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土撥鼠之日》是由哈羅德.雷米斯執導的一部奇幻片,曾獲得第4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豆瓣評分8.6,廣受好評。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該片構思高級,不但幽默有趣且發人深省。影片主角菲爾是氣象播報員,每年的土撥鼠日(2月2日)他都要去小鎮上報導土撥鼠的新聞,這次來已經是第四年了。

實際上,菲爾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歡周圍的人,甚至對自己也沒什麼好感。他當天例行公事的報導完畢後就急匆匆想趕回去,因遇暴風雨,才不得不在當地住下。

可是神奇的事發生了,當他第二天醒來,發現居然還是2月2日,周圍的人說的話、做的事跟昨天一模一樣。而且之後每天都是如此,不管他做了什麼,一覺醒來又是2月2日。

因為不用擔心受到懲罰,他開始為所欲為,泡妞、偷錢、搶劫。但他很快感到厭倦,甚至用各種方式自殺,可不管怎麼做,第二天早晨6點依然會好好的躺在床上開始新的土撥鼠日。

後來,他開始轉變。他去學習感興趣的事,去幫助別人,去改善人際關係。他成了鎮上最受歡迎的人,並且打動了女神Rita,共度良宵後,時間不再循環,新的一天終於開啟。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這部電影通過“菲爾”的積極轉變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改變,才能開啟新生活,獲得嶄新的生命力。

怎樣才能像“菲爾”一樣成功改變,讓生命煥然一新,激發出全新能量?這篇文章,我們通過個體發展的角度來進行探討。

01 改變動因:外部環境與內在動機

我們都會經歷很多人生轉變,改變動因有兩種:一種是被動改變,一種是主動改變。

★ 動因一:從外部環境來講,外界環境變化,需要我們做出調整。

大學畢業,接下來要面對生活問題、就業問題、婚姻問題。不能像過去那樣只關注學習,你的心態和生活方式都要隨之發生改變。

在一個工作崗位上沒做出什麼成績,裁員時被裁掉,成為了失業者,這時候你不得不面對失業的現實,及時做出調整。

影片中的菲爾,突然進入無限循環,永遠都在重複同一天,他沒有有效的人際關係,也沒有任何目標,他很迷茫、焦慮、不安,不知道該怎麼辦。

慢慢的,他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轉變。他開始去關心別人,開始學習彈鋼琴、冰雕,開始追求他愛的人,通過這些改變,他重新獲得幸福,終於走出這個循環。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全球知名思想先鋒斯賓塞.約翰遜(Spencer Johnson)在《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外界環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有的變化很微小,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意識到;有的變化卻很突然,讓人猝不及防。不論是哪種變化,都需要我們積極應對,做出相應的調整。

★ 動因二:從內在動機來講,對生活不夠滿意,想要變得更好。

有些轉變是自己主動發起的,因為對生活不夠滿意,想要變得更好。比如,覺得體型太胖、性格急躁、工作效率低、演講能力差。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減肥、鍛鍊來塑造好身材,掌控情緒以改善性格,學習高效工作法來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練習來迭代演講水平。

美國著名作家威廉·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在《轉變》一書中寫道:轉變是每個人生命延續和壯大的必經之路。

想要變得更加卓越,想要補足自己的短板,改變都是必經之路。沒有改變,就沒有成長。

無論哪種改變,都是為了適應環境,收穫幸福。在改變的過程中,你會不斷脫去自我的舊殼,並從中長出嶄新的自我。

02 改變阻礙:內在防禦機制

第一,改變難,難在自身的“防禦機制”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改變很簡單,如果我愛拖延,那就勤快點;如果總是遲到,那就早點起床,定個早起計劃;如果脾氣急躁,那就控制情緒;如果總是熬夜玩手機導致上班犯困,那就早睡,不玩手機就行了。

說的時候感覺很簡單,可真正做起來卻覺得萬難,比如說想要每天6點起床讀半個小時書,看似是個很小的改變目標,卻有可能3年、5年甚至10年都做不到。

這是為什麼呢?明明想要改變的願望很強烈,為何總是半途而廢,陷入停滯或迷茫呢?

