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人性的優點》:是美國“成人教育之父 ”戴爾·卡內基創作的一本書,被稱為世界成功學第一書。這部書彙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和經典勵志內容,是改變了無數人的偉大著作,無數讀者通過閱讀書中的方法並運用於實踐,走出困境最終獲得了成功。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人性的優點》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前言:

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卡內基另闢蹊徑的開始了一套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教育方式,運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解析。

書中記錄了人們擺脫焦慮,憂愁等心理困境,過上幸福生活的方式,以及走向成功的實際案例,幫助讀者認清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焦慮,開發潛在能力,發揮人性的優點,從而開拓美好的新生活。

和《人性的弱點》不同,前者旨在幫助人們去發現、開發那些被習慣性糟蹋的能力,而《人性的優點》旨在探討克服憂慮,開創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這本書將告訴你如克服憂慮,從而改變人生!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一:憂慮的真相:人們喪失生活在“獨立隔艙裡”的勇氣,為明天煩惱,為未來煩惱。

“獨立隔艙裡”,我的理解是: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獨立的想法,不要為了外界的不良聲音而使自己陷入在黑暗的泥潭中無法自拔。不要為了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過好當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亞瑟·索爾伯格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的發行人。二戰期間戰火蔓延到歐洲時,他整日憂心忡忡,無法睡眠,常常在半夜被驚醒,可每當在半夜醒來的時候,他就會準備好畫布和顏料,即使從沒接觸過繪畫,也會選擇此方式來是使自己憂慮的心情平靜下來,下列此詩作為他當時的座右銘,不止給他,也給我莫大的啟發。

只注視眼前的燈光。

引導我的、仁愛的燈光,

讓你常伴在我的身旁。

我無需仰望遠方模糊的風景,

只需看清我一步之遙的燈光。 —亞瑟·索爾伯格

可能很多人都會和我有一樣的困惑,大學期間,覺得自己的專業不對口,就總是在為以後的工作憂慮,明明應該是為自己努力學習的今天,卻總是為遙遙無期的未來荒廢了本該美好度過的今天。這樣的想法,這樣想法驅使下的行動,結果自然是不盡人意的。

我們總在意過去的傷心與不易,總看重未來的結果,卻忽視了本該珍惜的現在,站在兩個永恆的交叉點上—已經永遠消失的漫無邊際的過去,以及延伸到永無休止的未來,讓自己的身軀遭受過去與現在雙重負擔的摧殘。

生活如此多嬌,別為了挽不回的過去和遙遙無期的未來,而讓自己身心俱疲,遵循威廉·奧薩爵士的話—“生活在完全獨立的隔艙裡”,做手邊清楚的事,不要看遠處模糊的風景。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二:憂慮的結局:雙向選擇,你摧毀憂慮,反之,你被它打敗。

結局一: 將憂慮從你的思緒中驅逐,從而摧毀憂慮。

憂慮的結局取決於你對事物的心態,積極的心態考慮到前因後果,從而讓人能夠合乎邏輯地做出正確的決策。《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在經歷離婚後,天天以淚洗面,憂慮的情緒整日纏繞著她,但經過好友唐晶的鼓勵之後,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家庭和工作,最終成就了後半生圓滿的她。

結局二:深陷憂慮其中,無法自拔,最終被憂慮佔據高地。

憂慮—抑鬱,這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們生活的現在,抑鬱症的患者不在少數,張國榮,喬任梁等演員都是因為抑鬱症而選擇自殺,自殺的結果無疑向我們宣告著憂慮佔據了高地。

一個事件的發展,無非就這兩種結果,“是與否,輸或贏,強或弱~~~”。就憂慮的結局來說,我們肯定是希望前者摧毀憂慮,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但是後者發生的幾率也不小,很多人在憂慮面前,迷失了自己。

對抗憂慮,我們不是束手無策,選擇權依舊在我們自己手中,不想被憂慮打敗,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行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凡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放縱自己的消極,做到自我主宰。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三:戰勝憂慮的四大步驟:直面它,接受它,做出決斷並付諸行動!

第一個步驟:查明憂慮的真相(準確地寫出我在擔心什麼)。

第二個步驟:接受憂慮的事實(寫出我可以為此做些什麼)。

第三個步驟:思索憂慮事件的走向(決定怎麼樣去做)。

第四個步驟:制定措施解決憂慮(立刻執行我的決定)。—亞里士多德

書中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卡瑞爾在鋼鐵公司工作,有一次被派往玻璃公司安裝一套瓦斯清潔機,沒有經驗的他,在經過反覆調試後,結果還是不如人意,他在這種焦慮的狀態下,出現了失眠、腸胃不適等症狀,下列的一系列工作也無法開展。

以上述故事為例,我們來分析卡瑞爾如何解決當時的焦慮現狀: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01:第一步:查明憂慮的真相

卡瑞爾此時面臨的憂慮來源於工作,他害怕自己安裝不了瓦斯清潔劑,害怕失去這份工作。這個焦慮就擺在他的眼前:無法安裝瓦斯清潔劑。

02:第二步:接受憂慮的事實

目前無法完美的安裝瓦斯清潔器,這是目前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卡瑞爾現在能做的就是接受這個事實,所謂的接受,不是說停滯不動,更不是逃避,而是需要直面這個問題,接受並正視它,我們才能讓事情向下一步發展。

03:第三步:思索憂慮事件的走向

這件事情的走向只有兩個結局:1卡瑞爾完美安裝了瓦斯清潔器,給自己,給公司帶來了好處;2卡瑞爾沒能完成這項工作,損失了公司的利益,也可能會為此丟了如今的工作。

04:第四步:制定措施解決憂慮

卡瑞爾肯定是希望做好這份工作,在這樣的情緒驅使下,他就必須給自己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完成這個目標,比如靜下心來,給自己規定每天做多少次的實驗,從每一次的實驗中找到不足之處來改進,又或是求助有經驗之人來獲取方法。

生活中的憂慮不可能是同一件事情,以上所述是通過這個案例來向我們展現遇到焦慮,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的情緒去面對,而不是遇到挫折遇到困難,就失去理智,在黑暗中愈陷愈深。

《人性的優點》:解讀卡內基對憂慮的三個見解與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裡,很多的生活壓力接踵而來,憂慮也充斥在每個人的身邊,但憂慮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它,解決它。《人性的優點》這本書中,卡內基用一個個真實的生活案例,向我們展現蘊含在生活小細節中的真理,通俗易懂卻又深入人心。

書中蕭伯納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許多人的人生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空閒去想自己是不是幸福。”幾乎所有人的憂慮都出自於個人的想象,而並非現實,沒有工作的時候為工作憂愁,沒有家庭的時候就為家庭憂愁,憂慮往往由此而生。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自我救贖的一生,命運交給你一個酸檸檬,你要想方設法將它變成甜的檸檬汁。生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我們能做的就是以積極的情緒去面對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