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话鼓舞着我去扶贫

雷锋的话鼓舞着我去扶贫

讲述人 王兵31岁 西峡县司法局工作人员。

记录 章东丽

我叫王兵,是司法局派驻到西峡县桑坪镇三湾村的第一书记。

三湾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因鹳河在这里拐了三个弯而得名。人多地少,基础条件落后,没有产业,全村502户1860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4户94人,村班子涣散,社会矛盾突出,是省级贫困村,又是上访人数最多的村。

到三湾村之前,就有朋友劝告我,千万别去搅那一滩浑水,在那里你是搞不出成绩的。我没有听朋友的劝告,于2017年4月18日,来到了三湾村。放下行李后,住室都没来得及整理,就跟着村干部入户调研。从此,我就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书记的生涯

怎样才能让三湾群众不告状,走上富裕的道路,摘掉贫困的帽子呢?经过详细调查,我认为首先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把村里基础设施搞好,把群众发展的产业选好,群众有事干了,腰包鼓了,社会矛盾减少了,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我根据调查,和村干部一起详细制定了三湾村发展规划。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在村两委会上,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在基层组织中落实三会一课、三亮三评、四联两聚等制度;二是明确职责,在村干中实行包组分工制度,根据工作特点各司其职;三是实行村干部值班制度,保证任何时候群众都能联系到人。我的建议立即得到村支书余世党和与会人员的同意。

基层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聚集了正能量,提起了精气神,规范了党员干部的行为,提升了工作效率,村里一班子人心齐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干部和党员都积极主动为脱贫攻坚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主动到贫困户家中结对帮扶。

如今三湾村再也不是过去的软弱涣散村了。去年,该村在全镇综合评比中获一等奖,党支部被授予桑坪镇优秀党支部。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体村班子成员均高票当选,群众用手里的选票对“这群领头雁”作了最好的评价。

为了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刚到村里时,村里连一台办公电脑也没有。没有办公设施村干部如何办公?我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向领导请示,县司法局为三湾村捐助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联系县电业局为村里配置了空调、电视等配套设施。三湾9个村民小组,没有自来水,群众没水吃。2017年,我与村干部一道经过详细勘察,申请了安全饮水项目,先后投资140万元解决了全村吃水难问题。利用第一书记项目投资10余万元硬化了村组道路、修建了文化广场,自筹资金为村庄道路安装了护栏。2018年,利用第一书记项目24万元建设了40KW光伏电站,预计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万元。投资10余万元加宽、加固了河坝300米,确保了石嘴湾组几十户住房安全。

在建好基层设施的同时,大力发展产业。走菌果药发展之路,鼓励群众种香菇、猕猴桃,发展中草药白芨、山茱萸种植。通过到户增收项目,为有发展能力的19户贫困户发展了种香菇、养猪项目。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带贫协议,带动脱贫,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在家门口安置就业。目前三湾村已经22户甩掉贫困帽子。

扶贫工作,是良心活儿,你只有用真心待群众,群众才会信任你。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走遍了全村的沟沟叉叉,和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经常到他们家中,看看他们生活咋样,看看有吃穿没有,家里的房子咋样,老人们身体都好不好,小孩子上学成绩提高了没有,我心里才踏实。一年多来,我通过协调组织了“法律服务助脱贫”活动、局机关捐助衣物活动、节日慰问活动等,为贫困户送去法律、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帮助。

路通了,水通了,群众有了固定的发展产业,腰包有装的了,社会风气好转了,上访户也不上访了,三湾村彻底变了一个样儿。群众夸我,说我是他们脱贫路上的贴心人。他们的满意,是对我工作更好的肯定。雷锋同志曾经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雷锋的话鼓舞着我。我愿永远做一颗脱贫攻坚一线的螺丝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