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為銀行風控“撐腰” 蘇州推全國額度最高人才貸

日前,蘇州市人才辦聯合蘇州市金融局、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全新推出“中銀人才貸”系列產品,無抵押信用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00萬元,貸款利率低至基礎利率(LPR)。據瞭解,這是目前全國市場上,額度最高的人才貸產品。

為什麼這款產品的授信額度會這麼高?什麼樣的人才才能夠享受如此高額度貸款?推出這款產品的目的是什麼?

“人才貸”真的“價廉物美”

復工復產關鍵時刻,蘇州推出“中銀人才貸”,授信額度最高5000萬元,對於很多企業是“及時雨”。但這筆貸款,對於借款人的要求並不低:擁有該市所轄市(區)級以上人才稱號且信用良好的人才企業或個人均可申請。

陳意橋博士所帶領的蘇州焜原光電有限公司成為首個獲批“中銀人才貸”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面臨著訂單充足而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當得知銀行推出這一金融產品後,立即與銀行進行了溝通,在最短時間內獲得1000萬元授信,並且當天拿到了300萬元首期貸款,專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從陳意橋博士的資質來看,他先後獲得“江蘇省雙創人才”“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等人才稱號。企業主要從事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薄膜材料的生產。從這兩方面來說,陳意橋博士屬於高層次人才,企業屬於科技型企業,符合這一產品要求。

據瞭解,該產品推出僅3個工作日,就先後有蘇州焜原光電等3家人才企業獲批,另有12家正在授信審批中,擬授信金額超億元。

“其實,這款產品包含兩個內容,一個是針對人才個人純信用、免抵押無擔保貸款,最高300萬元,另外一個是人才創辦的企業,給予無抵押信用貸款,最高5000萬元。”中行蘇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蔣穎飛說,對人才個人的貸款利率(LPR+80BP)是行業監管的最低標準,企業的貸款利率是基礎利率(LPR)。

蔣穎飛說,申請這類產品的人才,多數是為了自己創辦的企業申請貸款,而這些企業主要是科技型企業,具有輕資產、重技術的特點。“人才是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核心競爭力,有了人才,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他說,滿足企業的金融需求,也是對人才最大的支持。

據介紹,“中銀人才貸”脫胎於中行蘇州分行的“SIP模式”,即該行自2014年推出的科技金融“蘇州工業園區模式”,針對蘇州範圍內符合國家扶持政策和實體經濟發展方向的年銷售收入不超過5億元的科技型企業,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純信用授信額度。截至目前,“SIP模式”已累計支持近千戶科技型企業,授信金額累計112.89億元,並建立科技型企業分層孵化體系、構建從“民營科技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培育機制。“總行特批,授權蘇州分行可以審批5000萬元的貸款。”他說。

財政為銀行風控“撐腰”

“人才貸”是支持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一種金融產品。純信用、無抵押免擔保貸款,方便了科技型企業,但是對於銀行來說,則面臨著風險控制難題。從目前各類針對科技型企業的貸款來看,其風險控制主要來源於兩塊:各級財政風險補償資金、銀行自身的風控技術。

江蘇省委組織部、省人才辦於2019年連續發佈了《關於金融支持人才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完善省級創新創業人才風險補償貸款業務的通知》兩份文件,要求建立“人才貸”風險補償機制,風險補償貸款單戶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500萬元,利率最高不超過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基礎利率(LPR)加80個基點。省財政對貸款本金損失給予70%的風險補償,對無還本續貸業務或者人才企業首次經營性貸款業務,風險補償比例提高至80%。適當放寬不良貸款容忍度,不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

江蘇銀行從2014年起探索“人才貸”創新,是全國最早開展人才金融服務實踐的商業銀行。2019年起,該行將服務對象擴大範圍,覆蓋至區縣級人才,同時擴大了服務品種、提升了服務體驗。截至去年末,該行通過“人才貸”累計支持3000多位人才,投放80多億元純信用低利率貸款,其中70%投入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等江蘇省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該行相關負責人坦言,“人才貸”的不良率僅0.5%,較好地發揮了省財政風險補償基金的作用。

在各級風險補償資金之外,金融科技的運用,也為銀行控制風險提供了極大助力。以“中銀人才貸”採用的“SIP模式”為例,該模式以信貸工廠為基礎,以審批流水作業、擔保風險緩釋、管理人才專業化等三大創新優勢,實現從業務營銷、授信審批、風險管理各個環節的模式創新,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新技術建立了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的智能化信用評估和貸後預警體系,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信貸風險。

高額授信背後的“搶人”大戰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和企業。近年來,江蘇堅持科技創新,大力引進領軍人才、高科技人才。作為配套服務,科技、財政等職能部門、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都在尋找適合的放貸模式。“蘇科貸”“人才貸”“人才保”等相關金融產品陸續推出,為很多人才及其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

江蘇銀保監局發佈的《2019年普惠金融報告》顯示,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江蘇農行等9家銀行機構與省內各級科技部門合作開展“蘇科貸”業務,2019年以基準利率為2411個項目發放貸款76.57億元,目前累計為6294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553.31億元。知識產權質押也是科技型企業融資的一種方式。2019年全年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額65.83億元,涉及企業913家,其中專利質押登記44.63億元,商標質押登記21.2億元。

“政策的引導是外因,內因是市場在發生變化,科技型企業越來越多,不支持這些企業,銀行未來也沒有好日子過。”蔣穎飛坦言,以生物醫藥類企業為例,蘇州有1000多家,分工極細,且前期投入巨大,三五百萬元的信貸資金不解渴。“信貸資金還要與資本投入形成互補,才能更好支持企業發展。”他說。

對於科技型項目來說,支持一個人才就可以帶動一個企業,未來就能夠撬動一個產業。江蘇銀行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調動了資本、保險、擔保等多種金融資源,對於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科技人才企業,以貸引投、債股結合,幫助人才企業有效解決發展壯大過程中的融資需求。在該行服務的人才企業中,已有80家人才創辦企業實現上市掛牌。

優質人才、優質項目是全國各地爭搶的“香餑餑”。為了更好地招商引資,各地政府會常規地開出各種優厚條件。蘇州,2020年初吹響了開放再出發的號角,正在面向全球招攬高端人才,給出的條件是對標國際慣例、對標先進城市標準再“加一點”。金融,是招商引資引才必不可少的條件,蘇州給出國內授信額度最高的純信用貸款,其實是意味著會有更好的金融服務,這對人才與人才企業具有很強吸引力。

這一產品的引導力和影響力也初步顯現。日前,蘇州市科技局與中行蘇州分行、泰隆銀行蘇州分行等22家機構簽署了蘇州市市級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項目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科貸通”服務升級版,並對風險補償進行了差異優化,不同範圍不同級別的科技型企業,補償額不同。(趙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