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楊少彭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形開朗陽光,性格說話都很溫和。專工楊派老生的他是國家一級演員、第五屆CCTV全國青京賽金獎得主、文化部評比展演一等獎得主。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同時,楊少彭還是梅蘭芳金獎得主,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京劇楊派(楊寶森)傳人

楊少彭的父親楊乃彭也是老生名家,一家裡面出了兩個“楊派”老生,有人說楊少彭和父親的聲音非常像,楊少彭也很樂於說起這件有意思的事情:“都說我們爺倆的聲音很像,包括演唱,他們老說這到底是楊乃彭唱的還是楊少彭唱的?但是個人的聲線肯定不一樣,有一定的差異,我父親不完全是楊派,有很多餘派的東西在,但是大家一聽還是楊派。”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我覺得和父親的差異可能就在於我小時候不是唱老生的,我是唱武生的,我小的時候學過《三家店》《八大錘》《一箭仇》《長坂坡》,所以我現在到北京京劇院,我也唱《智取威虎山》,我也唱《沙家浜》,這些就和我小時候有武戲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我父親從小就唱老生,他不像我練功練的這麼苦,但是他文戲的基礎是非常好的。”楊少彭說起從小學習的經歷,感慨良多。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楊派的風格是平實、雋永、精緻,最講究中規中矩的濃釅韻味。票友評價楊少彭說:“他的戲,有味,讓人一聽就知道是楊派”。楊少彭能在臺上很自覺地守住“骨子老戲”的內在韻律,規矩、內斂,深得楊派精髓。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楊少彭在《戲碼頭》第三期中獻上了京劇的經典劇目《搜孤救孤》,其現場演繹讓點評嘉賓朱世慧大讚“頗有老味兒”。這個唱段可以說是餘叔巖先生的代表性劇目,後來楊寶森先生也以這個劇目擅長,少彭也是以此來致敬京劇的傳承。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這次再度站在《戲碼頭》的舞臺上,楊少彭帶來的是京劇名篇《伍子胥》的選段。這出戏可了不得,它是楊寶森先生的三大劇目之一,都說聽楊寶森先生,要聽的就是《楊》《失》《伍》——《楊家將》《失空斬》《伍子胥》。《伍子胥》

作為楊寶森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京劇“楊派”的最經典、最有代表性的劇目,楊少彭會有怎麼樣的演繹?今晚《戲碼頭》見個分曉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作為新一代京劇楊派老生的領軍人物,楊少彭坦言有責任把楊派藝術發揚光大,為京劇事業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今京劇越來越多地走進校園,

楊少彭發現他的粉絲裡多了許多新鮮面孔:“這幾年,傳統文化教育普及得特別好。我們是親身經歷,走進校園,走進大學,臺下坐的觀眾不像以前都是老太太和老大爺,現在來後臺跟我們要簽名合影的都是中青年,(還有)很多都是大學生。我覺得京劇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其實我覺得(戲曲)的普及和宣傳是我們大家的事情,作為我們京劇人本身是義無反顧的。現在京劇進校園,(包括)對小孩子的普及,對京劇將來的傳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他們慢慢接觸京劇,才能有後來的發展。我們走進校園來為他們普及專業的京劇知識,來為他們演唱和表演,來提升他們對京劇的興趣,同時還需要(社會)大力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

——楊少彭


「戲碼頭那些角兒」聽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楊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