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森先生其藝其人(四)以巧補拙

楊寶森先生其藝其人(四)以巧補拙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

比較起來,伍員其人的氣質與楊寶森的藝術風格距離最遠,但是,偏偏是《伍子胥》使他最享高名。不少"楊迷"認為:"楊失伍"三劇中,首當其衝的正應該是《伍子胥》。

伍員何許人也?樊城守將,赳赳勇夫。"臨潼會上曾舉鼎",用古話說是"巨無霸"。性格耿直剛介,前有優柔的兄長反襯,後有結識刺客專諸的豪舉;及至一戰而挫姬僚諸將,更不在話下。所以他雖由老生應工,卻有一半花臉性格。

在楊寶森之前,擅長此劇者,遠有汪桂芬,近有王鳳卿。楊寶森即聆教於後者。王鳳卿演伍員,行腔古樸,不事雕琢;聲音渾厚,強調力度。《戰樊城》時一句"催馬揚鞭到柳林",揉入炸音,悲涼之狀,渲染無遺;《文昭關》上場時的"伍員馬上怒氣衝"的"衝"字,用鼻音勾腦後音,其勢如虎,挺拔高昂,洩盡憤懣。他塑造的伍子胥,如同落在羅網中的雄獅,怒吼咆哮,發聵振聾。


而王鳳卿歌喉之長,恰恰是楊寶森之短。楊腦後音既不足,也缺乏虎音、炸音需要的力度,"照本宣科",力有不逮。但他不願意放棄這出戏,因為他對伍員已有了新的解釋。

他熟讀《列國》,認為伍員雖是一代名將,而在劇中特定的環境裡,卻正是隱形匿影,落拓逃亡。所以,他不應處處顯露原有氣派,反該掩飾;不應時時"大聲疾呼",倒該仇埋腹內。即使夜深無人、望月自嘆,內心世界也不能完全鬆弛。有志"三年歸報楚王仇"的熱絕非莽漢。基於這種分析,楊寶森全力塑造了另一種風采的伍員。同是"怒氣衝",他的唱腔悠揚致遠,餘味無窮。粗聽似乎平淡,卻經得起反覆咀嚼,在"氣""衝"兩字的旋律起伏中,觀眾感到了他心絃的顫抖。這正是大將不形於色之怒。"逃出龍潭虎穴中"的"虎"字,妙用他特有的"駝音",由上滑速轉下滑,形成奇峰。"一輪明月"引出"嘆更"的大段二黃,楊寶森追求如泣如訴的境界,更顯痛之切膚,長歌當哭。行腔一波三折,娓娓動聽。而"爹孃啊"的"爹"字,運用"鬼音",大起大落,悽楚悲涼。這出戏包容了西皮、二黃和反西皮的多種樣式,集中了楊派唱腔藝術的精華。

楊寶森從重新解釋人物出發,尋求適合自己特色的新路。他以音韻美彌補氣質,以內涵充實外在,一句話,以巧補拙,遂成巨匠。他的成功啟示了來者。有的流派雖好,但要求先天條件太苛,使人可望而難以企及。但楊派則主要得之後天的勤奮和探求,激人奮進。一位楊派業餘愛好者說:"楊派能學。"這句話,道出了楊派學人踴躍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