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三月的茶园村,空气里弥漫着草莓香甜的气息,挂满青果的桑枝在蓝天白云下随着微风摇曳身姿。日暮黄昏,劳作完人们走在干净平坦的小路上,听着田野里的蛙鸣声,享受着这归家途中的舒适宁静。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从过去垃圾随手扔,整体环境脏乱差到今天青瓦白墙,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德昌县昌州街道办携手茶园村在内的七个村、四千多户村民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大改变。而这一变,变的不仅是农村人的生活环境,更是探索出一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新路径。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1. 转变观念,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

"针对农村卫生意识差、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等问题,一方面由村社干部带头,通过召开大会、"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宣传城乡综合环境治理政策和垃圾分类的好处,让村民初步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开展不同区域垃圾治理试点行动,让村民看到垃圾治理的成效,积极从方方面面参与到环境治理决策中来。"昌州街道办副主任曾彬说道。

据悉,为了改变过去村社干部一手包的现实情况,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在城乡治理过程中,各村两委严格执行"支委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镇村两级公示公开-纪委全程监督、党员群众广泛监督"的推进方式,积极邀请群众参与垃圾处理决策,同步完善村规民约,力争推动村民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从"随意处置"到"互相监督"的关系转变。

"过去,村上环境治理的经费都是'镇村包办',但农村环境卫生仍是年年治年年差。现在,镇、村补贴一部分,村民们再每月每人交2元钱用于垃圾治理,大家渐渐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责任意识了。"茶园村村支部书记谢开国补充道,"很多时候,不是村民不想做,而是觉得村干部做完了,就没必要操那个心了。说真的,要是能让生活环境变更好,哪个村民又不想努把力呢?"

从"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到"大事小事村里事,事事关心",转变的是既是村民们的旧思想认识,也是村社干部们那颗包干包揽的心。

"以前一个村,各人管好各人院坝的事情,院坝外面的,都是村支部的责任。现在,环境治理的方法啥子都是我们自己认可决定的,不管怎样说,就都不能撇清关系了。未来,通过我们茶园村上上下下的继续努力,茶园村肯定会更漂亮!"村民陈小美说道。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2. 创新垃圾回收模式,稳步消灭垃圾池

群众观念改变是做好农村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但切实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才是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针对原来农村垃圾池清运不及时、群众意见大等问题,镇单位、政府积极调研,探索推开消灭垃圾池的新型模式,通过村级招标-竞标的方式确定清运车辆,落实垃圾清运工作,制定清运规则,实施"五定"制度,即:垃圾清运"固定车辆、固定时间、固定停留点、固定路线、固定音乐"开展全覆盖流动式入户清运,让农户在家门口就可丢垃圾,同时将分类后的垃圾及时集中到县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

这种一次性运转垃圾的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垃圾池清运不及时、长期堆积后清理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村民们在家中进行的垃圾初步分类,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处置成本,增加了垃圾可利用率,从而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效益相兼顾的良好模式:一是对生活垃圾集通过县中转站到西昌,通过焚烧发电方式节约能源;二是对部分建筑垃圾实施二次利用,开展村社道路填满修复节约成本;三是对生产垃圾(作物秸秆类)实行还田或作为生活燃料燃烧,增加了经济效益。

"治理方式有效,群众意识提升,农村环境整治质量从点上好、死角多转向了整体提升,从前'马屎外面光'的现象得到真正改变,村民过得舒心,我们党员干部也工作得安心,觉得没有辜负县委县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现在,就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大家都能来到我们德昌,来到我们昌州街道的各个村,感受一下我们在这里的美丽风景。"

三月里的乡村,新发的嫩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翠绿的鸟儿田野的上空飞翔,村民们在田地里摘草莓,把歌唱,一切都是春天里的幸福样子。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德昌: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增强人居生活幸福感


发布权威消息| 关心民生大事|服务德昌人民

主办:中共德昌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