其實,這是我們內心與生俱來的防禦機制在發揮作用。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在他的新書《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中說,我們內心與生俱來的防禦機制讓我們追求穩定和可控,排斥改變和發展,令我們想要轉變的願望和現實的行動形成強烈的衝突。

第貳,“防禦機制”的具體體現:心理舒適區

事實上,令舊經驗根深蒂固最重要的心理機制就是“心理舒適區”。走出心理舒適區,創造新經驗來代替舊經驗,這就是改變的本質。

心理舒適區並不意味著舒適,也不是熟悉的環境。心理舒適區的真正含義是“我們熟悉的對環境固有的應對方式”。

若想真正走出心理舒適區,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改變應對方式。

應對方式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行為上的應對,比如工作遇到困難,選擇解決還是拖延。第二層是情緒上的應對,比如小孩子看到老虎,他是興奮還是害怕。

改變了應對方式也就走出了心理舒適區。

第三,走出“心理舒適區”的阻礙:情感的“大象”太龐大

事實上,我們的軀體裡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感性的自我,一個是理性的自我。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關於兩個自我之間的關係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認為:

人的情感就像一頭大象,而理智就像一個騎象人。騎象人騎在大象背上,手裡握著韁繩,好像在指揮大象。實際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發生衝突,那他通常是拗不過大象的。

心裡舒適區給人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控制感”,它可以用來應對焦慮情緒。走出心理舒適區就意味著,要放下一直以來用來應對焦慮的武器,重新面對焦慮,找到新的適應方法,而這恰是情感的大象很難以忍受的。

因此,對焦慮感的迴避和對控制感的需要,經常會讓充滿力量的大象重新回到熟悉的應對方式上來,這也是改變難以成功的真正原因。

03 改變發生:嘗試4種心理學方法

難以改變原來是感性的大象不配合,既然如此,那隻要找到能控制大象力量的方法不就可以了嗎?

沒錯,如果想要達成改變的目標,就需要了解情感這頭大象的脾氣和秉性,善於利用它的特點,才能事半功倍。

具體要怎麼做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大象的脾氣,並學會4種有針對性的心理學方法,成功實現轉變。

方法一: 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照出大象的恐懼

騎象人通常只能看到大象的情緒,卻並不能清晰的知道大象到底在焦慮什麼,在怕什麼。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說,如果潛意識的東西不能轉化成意識,它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指引我們的人生。

我們要怎麼做呢?怎樣才能看到大象的焦慮和恐懼,並慢慢改變它?有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用“X光”把潛意識裡的焦慮和恐懼照出來。

拍X光是我們體檢時最常見的一種檢查,它可以清晰的拍出我們身體的內部情況,以便醫生看清楚病灶所在。同樣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能把我們心裡真正焦慮、害怕的東西照出來。

"心理免疫的X光片"是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成人發展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根(Robert Kegan)發明的。它的本質是一套焦慮控制系統,操作起來很簡單,其實是一張四欄表。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書中講過一個案例:艾米剛大學畢業不久,在一架互聯網公司工作。開會時她很有想法卻總是不好意思說,好不容易說了,如果有不同意見,她即便心裡不同意,也會本能地說:對,就是這樣。

她想改變,想更自信的發言,於是她寫出了自己的心理免疫X光片。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從光片中,她清晰的看出了自己內心的假設,“如果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就會引發衝突”。

就是這個假設控制她心中恐懼的大象,讓她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那她要怎麼開始改變呢?

第二步,看見假設本身就會帶來改變,並不需要做什麼。

因為假設藏得太深,我們把它當成了常識,當看到它後,它對心理的隱形操控力就會自然被打破,這個隱含的假設就會開始鬆動。

第三步,學會檢驗“人生假設”。

僅僅看見它還不夠,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新行為,來測試這些假設是否成立。

比如,艾米就可以設計在不那麼重要的會議上,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看看是否會引發衝突。

當我們不斷的驗證假設是不成立的或者只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成立時,假設就會慢慢鬆動,這時候我們會產生新的領悟。這個領悟會被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統中,最終改變這個系統。這時候,改變就真正發生了。

方法二:用奇蹟問題法找到行動方向

我們開始改變時,第一步應該先做什麼呢?

在心理諮詢領域有一種技術,叫奇蹟問題法(mirecle question),它是心理學家普遍使用的一種有效提問方式,能得出清晰的行動方向,指示你第一步該怎麼走。

具體要怎麼操作?其實,做好奇蹟提問有以下三個步驟:

1、假設奇蹟出現了,你現在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會發生什麼事情?

2、再想一想,如果奇蹟出現,你實現了目標,回顧整個過程,你第一步應該做什麼?

3、馬上行動。

我妹妹明年要參加高考,她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現在卻感到壓力特別大,無法集中精力好好讀書。於是,我用奇蹟問題法來問他:“假如奇蹟出現了,你現在考上了北大,會發生什麼事?”

