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必讀:全球股市繼續暴跌 創業板收跌近6% 恆指刷新逾三年新低

行情速覽:

標普500指數期貨觸及交易限制,跌幅4.77%。蘋果盤前跌幅擴大至11%,外媒報道稱,蘋果在法國反壟斷案件中被罰款11億歐元。

歐股加速下跌,法國CAC40指數一度跌10%,創2013年來新低,歐洲斯托克50指數一度跌逾9%。

美股汽車股、銀行股、科技股盤前集體走低,特斯拉跌幅擴大至13%,微軟盤前跌10%,蘋果美跌近11%,美國銀行跌超15%,摩根大通跌11%,摩根士丹利跌10%,富國銀行跌近11%。

恆指收跌4.03%,險守23000點,刷新逾三年新低。

滬指跌3.4%,深成指跌5.33%,創業板指跌5.9%,兩市近200只個股跌停。

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出98.07億元。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五糧液分別遭淨賣出8.15億元、5.27億元、5.08億元。

韓國央行降息50個基點至0.75%。

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

“新基建”機構投資風向隱現 有色ETF份額突破10億

ETF作為一種資產配置工具,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的青睞,通過觀察ETF份額變動,可以洞察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偏好。近期,有色ETF就備受機構投資者關注,據上海證券交易所3月13日盤後數據顯示,有色ETF的份額達到1,056,039,000.00份,突破10億份大關。

業內人士指出,伴隨著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的加速推進,與特高壓、5G、新能源汽車和3C 相關的銅帶箔、鋁材、鎂合金、靶材和複合材料預期顯著受益,新能源材料需求量將大幅增加,對於有色金屬的需求構成直接利好。與此同時,在利率歷史處於低位、貨幣寬鬆預期持續增強的情況下,黃金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中國網財經)

分享萬億級“大蛋糕”,四大主力軍全部殺到!公募基金公司如何突圍?

去年10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隨後陸續有5家公募基金、3家第三方機構、3家商業銀行、7家證券公司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四大類機構齊聚,中國投資顧問新時代來臨。

在銀行、券商都進入投顧市場之後,為應對更激烈的競爭,基金公司多是“兩手抓”,一邊積極投身投顧業務,一邊加大基礎產品提供力度,做好投研能力輸出,加強和其它機構的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數據上看,當前投資顧問業務發展速度並不算快。投顧業務的核心是客戶信任,建立信任需要時間。(中國基金報)

應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 嚴懲公私募基金聯手的老鼠倉

泰信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柳某和私募基金公司雲騰投資的創始人姜某君的老鼠倉事件,不久前已二審宣判。此次涉案非法獲利金額達4600多萬元,影響極其惡劣。本欄認為,任何形式的老鼠倉都必須嚴厲處罰,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老鼠倉。尤其是私募基金佔公募基金便宜,如果不加嚴懲,將讓公募基金投資者和廣大股民寒心。(北京商報)

震盪市凸顯避險屬性 量化對沖基金需求升溫

近來,A股跟隨海外市場出現波動,量化對沖基金再度受到投資者關注。這類採取市場中性策略的產品,利用衍生產品對投資組合進行對沖,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有效剝離,從而達到降低波動、控制回撤的目的。在業內人士看來,受海外市場影響,A股短期仍將反覆波動,作為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絕佳避險工具,量化對沖基金的市場需求將大幅提升。(上海證券報)

8只科技類ETF跌逾7%

A股ETF幾乎全部下跌,其中8只科技類ETF跌幅超7%。數據顯示,3月16日,上證社會責任ETF下跌9.01%,成交額36萬元,位居A股ETF跌幅榜第一位。國泰中證全指家用電器ETF下跌9.00%,位居跌幅榜第二位。多隻科技類ETF大跌。其中,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跌幅均超8%,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深證電子信息傳媒產業(TMT)50ETF、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跌幅超7%。整體看,跌幅超7%的科技類ETF共有8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市場持續震盪避險資產受青睞 債券基金密集公告限制大額申購

2020年伊始,疫情、油價暴跌、美股熔斷等重量級“黑天鵝”連續登場,對全球資本市場造成嚴重衝擊,尤其是國外股市經歷“黑色一星期”後,權益類資產受到嚴重影響,避險資產再次受到資金關注。

與國外股市不同,A股走出相對獨立行情,中國資產尤其是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受到格外青睞,為避免大額資金進出影響運作,不少基金尤其是債券基金公告限制大額申購及轉入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發稿時,3月16日共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共21只基金公告限制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投資業務,其中8只為債券基金。限制原因均為“為了保證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或“為最大限度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此外,不少基金基金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為避免大額資金“抄底”,為保護現有基金持有人利益,有基金則徹底暫停了大額申購。此外,上週五也有24只基金公告限制大額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中國網財經)

A股韌性好於外圍 百億私募連續加倉

受疫情在全球持續發酵以及油價暴跌的影響,上週外圍市場出現恐慌式下跌,美股兩次熔斷,一天就有11個國家股市觸發熔斷,投資者的悲觀情緒陡然上升。A股亦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整體明顯好於外圍市場。

作為市場的風險標,私募基金依舊保持高倉位,股票策略私募倉位較上週有所下調。不過,部分百億私募則選擇連續加倉,堅定的看多市場。

具體來看,39.60%的百億私募倉位大於八成,51.49%的百億私募倉位在五到八成之間,另有8.91%的私募倉位在二到五成之間。目前,百億私募整體處於較高水平,領先股票策略私募7.27個百分點。(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