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期出现了大量对袁崇焕的负面评价?

用户5498862448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是中国人,也是汉人。

我的民族是汉,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自然以汉人自居。

中国历史上大汉、大唐、大宋、大明等等,均是民族的荣耀。

这并非大汉民族主义,而是根植于我们文化的,可以从任何地方看到,甚至是金庸的小说。

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从民国开始基本没有变化,尤其是史学家基本统一,认为袁崇焕对大明有很大贡献,是一个民族英雄,被杀属于冤死。

中国历届政府和领导人,包括毛泽东本人,对袁崇焕都是肯定的。

奇怪的是,最近10多年,对于袁崇焕的评价却突然出现180度的转弯。网上很多文章大肆攻击袁崇焕,说他是通敌卖国的汉奸。

其实,仔细看看,大体就是三种人这么做:

第一,尚可喜之流的后人。

汉奸后代要为自己祖先洗白,就必须黑袁崇焕。似乎汉奸投降满清,是袁崇焕逼得,甚至说袁崇焕才是汉奸。

第二,满清余孽

这种在北方很多,南方凤毛麟角。主要一些皇满余孽,刻意攻击汉族历史上每一个英雄,人为制造民族冲突。

第三,为博眼球的求名利者

现在社会竞争激励,有些所谓作家、写手为了出名,恨不得写刘邦是白人,秦始皇是外星人,以此来博眼球。

这种人什么奇谈怪论都写得出,但他们心里其实是很清楚真相的。无耻小人而已。

袁崇焕的功劳

第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袁崇焕作为科举出身的文官,本没有任何必要去打仗。即便国家亡了,袁崇焕只要学其他人投降满清,好赖也能混个小官继续当当,没有任何危险。

但袁崇焕却自告奋勇,弃笔从戎,去当年随时可能送命的关外和满清作战。

就这一点,我想看文章的人,绝大部分是做不到的。

现在让你们去混战中叙利亚做维和部队,你们敢去吗?

第二,袁崇焕连续取得多次胜利

在袁崇焕之前,明军在关外几乎不能作战,也几乎没有打赢过,见到清军就闻风而逃。

即便袁崇焕上任后,他的上级也认为关外不可收拾,擅自放弃了锦州,丢弃了大量辎重和难民,当时满清还没有进攻。

在袁崇焕死后,失去关外屏障的大明不堪一击,入关掠夺攻击如无人之境。三次包围首都北京,最难杀到山东济南,前后抢走做奴隶的汉人就高达100万(当时满清人口才几十万)。

而正是因为袁崇焕坚守关外,连续取得宁远、宁锦、广渠门三次战役的胜利,拱卫了大明北方长达5年之久。

这完全是力挽狂澜,在几乎不可能情况下做出的奇迹。

也许这三战就军事上来说,也并非特别辉煌的胜利,但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最好最好的结局了。

第三,袁崇焕和满清勾结毫无证据

从古至今,没有任何能够拿出证据,甚至连满清自己也不承认。

和满清勾结是无稽之谈。

将满清故意放进关内杀到北京,更是无稽之谈中的无稽之谈。

谁都知道袁崇焕的责任就是拱卫北京,满清杀到北京,袁崇焕就是死罪。

况且,既然放进来,为什么在广渠门拼命,袁崇焕甚至自己都去肉搏了,差点被砍死?

袁崇焕头脑有问题?

其实,袁崇焕是死于常见的明朝内部政治斗争以及崇祯特有的多疑症。


第四,袁崇焕是个优秀军人,但并非救世主

客观来说,袁崇焕是个优秀军人,打仗还是比较擅长的,也能用人,战略比较厉害,但他不是救世主。

他首先不是优秀政治家,不懂得政治的基本要素,从而多次被北京朝廷陷害,曾经多次辞职还被撤职,最后还惨死。

其次,他不是张居正这种可以挽救国家的栋梁。大明痼疾200年,只有张居正这种超人才能挽回一二,多延迟几十年生命。袁崇焕则没有这种才能,只是单纯的军人,他只能从军事上尽量组织满清进攻。从开始到袁崇焕被杀,他的部队其实还是大大弱于满清军的,只能尽力而为。客观来说,就算袁崇焕不死,大明顶多推迟10年灭亡而已。


总之,袁崇焕是民族英雄没有什么好说的。

最低程度,袁崇焕不惜一切扼守关外5年,清军不能进掠夺100万奴隶,也不能大肆屠杀抢掠。

在当时的关内老百姓眼中,袁崇焕就是伟人。


萨沙


史上留下了很多关于袁崇焕的黑材料,而且袁崇焕确实有不少错误,加上历来对袁崇焕的过度吹捧,自然负面问题就来了。

现在确实有不少关于袁崇焕的负面评价,王荣煌博士在他的《袁崇焕传》基本会澄清这些争议。

关于为什么出现袁崇焕负面评价,那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了。

1、当时存在有大量史料

众说周知,袁崇焕被杀后,北京人争着吃它的肉。当时的负面材料特别多,尤其是朝廷钦定大罪后,负面材料更多。

《明季北略》记载:

“袁崇焕通敌射满桂”“袁崇焕既杀毛文龙,密报于清议和。”“袁崇焕率兵往救,清帅:「汝招我至,何反挠我?」”“须臾,城上炮发,悉中明师,不伤清兵一骑。”

《朱舜水集》里,将袁崇焕称为“卖国贼”。

文震孟在《文文肃公日记》中记载为:

“袁罪当诛。见袁状貌不踰中人。而肤色甚黑。谓此非一人所系也”。

(《崇祯长编》)

《崇祯长编》记载为

“崇焕七月陛见。臣与次辅李标等四人。遥见崇焕相貌不扬。退而相谓此人恐不胜大事。”

通过这些史料,至少可以在一方面反映当时的民心、舆论与社会认识。同时也为评价袁崇焕提供了基本材料。

2、袁崇焕做了几件错事

袁崇焕在督师一年里,有几件事没做好。第一件事就是杀毛文龙,让东江军人彻底失去控制,对朝廷失望。虽然这罪不在袁崇焕头上,但总得有人负责。

(己巳之变)

再就是不仅没展现平辽的效果,反而为金军破关,引发巨大军事政治危机。虽然今天研究表明清军入关是战略豪赌,属于被袁崇焕包围所采取的极端行动。但当时人不这么理解,政敌更是如此。

3、吹得过了头让人反感

再者就是目前许多成果吹的过分了。诸如袁崇焕在广渠门以九千人击败女真十万铁骑,关宁铁骑天下无敌;袁崇焕是拯救大明的第一人。

(袁崇焕)

这些结论基本是扯淡,扯淡到了极端。所以也就让人反感了。

总结:

在历史上,确实留下了很多负面材料,袁崇焕也确实出现几次比较大的失误,再者就是有的人吹袁过了。这种情况下,显得负面越来越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不

大体有三个原因好为争论与搅混水的人。

参考文献:

《崇祯长编》、《崇祯实录》、《袁崇焕集》

王荣湟:《袁崇焕大传》

伊宁. 姜曰广《輶轩纪事》研究[D].延边大学,2016.

