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之下,2月全國樓市總體降溫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市場預期相一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全國樓市總體降溫明顯。

數據顯示,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持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1%,呈現58個月以來首現的負增長。而同日公佈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趨勢。房企土地購置面積、土地成交價款、到位資金,、商品房銷售面積等主要指標全面下行。

初步測算,2月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其中,北京上漲0.1%,上海和深圳持平,廣州下降0.1%。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微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武漢、石家莊和太原等12個城市受疫情影響無成交。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微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揚州、蚌埠和平頂山等7個城市無成交。

疫情衝擊之下,2月全國樓市總體降溫

商品房銷售數據同樣降溫顯著。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

房地產行業的特點是高週轉、高槓杆、高負債。春節本來是房地產的銷售旺季,而今年春節為了應對疫情基本停止了房地產銷售,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週轉是巨大考驗。2019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融資環境持續惡化,償債壓力不斷加大,債務違約風險不斷暴露。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對本已繃緊的資金產生較大的衝擊。

疫情衝擊之下,2月全國樓市總體降溫

在此背景之下,開始出現個別房企債務違約的情況。3月6日,上海清算所披露的文件顯示,新華聯控股應於當日兌付的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不能按期足額兌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3月9日,中信國安集團發佈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公司未能按照約定時間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6中信國安MTN001”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這兩筆違約案例的出現,均有著企業本身運營不佳、資金緊張的因素,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無疑是重要導火索。目前而言,無論境內還是境外,當前融資都比較困難。如果市場恢復較慢,不排除繼續有債務違約情況的發生。

疫情衝擊之下,2月全國樓市總體降溫

為了降低成本,降薪、裁員也成為了一些房企的選擇。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多家房企通過降薪的方式來控制運營成本,降薪的範圍主要侷限於中高層管理人員。某20強房企則在近期啟動了大範圍裁員,銷售、運營、策劃等崗位都有涉及。一些中小房企同樣有裁員動作。

總體來看,雖然很多房企都已經復工,但在“銷售為本”的房地產業,市場成交的恢復與否仍然決定著企業的資金鍊。在這波疫情中,恐怕沒有房企能全身而退。部分小房企將會被加速淘汰,大中型房企同樣會面臨一季度和上半年業績下滑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