,而不變的是內在,是品牌的核心價值

所以,無論是傳統品牌理論下塑造的品牌,還是以新技術為核心塑造的品牌,都需要長期的時間和資源的投入。

3.形成品牌熱度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圈層。

形成KOL圈層,是在圈層中建立起引導的橋樑。

品牌方要做的就是依據這樣的橋樑,輸送需要的主題和內容以及改進方案。

小米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經典手段就是KOL法。

作為小米最具號召力的KOL,雷軍發揮個人魅力,在其影響號召下,粉絲不斷積聚,生態不斷擴大,品牌越做越大。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05

第四步:構建生長秩序

品牌不斷髮展,人群邊界不斷拓展,為了保持一定的訴求和認知需求,需要對受眾人群進行引導,並通過傳播策略樹立品牌形象。

這就需要構建品牌的生長秩序,以保證品牌持有方的理念能夠與受眾人群的認知保持一致。

生長秩序又需要配合生長的過程來完成,可以分為三個層級:

第一層級:開拓吸收

生態品牌的開拓吸收主要通過整合營銷進行,包括:口碑營銷,事件營銷,常規廣告投放。

第二層級:合作擴張

開拓和吸收的最重要導向結果就是擴張,把圈層儘可能擴大化。

品牌的擴張多以品牌為依託,進行原市場及近似市場的拓展。

第三層級:重組兼併

品牌與企業是共生狀態,如果一個品牌發展至重組兼併的狀態,那麼一定也伴隨著企業的擴張。

生態品牌的重組兼併目的只有一個:充分保持住自己的品牌勢能,並不斷推高。

第一要務:基於價值觀用資本手段輻射更多優質社群。

第二要務:基於社群需求、興趣變遷而產生創新產品。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第五步:完成生態品牌的自養

所有的生意到最後都會以價值進行結算,品牌也是如此。

品牌存在的意義是佔據心智,促成購買,帶來價值,但與傳統品牌不同,生態品牌的意義在於:價值釋放、不同環節實現變現。

生態品牌並不是由一個品牌運營方就可以建立的,它需要由多個角色共同建立,因此,在變現過程中有三個重要角色:

1.KOL。變現方法多種多樣,比較簡單的做法是品牌方授予榮譽或付出費用給KOL,用以維持品牌的曝光和推動品牌的成長。

除此以外,品牌方也會與關鍵的KOL形成共同創業的關係,通過平臺化運作,以股權授予、簽訂合約等形式深度綁定。

2.渠道。渠道之所以是商業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因為渠道的核心在於掌握消費者。

渠道分為兩種:

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渠道,在同質化較高的行業中掌握了大部分利潤;

另一種則是基於生態品牌而衍生的平臺、生態圈,這種形態的渠道打破了傳統渠道的邊界。

3.消費者。

生態品牌的消費者是社群中數量龐大、踴躍度不高卻具有市場意義的普通粉絲及一般消費者,容易被引導,變現價值高,是企業的利潤來源。


以上就是在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時代,如何從無到有建立企業生態品牌的過程。

作者說,對於企業,僅僅建設一個生態品牌也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打造一個品牌生態圈,書中也介紹了具體的操作方法。

如果感興趣,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如何打造一個適應未來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