夏文明. 中外关系视野下的毛文龙研究[D].暨南大学,2015.

王荣湟. 明末辽东军将毛文龙功过研究[D].南开大学,2013.

柏红. 东江镇存亡与明清东北战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高志超. 刘兴祚事迹考[D].华南师范大学,2005.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因为大部分历史的看客是非理性的,当一个说法流传广泛的时候,大众会倾向于信赖这种说法,而不是去辨析这种说法的真实与否。

历史学界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最科学最有道理的是历史学界。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袁崇焕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的。

这种正面评价首先来自于南明小朝廷。弘光、永历两朝,都以官方形式为袁崇焕平了反。弘光朝恢复了袁崇焕的原官职,永历朝则追祭袁崇焕,赐谥号为“襄愍”,这相当于现代的恢复名誉和政治待遇。作为明代的延续政权,南明对袁崇焕的认可,在政治上是相当有说服力了。

其次来源于清朝。乾隆曾经对袁崇焕有如下的评价:“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清朝作为正统王朝又是当初明朝的敌对方,对袁崇焕的认可,可以说明袁崇焕的人格魅力。

此外,正统学术界对袁崇焕的评价也都趋于正面,无论是《明实录》《清史稿》还是后世学人对明史的论述,都秉承袁崇焕的正面评价。49年以后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呼吁保护袁崇焕的遗迹。

孟森在明史讲义里对袁崇焕的论述

49年以后对袁崇焕的描述

负面评价的来源——极端民族主义对皇权的维护

对袁崇焕负面评价的来源则是近年来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这部分人群用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我国历史当中去,这部分极端主义者认为,传统中原王朝是汉族王朝,皇帝是汉族利益的最高代表人,所以皇帝是伟光正不会错误的,一切错误都源于臣下作怪。所以崇祯杀掉袁崇焕没有错,错误肯定在袁崇焕。

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甚至有部分人开始裁剪史料,断章取义,罗织罪名,企图扭转对袁崇焕的评价。

再有就是不能忽视网络小说的影响。学术争议毕竟受众少,影响小,而在年轻人中影响大的除了游戏就是网络小说。其中涉及袁崇焕的《窃明》对袁崇焕的评价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情绪和见解,一下子影响了很多人。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批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的时候,很多人说读者有头脑,分得清小说和现实,但是从《窃明》的影响来看,社会大众缺乏这种能力,将小说当成了历史真实。

极端民族主义和网络小说,构成了负面评价的两大源头,并且开始逐渐影响学术界对袁崇焕的评价


螺旋真理


之所以会出现大量对袁崇焕的负面评价,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时代改变了,而是经过时间的流淌,历史正在慢慢地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先来说说,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中记载袁崇焕的主要罪状是,擅杀军国大臣毛文龙,这是其一;清军抵达京城的时间与袁崇焕军队抵达时间相近,引起京城的误会,这是其二;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一些罪名。


当明朝廷对袁崇焕进行审判的时候,对于所列举的罪状,袁崇焕基本上也都承认了。这就表明,这些罪名基本属实。所以,虽然袁崇焕和岳飞都是抵御外辱的将领,但是两者的死因截然不同,一个是真的冤杀,而另一个则算是明正典刑。

事实上袁崇焕在史书上的评价一直都不是很正面,主要还是因为他把毛文龙诱骗到自己大营后不经审判就杀掉了。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毛文龙是有尚方宝剑的,也就是说他的政治级别基本上是与袁崇焕差不多的,所以袁崇焕杀毛文龙,基本就等于是军区一把手杀了军区二把手,而且二把手手里还握有重兵。


虽然有明一朝,军事上都是以文御武,但是袁崇焕这样做,无疑是给所有的明朝武将当头一棒。这一举动使得毛文龙手下大将再也不敢相信朝廷,纷纷投降清军。使得清军再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全军南下。由此可见袁崇焕这一举动严重动摇了东北地区的军事平衡,不论从政治角度上看,还是从军事角度上看,都是非常愚蠢的。

袁崇焕在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太高的军事成就,虽然有人说他主导了关宁大捷,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功劳应该是孙承铸的,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把持了整个朝政,而袁崇焕作为文官代表的缘故,所以功劳就落在了袁崇焕身上罢了。

所以作为一个军事指挥者,袁崇焕不算是特别优秀,而作为一个政治家,袁崇焕骗杀毛文龙,更是凸显了他的政治眼光过于短浅。虽然后来也有不少人为他翻案,但是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之后,历史还是会还原它本来的颜色的。


有书博物馆


虽然现在信息不像以前那么封闭,但是能静下心来看历史的人却越来越少,不仅袁崇焕,很多历史人物现在都倍受争议。发现一点缺点,就像发现宝藏一样,好像其他人都不知道,其实就是哗众取宠而已。

袁崇焕最具争议的莫过于杀毛文龙和五年平辽。

首先,杀毛文龙确有袁崇焕不对的地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在无限夸大毛文龙的作用,把一直牵制女真主力的关宁军,硬说成毛文龙,所以得出结论,女真能绕道北京城下是因为杀了毛文龙。实际上毛文龙能牵制女真主力吗?抗日战争,游击战的祖宗都牵制不了日军主力,何况是毛文龙,随便一万女真骑兵,毛文龙也承受不起

造成明军被动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孙承宗下台,继任的高第把关外的明军撤回关内,女真主力失去牵制,开始了后面一系列的战争,进攻宁远,进攻毛文龙,进攻朝鲜,女真一步步强大,对于生产力极低的女真,抢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东北都抢遍了,入关抢只不过时间问题。

袁崇焕是当时为数不多看到问题关键的人之一,锦州作为东北的门户,只要守住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明还有主动权,女真主力才不敢妄动。所以宁远之战后袁崇焕都一直在致力于恢复关宁锦防线,可惜孙承宗修的工事高第一撤全部被女真捣毁,到袁死这条防线都没恢复孙承宗时的水平,更别谈进攻。为了这条防线,袁崇焕干了不少倍受争议的事,这份魄力不得不让人佩服,好不容易熬到督师,能实现自己的战略了,可惜一年多就下狱了,悲剧不说,还不被后人理解!