她說,“自己肯定特別開心,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親戚朋友都會為我感到驕傲,他們會來給我慶祝;在北大讀書一定會遇到最優秀的老師和同學;畢業後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在她說的時候我觀察到她嚮往的神情,臉上彷彿帶著光。

我繼續問:“如果你考上北大了,回顧整個過程,你第一步應該做什麼?”

她想了想說,“我要先把數學重新複習一遍,這是我的弱項,我一直很逃避它。其他科目我都沒問題,保持住就很好”

通過奇蹟提問,她發現一直以來讓她感到壓力山大的原來只是數學,她其他學科成績都很好,只要能把數學複習好就沒有其他可擔心的了。這讓她不再煩惱,明確了行動的方向,接下來主攻數學。

陳海賢博士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一書中說:

奇蹟提問看起來簡單,其實有著精巧的設計。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再往前看和往回看時,看到的東西經常不一樣。往前看,會看到困難;往回看,會看到方法和路徑。

當我們用奇蹟提問假設好的結果已經發生,往回看時,其實已經繞開了大象的防禦機制,假設中的好結果也會令大象歡欣鼓舞,產生動力。這樣,我們就清楚的知道第一步該往哪裡走。

方法三:運用小步子原理邁開改變的第一步

明確了方向,接下來,怎麼讓大象邁開步伐呢?

其實,心理學上還有一種特別的方法,就是小步子原理,它可以繞開大象的防禦,讓大象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小步子原理是心理學家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的,意思是說在改變的路上不需要一下子達到總目標,而是每次走一小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通過不斷積累成功經驗,從而為下一步行動提供心理動力。

我們的目標一定要足夠小,小到可以持續讓自己行動起來。

怎麼判斷目標是不是足夠小呢?

很簡單,你只要看每一次是否能夠輕鬆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你會發現,動起來之後會產生慣性。

比如我妹妹,她通過奇蹟提問知道了自己現在最該做的事就是複習數學,那麼她第一步要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把數學的複習計劃制定好。這就是她針對心理免疫系統邁出的小小的一步,有了這一小步,就會有接下來的第二小步、第三小步,直到成功。

陳海賢博士說,改變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和心中的大象正面對抗,而是需要繞開它的防禦機制,小步子原理就是繞開防禦,幫助我們行動的方法。

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在《掌控習慣》一書中也提出過一個方法,叫兩分鐘規則(The 2-Minute rule),意思是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兩分鐘。

比如你想要跑步,你就去跑步機上跑兩分鐘,時間到了就停下。你不需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累到不行,說兩分鐘就兩分鐘。逐漸適應了兩分鐘以後,就會慢慢的調整為5分鐘或1小時。

不要為未來設定太過巨大的任務,那隻會給自己帶來精疲力竭、不堪重負和心煩意亂。我們只需要專注於眼前的一小步,把它做好。

小步子原理本質上縮小了我們改變的幅度,讓每一次改變的難度都變得很小,從而繞開了大象的防禦,讓改變得以順利進行。

方法四:設置情感觸動,為改變提供動力

其實,大象很容易受到情感的觸動。我們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愛和期待來觸動它,它就能聽得進去道理,被我們驅使。

我有個伯伯,老菸民,曾經用過多種方法都戒不掉煙。直到他孫女即將出生時,他居然神奇的把煙戒掉了,沒有藉助任何工具,為什麼呢?

他的兒子說出了實情,在他孫女快要出生時,他決定戒菸,他說,“我要陪著孫女健康長大,不能讓她受我二手菸的影響”。

正是出於對孫女的愛和健康的期待,觸動出了他內心大象強大的力量。

改變需要情感觸動。沒有情感認同,就不會有改變發生。大象容易被情感觸動,只有愛和期待,才是真正觸動大象改變的力量。

04 結語

人就像某些動物一樣,長大到一定程度後,需要把原有的殼脫掉。這個脫殼的過程會有些痛苦,但必不可少。改變的本質是內在自我的重構,只有成功改變了舊的習慣,才能獲得新生,展開全新的人生,看到全新的風景。

就像影片的主角菲爾,在經歷了最初的迷茫和掙扎之後,開始轉變,他去幫助別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他變得積極熱情,成為小鎮上最受歡迎的人,同時也贏得了女神Rita的芳心。

《土撥鼠之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理解改變的動因、阻礙及發生

日本文化勳章獲得者日野原重明在《活好》一書中說,重生真正的含義,不是再一次出生,而是說我們一邊繼續現在的人生,一邊經歷脫胎換骨的新生。

新生後,我們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業、新的自我,我們帶著新的活力重新出發,變得更加靈活和堅韌。

改變發生後,你的世界就不同,你的人生就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