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土拨鼠之日》是由哈罗德.雷米斯执导的一部奇幻片,曾获得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豆瓣评分8.6,广受好评。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该片构思高级,不但幽默有趣且发人深省。影片主角菲尔是气象播报员,每年的土拨鼠日(2月2日)他都要去小镇上报导土拨鼠的新闻,这次来已经是第四年了。

实际上,菲尔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周围的人,甚至对自己也没什么好感。他当天例行公事的报导完毕后就急匆匆想赶回去,因遇暴风雨,才不得不在当地住下。

可是神奇的事发生了,当他第二天醒来,发现居然还是2月2日,周围的人说的话、做的事跟昨天一模一样。而且之后每天都是如此,不管他做了什么,一觉醒来又是2月2日。

因为不用担心受到惩罚,他开始为所欲为,泡妞、偷钱、抢劫。但他很快感到厌倦,甚至用各种方式自杀,可不管怎么做,第二天早晨6点依然会好好的躺在床上开始新的土拨鼠日。

后来,他开始转变。他去学习感兴趣的事,去帮助别人,去改善人际关系。他成了镇上最受欢迎的人,并且打动了女神Rita,共度良宵后,时间不再循环,新的一天终于开启。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这部电影通过“菲尔”的积极转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改变,才能开启新生活,获得崭新的生命力。

怎样才能像“菲尔”一样成功改变,让生命焕然一新,激发出全新能量?这篇文章,我们通过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01 改变动因:外部环境与内在动机

我们都会经历很多人生转变,改变动因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改变,一种是主动改变。

★ 动因一:从外部环境来讲,外界环境变化,需要我们做出调整。

大学毕业,接下来要面对生活问题、就业问题、婚姻问题。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学习,你的心态和生活方式都要随之发生改变。

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没做出什么成绩,裁员时被裁掉,成为了失业者,这时候你不得不面对失业的现实,及时做出调整。

影片中的菲尔,突然进入无限循环,永远都在重复同一天,他没有有效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任何目标,他很迷茫、焦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

慢慢的,他接受了这个现实,开始转变。他开始去关心别人,开始学习弹钢琴、冰雕,开始追求他爱的人,通过这些改变,他重新获得幸福,终于走出这个循环。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全球知名思想先锋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外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化很微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意识到;有的变化却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不论是哪种变化,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做出相应的调整。

★ 动因二:从内在动机来讲,对生活不够满意,想要变得更好。

有些转变是自己主动发起的,因为对生活不够满意,想要变得更好。比如,觉得体型太胖、性格急躁、工作效率低、演讲能力差。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减肥、锻炼来塑造好身材,掌控情绪以改善性格,学习高效工作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练习来迭代演讲水平。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在《转变》一书中写道:转变是每个人生命延续和壮大的必经之路。

想要变得更加卓越,想要补足自己的短板,改变都是必经之路。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

无论哪种改变,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收获幸福。在改变的过程中,你会不断脱去自我的旧壳,并从中长出崭新的自我。

02 改变阻碍:内在防御机制

第一,改变难,难在自身的“防御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改变很简单,如果我爱拖延,那就勤快点;如果总是迟到,那就早点起床,定个早起计划;如果脾气急躁,那就控制情绪;如果总是熬夜玩手机导致上班犯困,那就早睡,不玩手机就行了。

说的时候感觉很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觉得万难,比如说想要每天6点起床读半个小时书,看似是个很小的改变目标,却有可能3年、5年甚至10年都做不到。

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想要改变的愿望很强烈,为何总是半途而废,陷入停滞或迷茫呢?

其实,这是我们内心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在他的新书《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中说,我们内心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让我们追求稳定和可控,排斥改变和发展,令我们想要转变的愿望和现实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冲突。

第贰,“防御机制”的具体体现:心理舒适区

事实上,令旧经验根深蒂固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就是“心理舒适区”。走出心理舒适区,创造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本质。

心理舒适区并不意味着舒适,也不是熟悉的环境。心理舒适区的真正含义是“我们熟悉的对环境固有的应对方式”。

若想真正走出心理舒适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行为上的应对,比如工作遇到困难,选择解决还是拖延。第二层是情绪上的应对,比如小孩子看到老虎,他是兴奋还是害怕。

改变了应对方式也就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第三,走出“心理舒适区”的阻碍:情感的“大象”太庞大

事实上,我们的躯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关于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认为: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实际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心里舒适区给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控制感”,它可以用来应对焦虑情绪。走出心理舒适区就意味着,要放下一直以来用来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找到新的适应方法,而这恰是情感的大象很难以忍受的。

因此,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充满力量的大象重新回到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也是改变难以成功的真正原因。

03 改变发生:尝试4种心理学方法

难以改变原来是感性的大象不配合,既然如此,那只要找到能控制大象力量的方法不就可以了吗?

没错,如果想要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善于利用它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

具体要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大象的脾气,并学会4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学方法,成功实现转变。

方法一: 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照出大象的恐惧

骑象人通常只能看到大象的情绪,却并不能清晰的知道大象到底在焦虑什么,在怕什么。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我们要怎么做呢?怎样才能看到大象的焦虑和恐惧,并慢慢改变它?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X光”把潜意识里的焦虑和恐惧照出来。

拍X光是我们体检时最常见的一种检查,它可以清晰的拍出我们身体的内部情况,以便医生看清楚病灶所在。同样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能把我们心里真正焦虑、害怕的东西照出来。

"心理免疫的X光片"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发明的。它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操作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一张四栏表。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在《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书中讲过一个案例:艾米刚大学毕业不久,在一架互联网公司工作。开会时她很有想法却总是不好意思说,好不容易说了,如果有不同意见,她即便心里不同意,也会本能地说:对,就是这样。

她想改变,想更自信的发言,于是她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免疫X光片。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从光片中,她清晰的看出了自己内心的假设,“如果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就是这个假设控制她心中恐惧的大象,让她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那她要怎么开始改变呢?