最可笑的是,居然很多人都拿五年平辽计划说事,先不说袁崇焕就当了一年多督师,如果袁崇焕只说五年平辽,崇祯就要权给权要钱给钱,不分青红皂白的信任,连你准备怎么干都不问,这就是标准的昏君!崇祯刚愎自用又多疑,没他自己都觉得可以的可行性计划,怎么可能这么支持!

网上还有些说蒙古能牵制女真,也是袁崇焕的锅,但凡蒙古有点实力自己都入关抢了,还去牵制什么女真!

袁崇焕不管是在宁远,宁锦,广渠门,不管对手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每次都是以少打多,就算像某些人说的有水份,那起码也是不败。袁崇焕死后,清军又多次入关,几次大战,结果呢?哪次不是一败涂地?


元直5305971


袁崇焕之死,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也就是说假如袁崇焕不死,那么他的一生也就和其他的明朝戍边将领一样。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处死,百姓生啖其肉,认为其为卖国贼。但是在满清入关后,满清亲自为袁崇焕平反。仅仅靠着这件事,袁崇焕就可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所以说袁崇焕是一个悲剧人物,但也是一个因为悲剧而被塑造出来的英雄。

在现在很多人称赞袁崇焕的时候,往往会说其驻守数十年满清无法入关,满清无奈只能用离间计除掉他。也就是说袁崇焕不死,大明不灭。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大明的灭亡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民起义军,满清就算不入关,大明还是会被灭亡,只是说不会落到满清手里。

而黑袁崇焕的就觉得他徒有虚名,而且最喜欢拿他处死毛文龙这件事来批判。他们的说辞就是如果毛文龙不死,满清就不能壮大,就不能威胁的大明。也就是说把袁崇焕说成是大明灭亡的罪人,可以说这也是不正确的。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对满清入关的仇恨,对大明灭亡的不甘。其实都可以理解,本质上确实大多数汉人是不喜欢满清,而喜欢大明的。不是说什么大民族主义,就好比满族也是迷恋清朝,抨击明朝。

但是无论如何,历史功过自然是难以评定,无论那个历史人物都有优缺点,就连秦桧不是也有人列举了他的功绩吗?所以说对待这种问题,我们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就行!


小司马迁论史


只要是中华民族公认的英雄,都有被抹黑之列。袁崇焕已经由英雄成为汉奸了,岳飞也会由忠臣转为叛将,文天祥的品行也值得怀疑,于谦肯定是个人渣,霍去病无疑是破坏民族团结的屠夫。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智慧,真的有必要去侮辱和诽谤我们的英雄吗!

\n


\n

奴尔哈赤起兵以来所向无敌,明无袁督师,还有何人能抵挡后金?督师被冤入狱,还要修书祖大寿救崇祯,这又是何等忠心。督师被冤,让多少忠义之士寒心,耿、尚、洪、祖、吴都是在督师死后才降清的,

\n


\n

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功。五年复辽,袁崇焕才干一年四个月,怎算渎职。毛文龙通敌的书信犹在,其十二大罪状又有那条是莫须有?


还有我不姓袁,只不过看不惯黑子黑一个南方人,还是帮他们守边关的南方人


Y别迷恋Y


四百年前,在岌岌可危的辽东前线,明军在后金的进攻下节节败退,长城以北几尽全陷,直到有一个人率军在宁远挡住了后金的八旗铁骑,取得了宁远保卫战的胜利。这个人在此之后又指挥了著名的宁锦大捷,他就是袁崇焕。这可以说是明朝对后金(清)开战以来仅有的两次胜利,而这样的胜利在袁崇焕之后便再也没有发生过。

近四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参差有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欺世盗名、通敌卖国的汉奸小人。有人觉得他有岳飞一般的军事才干,也有人觉得他武功平平、难堪大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最终被皇帝处以极刑,死于非命,不禁引人唏嘘。有的人说他死得冤,也有人说他该杀。而他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一直以来也被议论纷纷。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相信各人都有各自的角度和观点。在下斗胆从他的死因这个角度入手,看看能不能更接近那个当时当下最真实的袁崇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切勿见怪。

说到死因,我们来看一下袁崇焕当时是怎么死的。我引用一段明末的文学家、曾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的张岱在其《石匮书后集》中所记录的情景: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当时,收押袁崇焕和最终行刑的是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张岱担任过锦衣卫的亲军指挥使,因此,他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一个情景在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中也有记录:

“是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对于当时所发生的真实情况,这两段记载也可互为佐证。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两段描述,心中作何感想?

血淋林的场面入目三分,令人不寒而栗。无论是第几次看到这段文字都会让身心受到震撼,忿忿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无论他死得冤不冤,至少他死得很惨,惨不忍睹。

依大明律,最高级别的死刑就是斩首。而这种磔刑,俗称“千刀万剐”,也叫凌迟,是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罕见极刑。行刑的刽子手不能在三千六百刀内让犯人死亡,否则自己也要担负刑责。对受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地狱般的苦难。

不明真相的北京市民,争相抢食“汉奸”的血肉。在这段无比漫长的行刑过程中,无论是他的肉体还是精神,都彻底的被摧残致死。

我们不禁要问,袁崇焕纵然是罪大恶极那也罪不至此吧?可是,这确确实实是崇祯皇帝钦定的罪罚。一般来讲,即便皇帝要处死一个大臣,也应该要通过三法司的既定程序,也就是由督察院审议,刑部侦讯,再由大理寺复核方可定罪。而袁崇焕进了锦衣卫的诏狱,等于直接绕过了所有的司法程序,生死罪罚全凭皇帝一言,如此重的罪状就是由崇祯在没有经过任何司法机构论证的前提下钦定的。处死大臣,可鸩,可绞,可斩,而崇祯却偏偏选择了磔刑,可见他对袁崇焕的恨是有多么的深,简直是恨之入骨,要把他一寸一寸的折磨死,不让他善终。

崇祯对袁崇焕的恨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崇祯对袁崇焕没有“七大恨”,至少也有“五大恨”。也正是崇祯的这“五大恨”成为了袁崇焕最终惨死的原因。这“五大恨”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其爆发点都是同一件事——己巳之变。最终所有的恨拧成了一股夺命绳,勒向了袁崇焕的脖子。

