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发消费纠纷如何维权 孩子在家上网课 也要防沉迷 要看少儿视频 先看“少儿不宜”?

疫情引发消费纠纷如何维权 孩子在家上网课 也要防沉迷 要看少儿视频 先看“少儿不宜”?


如何选择民宿?

广州地区民宿行业服务评价总体较高,但部分民宿的内部管理与服务存在欠缺,主要体现在卫生服务不到位,以及部分民宿经营者未能较好地履行安全生产与消防责任。

市消委会提醒游客,选择民宿时应充分收集信息,通过口碑较好的第三方平台预订并货比三家;认真核对平台上显示的民宿信息,留意平台提供的参考图片是否真实;对于个别由旧房改造的乡村民宿,应留意消防安全与自身财务安全;保留订单信息、发票等消费凭证,方便遇消费纠纷时举证、维权。

对涉疫旅游投诉,可采取三种主要处理方式,即:变更旅游合同、解除旅游合同以及若旅游投诉调解不成,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警惕口罩销售十大陷阱

微商微博卖口罩


收了货款藏猫猫

消费者2月5日向某商家购买了42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价格174元。消费者付款后商家一直不发货,也无法查看订单的记录,小程序店铺名称也发生了变更,无法联系上商家。

“公益人士”送口罩
骗取邮费才是真

消费者看到商家宣传做公益送口罩,只需付10元邮费。付款后却一直未收到口罩,客服电话无法接通,广告消息仍在不断扩散,众多消费者受骗。

广告尽是白富美

货到却变旧损黑


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在淘宝购买口罩,收货后发现口罩外包装上有较多污渍,内包装只有一层胶质塑料包裹50个口罩,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现商家已下架相关产品,要求商家退款无果。

挂羊头卖狗肉
买医用变普通

消费者投诉称,1月25日在某商家处购买医用口罩,售价60元一盒。但收到货后发现,口罩并非医用口罩,而是售价10元内的普通口罩。

平价下单等半年
加价购买才有货

消费者1月21日在某商家处购买了100个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付款后商家一直未发货,商家以各种理由推延发货,并要求消费者退款重拍高价口罩后,即可按时发货。

下载APP付邮费
医用变成非医用

商家宣称下载APP后可免费领取价值20元一只的KN95口罩,但消费者实际支付邮费18元后,收到的是市场售价1.5元的普通口罩,并非商家宣称的KN95口罩。

捆绑销售有陷阱
缺东少西不退款

消费者为购买口罩支付了商家售价496元包含20个口罩的套餐产品。付款7天商家依然未发货,商家客服敷衍拖延,其他购买相同套餐的消费者,也表示只收到套餐内其他产品没有收到口罩。

订购口罩遭限购
退单拒发无理由

消费者1月份在某平台下单购买了8盒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并同意商家延迟发货至2月10日。

但商家于2月6日在其商城发布限购公告:称口罩限购1盒,超出1盒的订单皆不发货,并要求消费者全部退款。

宣称会员有口罩
口罩无货费不退

某公司宣称充值VIP会员后可以买口罩,消费者缴纳380元费用办理VIP会员后,客服告知会员每5天才能购买10只口罩。缴纳会员费用后购买口罩却有诸多限制,消费者要求退费遭商家拒绝。

宣称一包为十个
到手一包变一个

2月12日,消费者在某网站上看到商家出售韩国进口KF94口罩的信息,商品信息显示:KF94/KF80,10个一包售价24.1元。消费者购买10份,收货后发现只有1份共10个口罩,联系商家补发剩余口罩,商家辩称10份就是10个口罩。

防范诈骗“五要诀”

陌生来电要警觉
网络信息要查证
可疑链接要谨慎
资金转账要核查
一旦受骗要报警

非必要不旅行

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感染风险,北京市疾控提示北京居民:坚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则。

北京居民如无十分必须,应暂停赴有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出行安排。进行旅行计划时,应尽量选择直飞航线,减少中转风险。

确有出行需求的居民尤其是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其他体弱人群,应评价自我健康状况,慢性病发作或罹患其他急性疾病的要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地。其他出境人员要准备好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

按照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防控要求,配合开展健康检疫,详细真实提供个人信息,认真填写健康申报卡。在境外,应尽量与其他人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人。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医。必要时,可联系中国驻当地的使领馆寻求帮助。

