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杨少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形开朗阳光,性格说话都很温和。专工杨派老生的他是国家一级演员、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文化部评比展演一等奖得主。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同时,杨少彭还是梅兰芳金奖得主,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京剧杨派(杨宝森)传人

杨少彭的父亲杨乃彭也是老生名家,一家里面出了两个“杨派”老生,有人说杨少彭和父亲的声音非常像,杨少彭也很乐于说起这件有意思的事情:“都说我们爷俩的声音很像,包括演唱,他们老说这到底是杨乃彭唱的还是杨少彭唱的?但是个人的声线肯定不一样,有一定的差异,我父亲不完全是杨派,有很多余派的东西在,但是大家一听还是杨派。”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我觉得和父亲的差异可能就在于我小时候不是唱老生的,我是唱武生的,我小的时候学过《三家店》《八大锤》《一箭仇》《长坂坡》,所以我现在到北京京剧院,我也唱《智取威虎山》,我也唱《沙家浜》,这些就和我小时候有武戏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从小就唱老生,他不像我练功练的这么苦,但是他文戏的基础是非常好的。”杨少彭说起从小学习的经历,感慨良多。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杨派的风格是平实、隽永、精致,最讲究中规中矩的浓酽韵味。票友评价杨少彭说:“他的戏,有味,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杨派”。杨少彭能在台上很自觉地守住“骨子老戏”的内在韵律,规矩、内敛,深得杨派精髓。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杨少彭在《戏码头》第三期中献上了京剧的经典剧目《搜孤救孤》,其现场演绎让点评嘉宾朱世慧大赞“颇有老味儿”。这个唱段可以说是余叔岩先生的代表性剧目,后来杨宝森先生也以这个剧目擅长,少彭也是以此来致敬京剧的传承。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这次再度站在《戏码头》的舞台上,杨少彭带来的是京剧名篇《伍子胥》的选段。这出戏可了不得,它是杨宝森先生的三大剧目之一,都说听杨宝森先生,要听的就是《杨》《失》《伍》——《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伍子胥》

作为杨宝森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京剧“杨派”的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杨少彭会有怎么样的演绎?今晚《戏码头》见个分晓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作为新一代京剧杨派老生的领军人物,杨少彭坦言有责任把杨派艺术发扬光大,为京剧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今京剧越来越多地走进校园,

杨少彭发现他的粉丝里多了许多新鲜面孔:“这几年,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得特别好。我们是亲身经历,走进校园,走进大学,台下坐的观众不像以前都是老太太和老大爷,现在来后台跟我们要签名合影的都是中青年,(还有)很多都是大学生。我觉得京剧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其实我觉得(戏曲)的普及和宣传是我们大家的事情,作为我们京剧人本身是义无反顾的。现在京剧进校园,(包括)对小孩子的普及,对京剧将来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他们慢慢接触京剧,才能有后来的发展。我们走进校园来为他们普及专业的京剧知识,来为他们演唱和表演,来提升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同时还需要(社会)大力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

——杨少彭


「戏码头那些角儿」听一耳朵,就知道他是“杨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