我们从崇祯的这“五大恨”出发,一一进行剖析,或许就能窥见历史的玄机。

第一恨,擅权自重。

袁崇焕被逮捕时,崇祯提到的第一条罪状就是“擅杀毛文龙”。这个大家都知道。擅权也确实是擅权。因为,崇祯赐予袁崇焕的尚方剑是无权斩杀同样持有尚方剑的毛文龙的。并且,袁崇焕先斩后奏,事先完全没有跟崇祯打任何招呼。最重要的是,崇祯认为这件事酿成了严重的后果,他认为己巳之变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毛文龙被杀。这种逻辑怎么理解呢?毛文龙所占据的皮岛靠近中朝边境的出海口,位于辽东半岛的东面,正好可以与辽东半岛西面的关宁锦防线在战略上相互策应,对后金可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虽说“夹击后金”有些牵强,毕竟当时的明军并没有主动进攻的力量,但皮岛多少可以在皇太极后方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使皇太极不敢轻易率军南下。当然,至于毛文龙是不是养敌自重,是不是不受节制,是不是可恶该杀,对于崇祯来说都已经是旁枝末节,至少当皇太极的十万铁骑出现在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心里就断定了皇太极之所以能毫无顾忌的长途奔袭以至兵临京师就是因为没有了皮岛的后顾之忧。至此,崇祯就已经把袁崇焕恨得咬牙切齿了。

站在崇祯的角度想,袁崇焕的确可恨。然而,对于“擅杀毛文龙”这件事,袁崇焕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呢?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毛文龙这个人。毛文龙,皮岛总兵,在辽南确有战功,“然毛文龙部贪功,冒饷、不受节制,难以调遣”,这些问题都让新到任的蓟辽总督袁崇焕颇感头疼。别说袁崇焕对他头疼,朝堂上下对他也十分无奈。皮岛实际上就是毛文龙个人的海上独立王国,对于是否配合中央的军事行动,完全取决于是否对他自己有利。有利的时候,他就上岸骚扰一下女真人的后方,打一打游击,掳掠一些钱粮辎重。无利的时候,即便有朝廷的旨令,他也按兵不动。而无论动还是没动,他都会向朝廷呈报,夸大战果乃至谎报战功,以此向朝廷索取军饷。更甚者,大规模虚报兵员、冒领军饷也是毛文龙的惯用伎俩。而隔着山隔着海的北京对皮岛的具体情况几乎无从知晓,皮岛上也没有朝廷派驻的官员,所有的事情就凭毛文龙一张嘴,说什么是什么。当时的北京早就穷得叮当响,养皮岛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毛文龙还经常到京师拜访各级官员,上下打典。其实皮岛这桩生意,朝中大臣很多人都有份。说到这里,事情已然很清楚,毛文龙若要论罪,确实当诛。然而,非常时期就应有非常的手段和计量。大敌当前,不能因为诛杀毛文龙而散失皮岛这个战略支点。而且,即便要诛,也必须由皇帝下决心,不应该由袁崇焕擅自做主。在这一点上,袁崇焕确实失察,他与毛文龙并无个人恩怨,杀他也非为己,实为国家,但他高估了崇祯对他的信任,从而为自己今后的不幸埋下了一个伏笔。根据记载,崇祯二年六月初一,袁崇焕与毛文龙在皮岛会见,并商议军事。名为商议军事,实则是袁崇焕想通过谈判迫使毛文龙部接受中央的整编与调配。经过连续三日的谈判,毛文龙始终不接受袁崇焕主张的在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等建议,谈判失败。无奈之下,袁崇焕劝其归乡,而毛文龙则称自己了解辽东局势,能解决满洲,并顺势攻占朝鲜。其言语之间颇为傲慢,这显然是对中央的搪塞与敷衍,并无合作的诚意。此后,袁崇焕传副将汪翥上船密议,通宵部署诛杀毛文龙,而于第二日展开了行动。可见,袁崇焕先礼后兵,确实是为和平解决皮岛问题做出了应做的努力,而最终实属无奈才下了“诛杀”的决心。袁崇焕擅权之后,无疑给朝中的一些阉党余孽留下了把柄,立刻就遭到了弹劾。当然,弹劾他的不止有阉党的余孽,还有很多是皮岛这桩生意的股东,因为袁崇焕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弹劾虽然都被崇祯一一压了下去,但袁崇焕毕竟是皇帝亲自提拔起来的人,这些弹劾就如同一个个的巴掌打在皇帝的脸上。失了颜面还不得不力挺,这让皇帝十分为难,心中自然恼怒。相信这些都是袁崇焕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吧,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为官太单纯了。大明朝的官场上因为单纯而死得莫名其妙的人太多了,他也不过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第二恨,纵敌怯战。

这一恨,也是始于己巳之变。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皇太极进兵的路线和袁崇焕回防的整个过程以及各自的一系列动作就会发现崇祯心理变化的一些玄机。

当时,皇太极亲率十万兵马绕道蒙古,突破长城的喜峰口入关并攻陷遵化、迁安,兵峰直指永平、抚宁。这次突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袁崇焕闻讯也大惊失色,他立即率领两万关宁铁骑入关驰援。皇太极想要从喜峰口去北京,沿途必须要克服的三个重镇从东到西分别是遵化、蓟州和通州。从这里开始,我们试着用崇祯的眼睛来看待事态是如何发展的。十月三十日,皇太极兵临遵化。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迁安失守,皇太极兵临永平和抚宁。此时,已入关的袁崇焕率军从左侧路过,看都没看永平和抚宁一眼,直接取道昌黎、滦州,奔宝、香河而去。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蓟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队进入蓟州城内。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之间,皇太极率军抵达蓟州附近,没有与袁崇焕交战便绕过了蓟州,奔通州而去。袁崇焕闻讯后又率军出蓟州,但并没有追击皇太极,而是于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极之前赶到了通州附近的河西务。此时,皇太极的军队也已经到达通州附近,在与袁崇焕的部队短暂的遥相对望之后,他又选择绕过通州,直取北京。袁崇焕发现以后便立即回师北京。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和皇太极在同一天先后抵达北京城下。此时,袁崇焕向崇祯申请让兵马入城休整,遭到拒绝。