回国后,按照要求主动、如实进行健康申报,配合海关部门的健康检疫。如有发热等症状,应向海关主动报告,不得隐瞒病情,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返京后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向集中医学观察点或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境外旅行史和接触史,以帮助诊断。

疫情引发消费纠纷如何维权

课外辅导线下改线上了,授课质量能保证吗?健身会所暂停营业了,会员卡能延期吗?自疫情发生以来,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消费者投诉180972件。本报记者综合中消协、市消协、消费者网的发布梳理发现,暂停营业退费纠纷、服务方式变更、使用期限受限等,成为疫情期间的纠纷焦点。

餐饮投诉
退订纠纷集中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酒店预订了2020年1月30日的酒席,并支付定金1万元。但因疫情影响,王先生决定取消酒席,但要求退定金却遭到了酒店拒绝。

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预订了用餐,但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聚餐,与商家协商退款时发生纠纷。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经营者不退餐饮定金;二是消费者要求退订,餐饮经营者扣除的成本支出不合理;三是经营者以延长用餐期限为协商方案,消费者希望退全款,就此产生纠纷。

出行投诉
航空退票居首

消费者王先生在网络平台上花1204元买了两张机票,计划2月13日出行。后来因为疫情封路无法出行,王先生却只收到了320元退款。

疫情期间,消费者出行受到较大影响,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航空退票上。比如航空公司和售票平台相互推诿;因疫情防控,交通封锁,消费者无法乘机导致的退改政策不明晰;航空公司收取退改手续费等问题。

网购投诉
微商朋友圈代购维权难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了一个内存条,明明已经显示支付成功,却被商家单方面取消了订单。受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和防疫产品,相关投诉也不断增多。

多名消费者反映某网络购物APP涉嫌以售卖口罩为噱头,赚取消费者下载量、注册量,在消费者下单且支付成功后,又以断货为由,采取单方“砍单”行为。部分微商、朋友圈代购趁“疫”售假、诱购、二维码诈骗等情况严重。

住宿投诉
退订难 变相涨价

消费者田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预订了1月25日至29日入住福州市某酒店客房。因受疫情影响,田女士不得不与网络平台协商退房事宜。没想到,酒店方面却拒绝退订。

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不少消费者改变出行计划,只得取消酒店预订。但不同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有时间差,已经启动疫情管控措施地区的消费者无法出行,未启动管控措施地区的酒店不理解,拒退定金或预付款。还有消费者已经入住酒店,疫情期间,酒店涨价,或以昂贵价格变相拒绝消费者续住。

预付费投诉
服务方式变更 使用期限受限

王女士办了一张健身年卡,如今,会所由于疫情暂停营业了,但一直没有通知会员如何解决疫情期间没有享受服务的问题。会员卡到期后,会所是否会延长使用期限呢?冷先生办了一张理发卡,刚用了一次,就遇上疫情,理发店关门了。冷先生最近了解到,这家理发店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很可能无法继续营业了,担心自己卡上的余额会不会打水漂儿了?

受疫情影响,家政、健身、教育培训等预付费类消费场所不能正常营业,导致相关纠纷增加,特别是在教育培训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线下培训改为线上后,网络运行不稳、师资不到位、授课效果不佳;二是消费者要求降低收费标准,经营者实收价款,引发双方争议;三是消费者提出取消、变更培训服务,如退费、补课等,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

专家支招
疫情结束后慎选高折扣预付卡

针对疫情期间的热门投诉,消协方面专家分析,线下培训改线上培训,实际上属于合同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不接受合同变更条件而解除合同,要求培训机构退还相关培训费用。在会所消费方面,疫情结束后,会所应该适当延长会员服务期限或按照比率折算退还相应的会员费用。

延长或折算的会员时间,可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宣布疫情防控启动和解除的时间段计算,而不是完全以会所的营业时间计算。

但如果宣布疫情结束后会所仍然没有营业的,应该以实际提供服务时间计算。

另外,不管是疫情原因,还是自身经营问题,理发店出现关门或倒闭问题,都不能把消费者的预付款占为己有。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暂停营业期间,经营者应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途径与消费者保持常态化联系,及时发布企业动态信息,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和担忧。

中消协也特别提醒,受假期延长、延期复工等影响,部分经营者可能会面临资金紧张、服务人员不足等问题。

疫情结束后,经营者有可能通过扩大发卡范围、以较高折扣出售预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资金存管、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鉴于此,消费者要特别关注预付卡消费问题,谨慎选择交易对象。

