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5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許多家庭都會都會趁著年輕有精力再撫養一個孩子,準備開始二胎計劃,希望是可以給自己大一點的孩子有個伴,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可以互相照應互相商量。

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5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小郭家大寶3歲的時候,他們生了二胎。也不知道是疏於日常的照顧還是體質的原因,兩個寶寶在開春的時候都同時患了溼疹,這讓小郭夫婦倆人忙得焦頭爛額,雖然有老人幫忙照料,但是兩個寶寶因為溼疹一起哭鬧起來,這是令人煩躁,無奈之下小郭夫婦直接就帶著兩個孩子去看醫生拿了藥,擦了一段時間後才見好,卻忽然在一夜之間又復發了,真是愁壞了人。

後面他們掛了一箇中醫的號,經過號脈之後,老中醫告訴他們這兩個孩子的溼疹都是因為脾虛所導致的。這讓小郭夫婦感到很是疑惑,寶寶長得是溼疹,怎麼和脾胃有關聯了呢?

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5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在中醫看來,溼疹雖然是皮膚病,但根源卻在臟腑。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主氣血生化,能推動氣血在五臟和經絡裡運行。脾胃功能正常,則五臟和經絡的氣血充盈。脾臟喜燥惡溼,因此溼毒是它的最大敵人,溼毒過盛容易傷害到脾,導致氣血生化受阻,經絡氣血不能達到體表,時間稍長,皮膚表面就會長溼疹。

中醫認為溼疹的發生與風溼熱有著必然的聯繫,因溼邪的入侵而有溼疹的問題。不同於西醫的"速戰速決",傳統中醫會從溼疹的根本原因出發,通過內部慢慢的調理使身體恢復平衡的狀態,最終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5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老中醫:常用1物抹一抹,很快消不留疤。

這一物指的就是有桃油果脂的保溼露,裡面豐富的馬齒莧素和植物鉀鹽,能幫助皮膚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去除溼氣的功效;相關現代研究也指出,並且抑制一些致病性細菌以及真菌,進行抗過敏;而且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重塑寶寶皮膚組織下的細胞,激發起活力,減輕組織水腫、細胞浸潤導致濃水滲出的問題;裡面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P等能補足嬰幼兒皮膚髮育所需要的營養,完善肌體的功能屏障,寶寶的皮膚抵抗力增強了,還會怕細菌的入侵嗎?


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3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1、推掌根部(陰陽兩池)

陰陽兩池位於手掌根部的橫紋處,往大拇指側為陽池,小拇指側為陰池。媽媽用兩隻手托起寶寶的小手,食指固定在掌根兩側,中指託著手背,兩個拇指分別從掌根橫紋中間往兩邊推,大概推3分鐘就好。

寶寶身上有個養脾開關,每天5分鐘,脾好了,溼疹繞道走

2、推大拇指側邊(清補脾土)

脾土位於大拇指的外側邊,從指根到指尖處,從指根部推向指尖為清,從指尖推往指根為補。媽媽推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指肚,切不可刮傷寶寶,要清3分鐘,再補2分鐘。

3、逆時針推掌心(內八卦)

在寶寶的手掌上,以掌心為圓心,1寸為半徑畫圓,就是內八卦。媽媽要用拇指指肚逆推內八卦,2分鐘左右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