通过崇祯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袁崇焕和皇太极他们两个一路上从遵化到蓟州、从蓟州到通州、再从通州到北京,两军一再碰面,却只是相互观望,既不交战,也不撤退,就如同两只暧昧的蝴蝶一般,你绕着我,我绕着你,一来二去、三下两下就把作为首都屏障的三大重镇全部绕了过去,还几乎在同一时间一起出现在了北京城下。看到这种情况,如果你是崇祯,你不会觉得有些诡异吗?你所器重和提拔的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本当平定辽东,拒敌于千里之外,然而,辽东未平不说,敌人都从辽东打到北京了,他却率军姗姗来迟,来迟不说,一路上跟敌人打了那么多次照面都不敢交战,怯战也不说了,还跟敌人眉来眼去,一路把敌人引到了北京城下,到了城下也不说了,还要皇帝你开门,让他带兵进来休息。此情此景,站在崇祯的角度,你会作何感想?说到这里,崇祯对袁崇焕就不仅仅是失望了,而是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真相和崇祯眼睛里看到的会不会有些差距呢?愤怒与困惑的崇祯皇帝在当时的境况下其实也顾不得去想那么多了。让我们再回到袁崇焕和皇太极这两个主角的立场上来看看整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十月三十日,皇太极十万兵马兵临遵化。十一月初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四千骑兵一路赶来驰援遵化,在遵化和三屯营之间遇伏,四千骑兵全军覆灭,赵率教战死。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迁安失守,皇太极兵临永平和抚宁。此时,已入关的袁崇焕率两万兵马从左侧路过,看都没看永平和抚宁一眼,直接取道昌黎、滦州,奔宝、香河而去。仔细想来,袁崇焕的这一举动是不是很蹊跷呢?崇祯没有看到的玄机就在这里!在袁崇焕的思绪中,就在两天前,皇太极围了遵化,并在遵化和三屯营之间设伏,静候赵率教来救遵化,赵率教带兵匆匆赶来,正中埋伏,被全部歼灭。这叫什么?围城打援!现在皇太极又围住了永平和抚宁,袁崇焕带兵匆匆赶来,这和之前赵率教的情况如出一辙。别说袁崇焕深谙兵法,即便再傻也不至于看不到两天前的前车之鉴吧?他当然不会重蹈赵率教的覆辙,傻乎乎的去救永平和抚宁,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尽快绕到前面,在蓟州驻防阻截皇太极。一来,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显然是蓟州;二来,袁崇焕只有两万兵马,原野上又没有依托,难以对抗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因此,抢先赶到蓟州依城布防是个不二的选择。于是,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蓟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队进入蓟州城内。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一月十四日之间,皇太极果然率军到达了蓟州附近。所有人都以为一场蓟州攻防战在所难免,却万万没想到皇太极没有进攻就趁夜绕过了蓟州,奔通州而去。皇太极为什么要绕过蓟州?大家知道,袁崇焕打守城战可是出了名的。当年的宁远保卫战和宁锦大捷都是袁崇焕指挥并获得重大胜利的守城战,而皇太极当时随他父亲努尔哈赤在这两场战役中没少吃亏,努尔哈赤惨败之余还受了伤。皇太极记忆犹新,他会不知道袁崇焕守城的厉害吗?他当然知道。他此次入关侵扰是长途奔袭,没有补给,没有依托,每一战都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延,否则自身就会陷入危机,而且他知道,全国各地的勤王之兵都已经朝北京赶来,他没有太多时间消耗在一座小小的城池上,况且,被袁崇焕守住的城池,别说速战,打一两个月也未必能打下来。皇太极也不傻,吃亏的事当然不会干,因此他趁夜绕过蓟州,往通州方向而去。他想引袁崇焕去追他,如果袁崇焕来追,他就杀个回马枪,一举歼灭袁崇焕,如果袁崇焕不来追,他就直取通州。袁崇焕也不傻啊,他闻讯之后虽然感到惊讶,但却并没有去追击皇太极,而是率军出了蓟州,于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极之前赶到了通州,并在通州附近的河西务厉兵秣马、严阵以待,想在这里引皇太极来攻。奇怪的是,袁崇焕这一次为什么不守通州城呢?他的想法大概是这样的:一来,之前守蓟州,皇太极就绕着走,不敢来攻,若再守通州,皇太极必然也不敢攻并设法绕行,而通州已经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要在这里截住皇太极,不能再让他往前去,因此,想要引他来攻,就必须驻军城外;二来,河西务的地势比较有利,既然要打野战,就要首先抢占地利;三来,实在打不过,还可以退守通州。而此刻,皇太极的军队也已经达到通州附近。他见袁崇焕不上他的当,居然又绕到了他前面,心下也不敢怠慢。他奇怪这次袁崇焕有城不守,反而摆出阵势,一副要跟自己决战的姿态,他不明虚实,怀疑其中有诈,于是便不接招。狡猾的皇太极在和袁崇焕短暂对峙之后又再次选择绕过通州,直逼北京。此时的袁崇焕显然已经身心疲惫,没有一天不在奔走,看到皇太极和崇祯马上就要老将会面,心急如焚,他来不及多想便领兵往北京方向死命狂奔。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和皇太极几乎在同一时间先后抵达北京城下。此时的袁崇焕和他手下的兵将们已然跑得快断气了。皇太极的女真骑兵本就进军神速,而袁崇焕在数日之间连续三次赶超皇太极,在如此高强度的奔走下,关宁军的体力早已不支,若此时与皇太极在城下交战,显然不利。因此,袁崇焕便不知好歹的向崇祯提出了让兵马入城休整的要求。他哪曾想到,崇祯看着他一路跟皇太极玩两只蝴蝶一直玩到了北京城下,早已龙颜大怒。

袁崇焕并非纵敌,他与皇太极一路上斗智斗勇,实为不易,但皇太极的行动和他配合得实在太好,这跟谁都难以解释清楚。袁崇焕也并非怯战,但种种迹象在崇祯的眼睛里那就是怯战。

大敌当前,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崇祯自然也明白,他也只能姑且压制住胸中的怒气,待北京解围,再拿袁崇焕问罪。

第三恨,戏言欺君。

这要从崇祯皇帝登基之时说起。崇祯刚登基不久便剿灭阉党,意气风发,并立志要重整河山、中兴大明,而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启用袁崇焕,主政辽东,抵御后金。崇祯在宫中召见袁崇焕,并设宴款待,拜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并总督天津、登莱军务。袁崇焕向崇祯阐述了自己的平辽方略,并发愿称辽东五年可平。崇祯闻之大喜过望,赐袁崇焕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袁崇焕出宫之时被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截住,问起五年平辽之事是否胸有成竹,袁崇焕坦言,五年之期乃寥慰圣心,实无把握。王承恩闻之讶异,谓袁崇焕不该出此大言,日后必难收场。此事即为袁崇焕最终的命运埋下了第一个伏笔。这个伏笔自然也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时发酵了。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八旗兵,崇祯站在北京城头的平台之上,心中作何感想?皇太极之所以可以长途奔袭来到北京,为什么?因为没有了皮岛的后顾之忧!这是拜谁所赐?袁崇焕!京师危急,朕最寄希望于谁?当然是朕的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袁崇焕!可他率军姗姗来迟不说,还一路纵敌怯战,从遵化、蓟州、通州到北京,十数日间未曾与敌交一战,以致敌人兵临城下!是谁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袁崇焕!是谁拿走了朝廷绝大部分的军饷?袁崇焕!可他到任两年,辽东的局势究竟如何?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城楼之下漫山遍野的八旗兵难道还说明不了问题吗!所谓五年平辽岂不就是一句搪塞朕的空话!?