孩子在家上网课 也要防沉迷

最近这段时间,来自江苏泗洪县的市民盛德(化名)一家很犯愁。原来,他卖房用来还债的40万元,被家里的“熊孩子”玩快手直播刷礼物、玩网络游戏,最后银行卡只剩下0.23元。

出于抗击疫情的需要,各地纷纷开展了网络教学,随之一些骗子就趁机盯上了上网课的中小学生,以至于不少中小学生上当受骗。据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3月11日发布的通报称,该区仅一个月内就有32名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相较去年同期的13起增长了146%,其中年龄最小的7岁,受骗金额最高有7万余元。

宅家抗疫上网课,绝不能给骗子以可乘之机。为此,公众纷纷呼吁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在线教育固然要上好“防骗课”,但更要上好防沉迷这一课。刷礼物花掉家中40万元的“熊孩子”,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起。四川广元一个8岁“熊孩子”用父亲手机上网课,趁家人不注意就玩起了游戏,还为游戏充值,累计刷走4000多元。重庆江北的胡先生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1万多元不见了,查看微信支付记录,看到满屏都是购买游戏点券的信息,才知道是自己12岁的孩子所为。

“熊孩子”直播刷礼物、玩网络游戏,这是一个平时就存在的问题,而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则给了他们更多、更充分的机会,进而将其放大出来呈现在公众面前。尤其是一些父母不在家由祖辈监护的乡村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刷掉40万元的几个“熊孩子”,就在奶奶眼皮底下拿到了银行卡,还搞定了密码和“刷脸”验证。

全面开展在线教学需谨防孩子借机玩游戏,在启动“停课不停学”时,有关部门就曾明确提醒过。令人遗憾的是,囿于诸多因素,防沉迷教育依然做得不尽如人意。基于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学校和老师除了提醒之外,很难有效发力,家长无疑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比如,家长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同时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密码,以免发生私自消费的情况。

青少年沉迷游戏,常是家庭生活、亲子互动和家庭监管缺位下的行为。如何做到防止沉迷,除了技术层面的监管之外,更需要家长对孩子施以更多关爱,多与孩子平等交流,多关心他们身心成长,多陪伴孩子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他们认识游戏之外的广阔天地。堵不如疏,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引导才会有效果。

在疫情带来的漫长假期里,在线教育如何做好防沉迷教育,考验着各方面的智慧。从根本上讲,在线教育要想杜绝网游乘虚而入,关键在于端正孩子的价值观,培养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有了正确的认知和坚定的自律精神,自然不会动辄沉迷或打赏。反之,即便严防死守,恐怕还是防不胜防。

要看少儿视频 先看“少儿不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幼儿园、小学延迟开学,孩子们在家宅了2个月,要看网校课程、动画片,使用视频App的时间不少。然而,有些视频App利用这个机会一边大肆赚流量、赚钱,一边在映前广告里播放少儿不宜的内容。

少儿视频,顾名思义是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视频。然而,在优酷、搜狐、PP视频等多个视频App中,动画片、幼教课、小学网课的映前广告,长度从十几秒到几十秒不等,有的广告内容涉及网游、血腥暴力,有的广告言语露骨、粗俗下流甚至涉嫌色情,实在是少儿不宜。

疫情之下出门不便,“云教育”“云会议”成为新趋势,各大视频网络平台也迎来流量红利。有分析报告称,疫情发生以来,网民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比年初增加超过20%。视频类App增长尤为突出,一些视频平台每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突破120分钟,用户黏着度极高。

视频网络平台作为商业公司,必须有一定的盈利模式,比如通过会员制、第三方付费、衍生品销售等方式获取收益。但是,追逐商业利润不能淡化社会责任,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服务和产品,要做到绿色、健康、有益,不能一边赚着孩子们的流量,一边对孩子们“耍流氓”。

诚然,家长作为监护人,有责任为孩子挑选健康的视频节目,但这样的广告令人防不胜防,家长也难以做全天候的“防火墙”。更何况,广告播放的分级在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关键还是看相关视频App是否在乎社会责任。

对某些罔顾社会责任、荼毒祖国花朵的乱象,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依法依规惩处。同时,考虑到这种映前广告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比较普遍,有关部门也可考虑打好法律补丁,给出具体的指导标准和禁止红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