第二步,看见假设本身就会带来改变,并不需要做什么。

因为假设藏得太深,我们把它当成了常识,当看到它后,它对心理的隐形操控力就会自然被打破,这个隐含的假设就会开始松动。

第三步,学会检验“人生假设”。

仅仅看见它还不够,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新行为,来测试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比如,艾米就可以设计在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看看是否会引发冲突。

当我们不断的验证假设是不成立的或者只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成立时,假设就会慢慢松动,这时候我们会产生新的领悟。这个领悟会被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统中,最终改变这个系统。这时候,改变就真正发生了。

方法二:用奇迹问题法找到行动方向

我们开始改变时,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呢?

在心理咨询领域有一种技术,叫奇迹问题法(mirecle question),它是心理学家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提问方式,能得出清晰的行动方向,指示你第一步该怎么走。

具体要怎么操作?其实,做好奇迹提问有以下三个步骤:

1、假设奇迹出现了,你现在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会发生什么事情?

2、再想一想,如果奇迹出现,你实现了目标,回顾整个过程,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3、马上行动。

我妹妹明年要参加高考,她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现在却感到压力特别大,无法集中精力好好读书。于是,我用奇迹问题法来问他:“假如奇迹出现了,你现在考上了北大,会发生什么事?”

她说,“自己肯定特别开心,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亲戚朋友都会为我感到骄傲,他们会来给我庆祝;在北大读书一定会遇到最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毕业后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在她说的时候我观察到她向往的神情,脸上仿佛带着光。

我继续问:“如果你考上北大了,回顾整个过程,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她想了想说,“我要先把数学重新复习一遍,这是我的弱项,我一直很逃避它。其他科目我都没问题,保持住就很好”

通过奇迹提问,她发现一直以来让她感到压力山大的原来只是数学,她其他学科成绩都很好,只要能把数学复习好就没有其他可担心的了。这让她不再烦恼,明确了行动的方向,接下来主攻数学。

陈海贤博士在《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一书中说:

奇迹提问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再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当我们用奇迹提问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往回看时,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假设中的好结果也会令大象欢欣鼓舞,产生动力。这样,我们就清楚的知道第一步该往哪里走。

方法三:运用小步子原理迈开改变的第一步

明确了方向,接下来,怎么让大象迈开步伐呢?

其实,心理学上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小步子原理,它可以绕开大象的防御,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小步子原理是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的,意思是说在改变的路上不需要一下子达到总目标,而是每次走一小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足够小,小到可以持续让自己行动起来。

怎么判断目标是不是足够小呢?

很简单,你只要看每一次是否能够轻松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你会发现,动起来之后会产生惯性。

比如我妹妹,她通过奇迹提问知道了自己现在最该做的事就是复习数学,那么她第一步要做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把数学的复习计划制定好。这就是她针对心理免疫系统迈出的小小的一步,有了这一小步,就会有接下来的第二小步、第三小步,直到成功。

陈海贤博士说,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和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而是需要绕开它的防御机制,小步子原理就是绕开防御,帮助我们行动的方法。

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在《掌控习惯》一书中也提出过一个方法,叫两分钟规则(The 2-Minute rule),意思是说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要两分钟。

比如你想要跑步,你就去跑步机上跑两分钟,时间到了就停下。你不需要一开始就把自己累到不行,说两分钟就两分钟。逐渐适应了两分钟以后,就会慢慢的调整为5分钟或1小时。

不要为未来设定太过巨大的任务,那只会给自己带来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我们只需要专注于眼前的一小步,把它做好。

小步子原理本质上缩小了我们改变的幅度,让每一次改变的难度都变得很小,从而绕开了大象的防御,让改变得以顺利进行。

方法四:设置情感触动,为改变提供动力

其实,大象很容易受到情感的触动。我们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和期待来触动它,它就能听得进去道理,被我们驱使。

我有个伯伯,老烟民,曾经用过多种方法都戒不掉烟。直到他孙女即将出生时,他居然神奇的把烟戒掉了,没有借助任何工具,为什么呢?

他的儿子说出了实情,在他孙女快要出生时,他决定戒烟,他说,“我要陪着孙女健康长大,不能让她受我二手烟的影响”。

正是出于对孙女的爱和健康的期待,触动出了他内心大象强大的力量。

改变需要情感触动。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大象容易被情感触动,只有爱和期待,才是真正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04 结语

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会有些痛苦,但必不可少。改变的本质是内在自我的重构,只有成功改变了旧的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展开全新的人生,看到全新的风景。

就像影片的主角菲尔,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和挣扎之后,开始转变,他去帮助别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把本职工作做到完美。他变得积极热情,成为小镇上最受欢迎的人,同时也赢得了女神Rita的芳心。

《土拨鼠之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改变的动因、阻碍及发生

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日野原重明在《活好》一书中说,重生真正的含义,不是再一次出生,而是说我们一边继续现在的人生,一边经历脱胎换骨的新生。

新生后,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带着新的活力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

改变发生后,你的世界就不同,你的人生就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