袁崇焕当年在崇祯面前发愿说五年平辽,实际上是一种愿望,而非承诺,虽然这个愿望听上去仍然不切实际,但如袁崇焕自己所说的,他只是想安慰一下皇帝焦躁不安的心情,但年幼且对形式缺乏判断的崇祯在当时居然深信不疑。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此时的崇祯面对如此糟糕的局势已经开始怀疑袁崇焕的才干是否真的能堪当重任,想起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大话,自然失望透顶,越想越觉得袁崇焕欺君罔上,可恨至极。

第四恨,通敌卖国。

中国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国家,一个皇帝的个性往往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个性。用一个词形容崇祯朝的个性,自然就是宁折不弯。现代国家除了北朝鲜以外往往不会有这样的个性,因为政府的决策层是理智的,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执着于一场无利可图的战争,国家民族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也好,战也罢,都是基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却不这样想,在与后金多年的战争中,尽管丝毫占不到任何便宜,尽管国力难支,尽管有议和的基础和条件,大明朝仍然不要和平要战争、要跟后金势不两立。面对朝中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崇祯甚至一度以战和论忠奸,迫使群臣不敢上疏直言,以致大明朝在最关键的几年失去了得以休养生息的契机。袁崇焕真正的平辽方略其实是“以战促和”,他清楚的认识到平定辽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此时的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非常虚弱,各省连续爆发民变与灾荒,各路造反的叛军都已颇具规模,而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府体制已经溃烂,军队缺粮少饷,国库空虚,此时还要以举国之力平定辽东、消灭后金,别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做得到,而且敌强我弱,只会加速整个国家的崩溃。这是一个稍微有判断力的人都能得出的结论。明朝只有在改革治乱、慢慢休养生息之后才可能逐渐恢复元气。至于辽东,争取暂时的和平是上上之策。其实,当时的后金实力还不足以吞噬整个大明朝,皇太极所提出的条件并不算苛刻,即要明朝承认后金政权的合法性,认可其为与大明平等的国家,承认皇太极作为后金皇帝的地位。这无非是一个虚名,而个性十足的大明朝就是不答应。崇祯的想法很简单,承认后金就等于承认了辽东独立,而辽东自古就是华夏领土,这种千古罪人他如何当得?背了这个黑锅不仅会留下千古骂名,死后也无颜去见明朝的列祖列宗。这个逻辑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事实是,无论你承认与否,辽东除了锦州和宁远这一隅之地外已经完全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为了不当千古罪人而与后金死磕到底,最终也只会拖垮整个大明朝。然而,在国家统一的意志面前,这个问题似乎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妥协的余地,这就使事情变得很难办。既想要和平,又不能承认对方的合法性,这如何才能做到呢?

袁崇焕真正的平辽方略是“以战促和”,其思路是通过一两场战役的胜利为和平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而要想取得胜利就需要有足够的战备,进行战备则需要时间,毕竟关宁锦一线的军备在他到任之时已经颇为废弛。因此,在这样的策略下,袁崇焕一方面遣使至后金传达善意,向皇太极示好并暗示其议和的意愿,试图以此麻痹对方,从而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则抓紧时间练兵补饷,充实军备,巩固城防,于此同时,他率领关外军民争分夺秒的修城造墙,先于锦州之东筑大凌河城,又于大凌河城之侧筑小凌河城,将防御工事一步步前推。

就这样,袁崇焕和皇太极的信使在宁远和盛京之间来来回回,数月之间往返不断。几个月下来,议和之事始终是口惠而实不至,而明朝一方城池已坚,兵马已备,且防线前移。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后金只会变得越来越被动。因此,皇太极另辟蹊径,绕道奔袭,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就袁崇焕的策略来说,暗示敌方议和本来就是虚虚实实,假借议和来换取时间,立自身于不败之地才是其根本目的。筑坚城,用大炮,步步为营,进可攻,退可守,这不仅是一种作战资本,更是一种谈判的筹码,而这道筹码能够为最终体面的议和奠定基础。

然而,袁崇焕“以战促和”的方略却在己巳之变时阴差阳错的成了他“通敌卖国”的一大罪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得回到被皇太极围住的北京城下。袁崇焕和皇太极从遵化、蓟州、通州一路玩太极玩到了北京,两军未有任何接触,袁崇焕向崇祯申请入城休整遭到拒绝之后,只得驻扎在广渠门外和皇太极展开对峙。此时,各地的勤王之师也陆陆续续抵达北京附近。两日之后,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部一战将后金左翼大军击溃,取得了广渠门大捷,随后又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取得了左安门之捷。十一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率军奇袭了皇太极在南海子的大营,后金军大乱,遂解京城之围。先前,后金军在北京郊外大举劫掠,袁崇焕兵少不能制,固守营寨,等待主力援军。崇祯外戚中的贵园亭庄舍惨遭蹂躏,引起外戚权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皇帝告状。正当崇祯在恼怒袁崇焕对自己的外戚不管不顾之时,又突然接到了两个太监的举报。原来,皇太极在退军之前,故意使人在两个被俘的明军监军太监的帐外密语,谎称有袁崇焕密信约后金皇上于京师定盟,随后又在混乱之中故意放跑二人。两个太监捡回两条命,一路踉跄,仓惶至极,回到北京之后便立即将所闻之事上奏。其实这不过是一条极为浅显的反间计,料想崇祯定不会轻易相信,但是,如果把皇太极入关以来前前后后所发生的各种诡异的事情都联系起来,似乎就告诉了崇祯一个“真相”。皇太极为什么能如此轻易的入关,而袁崇焕坐镇辽东却反应如此迟钝?袁崇焕率军入关驰援,却又不跟皇太极交战,他们两人两军一路眉来眼去,你绕着我,我绕着你,与其说是皇太极奔袭到了北京,倒不如说是袁崇焕一路把皇太极引到了北京,难道他们俩确实是约好了的?但袁崇焕毕竟在抗金一事上颇有功绩和名望,要说他通敌卖国,确难让人信服,可事实又摆在眼前,他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要纵敌深入、使敌围困北京呢?有一种解释似乎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袁崇焕想要“以战促和”,只不过这个促和的对象不是后金,而是北京,是朕。这么一想,崇祯顿时恍然大悟:袁崇焕想议和,怕朕不允,于是约皇太极来围北京,是要让朕感受到后金的压力,见识到后金兵势之强大,让朕萌生议和的念头,甚至还想逼朕跟皇太极订一个城下之盟?这真乃奇耻大辱!如若议和,袁崇焕这贼子五年平辽的空话也就不必再兑现,他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好,为了逼朕议和,竟然引贼兵入关包围京师!如此贼子,安能不诛?想到这里,袁崇焕在崇祯心中便已经是个死人了。

北京之围解除后,崇祯以“议饷”之名将袁崇焕召至平台,着锦衣卫将其拿下。这就是著名的“平台议饷”。崇祯召袁崇焕至平台为什么要用“议饷”做为借口?这也是非常值得推敲的,说明崇祯对袁崇焕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认为他有反叛之心,如果直接降罪捉拿,担心他会叛逃甚至倒戈。近年来朝廷一直拖欠关宁军的军饷,袁崇焕多次上疏催问,对此事最为关心,因此,以“议饷”为名召他前来不仅不容易引起他的怀疑,也最能敦促他火速赶来。崇祯在这方面也可谓心思缜密,用心良苦,只可惜用心用错了地方。

“以战促和”的方略本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战略方针,却以这样的形式阴差阳错的成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一大罪状。惜哉,袁公,哀哉,崇焕,此冤能与谁人诉?

