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開學,學生請牢記個人防護“三字經”

本報訊 (文/記者 劉青 通訊員 宋寧 圖/百度)史上最長的寒假生活即將結束,3月16日新疆初三、高三學生首批覆課,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示即將返回學校的學生們,牢記個人防護“三字經”:遵校規、測體溫、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愛清潔、一米線、分餐吃、多運動、好睡眠,積極做好個人防護,快速適應學習生活。

正式開學,學生請牢記個人防護“三字經”

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陳敏介紹,學生個人防護意識和防護知識是否雙具備,是學校防疫工作的關鍵!因此,在學生開學返校前,加大學生個人防護知識普及力度,倡導學生踐行口罩文明、呼吸道禮儀、手衛生等防病技能,確保學校各項防控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上課時,教師和學生全程佩戴口罩

每日上學前,準備好當日在校期間使用的口罩、乾淨塑料袋(上學期間放置口罩時使用)、消毒溼巾(沒有條件洗手時使用)、手套(乘公交車和接觸物體時使用)。起床後,家長應認真為學生測量體溫(家庭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並如實向班主任上報。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前往學校上學,可在家觀察休息並主動向老師請假,必要時到發熱門診就診。

出門前,學生要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優先選擇步行或乘坐私家車,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使用電子月票後放置書包內避免觸及,減少接觸汙染。上車前應在站臺上與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有序上車。避免與咳嗽、打噴嚏的人面對面就坐,乘車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口、眼、鼻等,減少接觸扶手、座椅等接觸傳染風險高的部位。減少不必要的交流,不在乘坐過程中進食或飲水。上學途中確保從家到學校“兩點一線”,不去其他場所。

正式開學,學生請牢記個人防護“三字經”

進入學校後,減少與同學、老師近距離接觸,排隊經過校門時,與前方同學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主動配合學校校醫晨檢,體溫正常方可入校園。進入校園後,應認真清洗雙手不少於20秒。

進入教室,全天授課時,教師和學生上課時均佩戴口罩。保持教室環境清潔,建議在保持室溫正常的情況下,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30分鐘,通風時學生要做好個人保暖。

每天值日生應對教室內的多媒體教學電腦、飲用機、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地面等接觸表面進行清洗擦拭兩次,如果有必要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保持手部衛生,如果出現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肘部進行遮擋,用溼巾及時擦拭桌面和清洗手部,並更換口罩。保持勤洗手,堅持在加餐前、就餐前後、戶外活動後、接觸物體後、如廁後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

課間休息期間,建議佩戴口罩,同學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聚集性玩耍,控制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課間休息後注意走廊清潔,如果有汙染物時應消毒。學生課間去廁所應避免聚集,如廁後應及時規範洗手。

放學後,直接回家不在外逗留

中午用餐時,請根據正確的洗手方法規範洗手,採用配餐的方法,使用一次性餐盒和餐具,同學在座位上等待的方法。餐食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各類生食,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就餐時按照高考座位方式隔位就坐,避免面對面用餐,杜絕同學聚集。

加強體育鍛煉,建議適當、適度活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避免過度、過量運動,造成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儘量選擇獨立空間或場地開闊的戶外運動,不參加如籃球等與他人接觸頻繁的運動。

放學回家時,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放學後直接回家,不在外逗留,不去其他場所。回到家中摘掉口罩放置入塑料袋紮緊後放後垃圾桶。進入室內首先洗手清洗,更換校服,對放學中使用的鑰匙、月票卡等使用消毒溼巾擦拭。保持室內經常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同學間互相串門。

正式開學,學生請牢記個人防護“三字經”

學校公寓是寄宿生返校後的首要室內落腳點,初次進入學生公寓時,積極配合做好隨身物品的消毒、體溫測量、相關信息登記等工作後再進入公寓。注意及時洗手,建議更換外衣後接觸床鋪。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內清潔,定期消毒。

面對疫情後返校生活,學生如果感覺有些緊張、擔憂,是一種正常的應激反應,可以通過呼吸放鬆、肌肉放鬆、冥想放鬆進行調節。要充分享受與父母溝通交流。合理安排時間,制定計劃,發揮愛好特長,通過充實有趣的生活保持良好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