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萱萱2歲半了,剛學會自己用勺子吃東西,現在吃飯她不要媽媽喂,非要自己吃。媽媽給她夾菜,她不要,而是自己用勺子去盤子裡舀,常常把菜弄到桌子上;好不容易把菜弄到勺子裡,在往嘴裡喂時經常又會掉下來;喝湯時更是狀況百出、“慘不忍睹”。

一頓飯下來,萱萱的臉上、手上、身上以及周圍的桌子、餐椅上和地上,幾乎沒有乾淨的地方了。

媽媽有點無奈,想伸手幫萱萱餵飯,可萱萱碰都不讓媽媽碰,一碰她就哭鬧,非要自己吃。而且近段時間,萱萱非常執拗,鞋子要自己穿,半天穿不上就發脾氣;小手要自己洗,誰幫忙洗完了不算完,非要自己再洗一次才罷休。

媽媽想不通孩子怎麼了?這該怎麼辦才好?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01

孩子執拗又鬧騰,是進入了自主性萌芽期

對於幼兒什麼都要自己做的問題,《幼兒行為問題應對》的專家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給出瞭解釋:幼兒在2歲左右進入自主性萌芽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幼兒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這段時間,他們的獨立意識增強,什麼都想“自己幹”,自己吃飯、穿衣、洗漱,對大人的干涉,反抗會比較強烈。

他們從乖巧又聽話的好寶寶,變身執拗又鬧騰的“壞寶寶”,是在告訴我們父母,他們長大了,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動手幹。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02

孩子自主性萌芽期父母過分幫忙,未來容易幫出“倒忙”

《華人育兒百科》一書中說:父母要好好把握孩子的這段時期,因為這正是培養孩子自主性的黃金期。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抬頭,在心理上開始有了想要獨立自主的慾望。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如果父母忍不住,過分幫忙,容易幫出“倒忙”。

第一 會減少孩子變優秀的機會

父母這時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這些事情,而隨意剝奪了孩子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更不要對孩子說“你太小,做不好,別添亂了”“聽話,你現在還做不好這些事情”等等。

哈佛大學曾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與能力弱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也更加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比能力弱的孩子成績優秀27倍。

從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在將來會更優秀。

第二 孩子長大後,容易變成“媽寶男”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定:孫楊被禁賽8年。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孫楊被禁賽

判決的理由是因為暴力抗檢。消息一出,孫楊媽媽楊明第一時間髮長文控訴:中心某領導指派律師能力不強、資歷不夠。可是戲劇性的,3月6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發佈的報告裡有個細節亮了。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報告中說,孫楊媽媽楊明被提到12次,而且直接描述“ 孫楊母親似乎對兒子起了最無益的作用”。楊明作為孫楊的媽媽兼經紀人,她的付出不容忽視,可就是這樣越幫忙,越幫出“倒忙”。

從小事無鉅細,都幫孫楊處理,成功把孫楊養成了“媽寶男”。直到孫楊小學5年級,媽媽還要給他穿鞋子。孫楊教練朱穎曾回憶說,他那時個子都長到1米7了,別人還得幫他系褲腰帶。

媽媽包辦一切的愛和過度的保護就像是一把枷鎖,將孫楊牢牢鎖住,矇蔽了雙眼,看不清世界的真實原貌。

如果我們父母在孩子從小想“自己幹”的時候,一直幫忙代辦,那麼之前父母替孩子走的每一步,最後,都將成為孩子未來的坑。後悔了再想改,就晚了。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03

面對孩子的自主性萌芽,父母三步走,這樣來引導更有效

我們父母當發現孩子開始進入自主性萌芽期時,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幫助孩子順利渡過。

第一步:降低難度,幫助孩子獲得滿足感,好持續分泌“多巴胺”

《孩子的大腦》一書中說:每當孩子感覺到被獎勵時,在大腦控制動機的區域,一些特殊的神經元就會分泌一種我們稱之為“多巴胺”的物質。多巴胺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將已經完成的行為動作與滿足感聯繫起來。

舉個例子,某一天,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開了一個保存在櫥櫃裡的盒子,盒子裡面裝著滿滿的糖果,孩子吃了糖果後,大腦會立刻感到非常開心。於是,以後會再次來到櫥櫃前,尋找盒子和糖果。

在孩子的大腦裡形成了一個循環:

打開盒子 →吃糖果 →大腦分泌多巴胺 →獲得滿足感 →再去打開盒子

這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為了孩子不斷嘗試學習,我們父母可以想辦法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分泌多巴胺,來達到目的。

在我們的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的時候,其實他們太小,什麼都幹不好。此時,我們父母可以通過輔助,為他們降低難度。

如果孩子要自己吃飯,就給孩子不易打破的碗和容易握的幼兒湯勺,把食物切成小丁或小段後讓其嘗試。吃得到處都是也沒關係,大不了就多洗幾條圍嘴或清理一下桌面和地板。

只要孩子能順利把食物送進嘴,父母就應該給予鼓勵,好讓孩子的大腦分泌多巴胺,為自己的成功進食產生滿足感,願意繼續不斷嘗試自己吃飯。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第二步:運用“避雷針效應”,為孩子不著痕跡地提供示範

《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提到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我們家長可以用“避雷針效應”,梳理孩子的不良情緒,能導必安。

那什麼是“避雷針效應”呢?

生活中,我們知道,為了躲避雷電襲擊,我們會在高大建築物頂端安裝避雷針,使雲層中所帶的電和地上的電逐漸融合,從而保護建築物免受雷擊。這一現象應用於生活中,便是著名的“避雷針效應”了。

孩子在嘗試自己吃飯、穿鞋、洗小手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遭遇挫折,產生負面情緒。而她們心理承受能力差,又不會用大道理來開解自己,如果父母此時幫孩子做或主動教孩子,孩子很可能會反抗拒絕,以通過反抗來宣洩不良情緒。

父母此時切忌與孩子正面對著來,可以用“避雷針”不著痕跡的從旁進行疏導。用一起做或輪流做的方式不著痕跡地給他提供示範。

例如對孩子說:“好啊,我們一起來穿鞋,我先穿,你再穿。”然後自己邊穿邊說出穿法,一次做完一兩個步驟後就換孩子做,孩子做的時候再重複一次:“呀,寶寶真棒!都會……(再說一次方法)了。”直到孩子可以依樣完成。

此外,也可以在孩子在意的其他人面前誇他:“寶寶好厲害,已經會自己吃飯了!你看,他會端好碗,一口一口吃光光,還不會掉出來呢。”像這樣給予鼓勵並再度提示重點。

孩子什麼都想“自己幹”,父母及時三步走很關鍵,對孩子影響一生

第三步:“得寸進尺”,給孩子適度的挑戰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

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

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當孩子越來越熟練後,我們家長不妨“得寸進尺”,給孩子稍微提升點難度。

比如吃東西,從吃固體小丁到練習喝湯,之後可以再進行到吃布丁類食物,每次換食物時都可以對孩子說:“來,看看你是不是變得更厲害啦?”只要吃得不錯,就大加鼓勵。

像弗裡德曼一樣慢慢引導。就像給孩子“搭梯子”,在“搭梯子”的過程中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確,步子要小,臺階要低,勤幫助、多照應。

適度的“梯子”可以幫助孩子保持新鮮感,循序漸進地使孩子轉化變強,提高孩子的自信與自理能力。

寫在最後

孩子想要“自己幹”,這是多好的事!家長要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引導,降低難度,不著痕跡地提供示範,“得寸進尺”,給孩子適度的挑戰。千萬別以為她“你太小,做不好,我來幫你做”而耽誤了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黃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