第五恨,结党营私。

明末党争激烈,可谓历朝历代之最。帝国经过二百六七十年的发展,统治阶层已经形成各式各样的利益集团。他们中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地方豪强,有的是商甲大户,有的是官宦世家,为谋求共同利益而相互抱团。这些利益集团盘踞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根深蒂固,他们把持着国家的行政资源,垄断商行,控制财税,兼并土地,手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帝国的各个行业和地域都有他们各自的地盘,并且相互形成竞争。当时,整个大明朝的蛋糕已基本上被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瓜分完毕,而利益集团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和持续扩张,都需要“宫中有人”,或者“朝中有人”,于是,在宫廷之内、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山头,作为利益代言人,每个山头都要为身后的利益集团说话办事,要办事就得掌权,这就是党争不断的根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问题都可能被上纲上线,很多事情都会被借题发挥,派系之间为了反对而反对,党团之间为了入阁人选和六部十三省的人事任命,可以相互弹劾,抹黑构陷,目的就是要打击异己,扩张势力,从而掌握更大的权力,获取更多的行政资源,为自身集团谋利。长期的矛盾使得派系之间彼此仇视,结怨甚深,到明末时已趋白热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阉党和东林派系之间的争斗。而袁崇焕也趟了这趟浑水,倒不是他愿意,而是在当时的官场上,谁都难以独善其身,更何况身兼要职者,更是身处漩涡的中央。

阉党和东林派系的矛盾由来已久。天启年间,魏忠贤总揽朝政,大批东林人士遭到排挤,如孙承宗、袁崇焕等都相继离职。崇祯上台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剿灭阉党,而久经打压的东林派系为惩办“阉党逆案”立下了汗马功劳。伴随着阉党的覆灭,东林人士受到重用,一个以东林派系为主的内阁孕育而生,一切看似有了新的气象,然而,“阉党逆案”牵连甚广,其残余分子及背后受损的各大利益集团并不甘于失败,他们暗中咬紧牙关,等待着翻身的机会。

果然,结案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己巳之变,可谓是天赐良机。虽然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一定是要有个说法的,一定是有人要人头落地的。 因此,事后追究责任人,蓟辽督师袁崇焕首当其冲,这没什么好说的,整件事从表面上看就是这么回事,似乎与党争无关,实则不然。己巳之变正是东林党垮台的开始。

袁崇焕击退皇太极之后,北京之围解除,崇祯遂以“议饷”之名将其招至平台,下狱问罪。八个月之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从被捕到处决为什么间隔了八个月?因为这八个月是各方势力角逐缠斗的八个月,也是决定整个时局走向的八个月,博弈的过程异常激烈与曲折。

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帮人直接上疏请斩袁崇焕,表面上是深究己巳之变的“祸首”,而背后真正的矛头却是指向当时的内阁首辅钱龙锡,因为钱和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属于东林派系,且交情很深。如果袁崇焕通敌,而钱龙锡又与袁崇焕结党,那么钱龙锡就必倒无疑。是这样的一种思路在引导着事情向有人希望的那样去发展。因此,紧紧咬住袁案,目的是为了牵出钱案,斗倒了钱龙锡,则以东林为首的内阁势必垮台,通过东林内阁的垮台来对整个东林党进行打击和清算,并为阉党翻案做好铺垫。是这样的逻辑在幕后推动着袁案的审理。因此,袁崇焕被指为“逆首”,钱龙锡则被指为“逆党”而遭到弹劾,不久就被下狱问罪。

可见,事情的背后是深刻而复杂的党争在发酵,影响着事态的发展。

崇祯一生,最恨朋党,他把一切乱象都归罪于党争,因此对大臣们结党深恶痛绝。崇祯一朝,谁被发现结党谁就没有好下场。然而,在袁案和钱案的隔绝审理中,袁崇焕一直否认己巳之变与钱龙锡有关,而钱龙锡也不认为袁崇焕有通敌之嫌。看了双方的供词,崇祯明显感觉到这二人是在相互开脱、彼此袒护,因此更加坚信他们之间就是朋党关系。边将与阁臣结党,里应外合,这还了得?结党营私之罪算是坐实了。

袁崇焕被处决后,钱龙锡也被定了死罪。他在狱中百思不得其解,怀疑可能是袁崇焕说了什么,牵连到他,于是在供词中为自己辩解。崇祯见钱龙锡不再“袒护”袁崇焕,才稍去杀心,将其发配至浙江充军。

己巳之变为党争提供了璀璨的舞台和丰富的素材,又一次让历史发展的车轮发生了偏转。就这样,在阉党的反扑之下,兵部尚书王洽被杀,袁崇焕被磔,钱龙锡发配充军,成基命辞职,东林内阁土崩瓦解,六部尚书、侍郎、主事多被株连。经此一役,东林党人被迫退出了北京的政治舞台。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战死于疆场,却屈死于官场。袁崇焕之死,与明末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敌对派系的穿针引线和推波助澜使他在劫难逃。而真正“结党营私”的温体仁却假装孤臣,在不久后入阁拜相,深受重用。

“阉党逆案”清洗了阉党,己巳之变又搞垮了东林党,在之后的岁月里,痛恨“结党营私”的崇祯孤君用孤臣,使国家错失了大批治国良才,可到头来才发现,只有孤君是真的,孤臣统统都是假的。他临死前抱怨“诸臣误朕”、“文臣个个该杀”,可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围绕这“五大恨”,对崇祯的心理进行剖析之后,袁崇焕的死因逐渐变得清晰。我们也逐渐体会到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皇帝决心活剐一个国家二品大员。

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崇敬的英雄大多数的结局都是悲惨的。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悲情英雄,这大概就是家天下的独特产物。而其中,袁崇焕的悲剧又是最为惨烈的,不输于岳武穆的风波亭之难。甚至,袁崇焕比岳武穆更为冤屈。岳飞虽冤,可宋高宗和秦桧怎么也找不出岳飞的罪状,只能以“莫须有”之名将其杀害。岳飞死得悲壮,死得大义凛然!而袁崇焕呢,一生为国为民,忠勇可嘉,却被皇帝以“通敌卖国”之名处以极刑,在行刑现场,老百姓痛恨“汉奸”,争啖其肉,唾骂不止!此冤足以撼动天地,敲响大明王朝最后的丧钟!

时空往复,往事已矣。

历史的波涛会淹没很多人很多事,亦会铭记有些人有些事。袁公的忠勇折冲、智谋胆略当永为后世所敬仰,其凄惨悲凉的结局也当永为后人所哀痛。


梓鷟


袁崇焕本是一代名将,却因为他刚正不阿,不懂官场中的虚与委蛇,才导致他如今成为十分有争议的人物。

袁崇焕堪称一个神话,征战44年,无一败仗。努尔哈赤这样的人,都败在了袁崇焕的手里,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但这样一个战神三次接受崇祯帝的“平台召见”,受到的待遇和结果却都不相同。

第一次被平台召见,袁崇焕重新被委以重任十分开心,对崇祯帝说,“老子五年就能把辽东疆域都给你打回来”。这话崇祯能不爱听嘛,于是就把袁崇焕当成个宝贝疙瘩,要啥给啥,兵马钱粮都满足你。怕被人挤兑?没事,给你尚方宝剑,先斩后奏都没问题。于是第一次散伙的时候两个人都十分开心,都认为美好的未来可期啊!

虽然袁崇焕战斗勇猛,兵力充足,但是皇太极太机灵了。他没选择跟袁崇焕硬碰硬,反而是绕过了袁崇焕打到了北京城门口!崇祯皇帝能不着急嘛,你说的五年就给我辽东呢?说到狗肚子里去了?现在人家都打到城门口,就差进我家门了。

心机之下崇祯第二次召见了袁崇焕。

虽然崇祯帝对袁崇焕嘘寒问暖,吃了没?冷不冷?还把自己的貂皮大衣解下来给他披上,但是心里早已对他起了一心。

所以当袁崇焕提出要让士兵进城休养的条件时,崇祯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严令禁止一兵一将进城。而袁崇焕一根筋的性格并没有想辣么多,因为将士们连日征战疲惫不堪,便想跟崇祯帝说下让士兵进程休养一下,谁知被拒绝了。

袁崇焕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还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好好卖命。然而大冬天的打仗实在太冷,军饷也不够了。于是便有了第三次平台召见,没想到这次却送了自己的命!

崇祯帝在第三次召见袁崇焕时,听到谗言说袁崇焕跟皇太极串通好了,自己假装抵抗,等皇太极成功上位后分自己一杯羹。哪个皇帝受得了这个?于是崇祯帝便决定这次彻底结果了这个“逆贼”。

崇祯帝对袁崇焕有多忌惮呢?袁崇焕在城外打仗,要进城面圣,他是坐在篮子里面,被人从篮子里给吊上来的!到了保和殿的生死台上,袁崇焕便被人擒住,得了一个凌迟处死的结果,就被带下去了。

最后袁崇焕被带到法场上,全身上下一共被人刮了3543刀气绝而死,没有尸骨只剩透露。而袁崇焕被刮下来的肉,被万人疯抢撕扯,还有人为抢到他的肉而炫耀。

其实崇祯帝听到的谣言是皇太极故意使的反间计。袁崇焕的悲剧,让知情者无不痛心疾首。

所以说国家要想昌盛,必得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才能换得太平盛世。而明朝的灭亡,也算是气数已尽,君王不明,呜呼哀哉。


妙笔谈文史



答:关于袁崇焕的负面评价,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是一直以来都有。

只不过,以《明史》刊行时间为分水岭,此前世人对袁崇焕的负面评价远远多于正面评价——只要想一想袁崇焕被磔,北京市民欢呼鹊跃、大开心怀,并争相到刑场割肉沥血而食的场面,就了然于胸了。

而在《明史》刊行之后,袁崇焕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明史》是官修正史,其权威性和说服力非同小可,可以说,此书一出,对于许多人来说,其他明代史料尽废。

实际上,在清朝统治阶级高压、严酷的文化封杀上,其他明代史料也已是百不存一二了。

则在其后近一百多年时间里,文人学者多是以《明史》、及清人官修的《满文老档》、《清实录》、《东华录》等书为基础,对袁崇焕形象进行锤炼加工,致使袁崇焕英雄形象越发高大完美,从而熠熠生辉。

不过,从一些清朝文字狱劫后残存的资料里,如《三朝辽师录》、《崇祯实录》、《崇祯长编》、《国榷》、《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东江遗事》、《镇海春秋》、《东江客问》、《石匮书后集》等书对袁崇焕的评价,尚可窥探原貌之一二。

如《爝火录》,该书将袁崇焕与南明大奸臣马士英相提并论,说:“此二人者(指袁崇焕与马士英),诞生一处,同为误国之臣。”

《国榷》的评价则是:“袁氏便宜从事,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

《明季北略》甚至把袁崇焕比成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桧,说:“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不过,《石匮书后集》不认可此说,认为毛文龙既不可与岳王爷相比,袁崇焕的才能也比秦桧差得远。书中称:“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以幺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论者乃取以比拟,不特开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桧矣。”

那么,《明史》是怎样把已遭到世人唾弃的袁崇焕拉起“封神”的呢?

《清高宗实录》载了乾隆的一段讲话,为:“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有了统治头子这个基调,史官自然要不遗余力地展开造神运动了。

《明史•袁崇焕传》全文只有七八百字,其中最关键的三句为:

一、“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

二、“法司坐崇焕谋叛。”

三、“天下冤之。”

第一句所说,就是后来世人津津乐道的“皇太极巧施反间计杀袁崇焕”的故事了。这则故事,除《明史》之外,还出现在《满文老档》、《清实录》,以及后来所修的《东华录》、《清史稿》等书中,查明朝官方档案和明末清初史家学者的各种史书文献中并无相关记载。

第二句说崇祯朝法司给袁崇焕定罪为“阴谋叛国”,但《崇祯长编》里记载得很详细:“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以上罪行,都是欺君擅权罪和渎职罪,并没有“阴谋叛国”这一条。

第三句“天下冤之”四个字,重点突出了乾隆所强调的主题:“主暗政昏”——崇祯是如此昏庸,明朝是如此黑暗,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但随着近代越来越多的明清史料被发掘,一些曾被清朝销毁、封杀的明清史学资料渐渐浮出水面,人们不免对《明史》产生了质疑,尤其对那段“蒋干盗书”式的反间计情节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对袁崇焕研究开始深入,那么,尘封了一百多年的“袁崇焕的负面评价”又被翻出来了。

林肯曾经说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