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季北略》、《石匱书后集》、《国榷》《辽海丹忠录》等书对袁崇焕的评价很低?

一德格天1

关于如何评价袁崇焕,近些年来似乎争议很大,核心的争议有两点:第一,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是否正确;第二,崇祯皇帝是否“冤杀”袁崇焕。

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因为有一个底线是大家有共识的,那就是作为“督师”(二品)的袁崇焕,不经请旨便以“十二当斩”杀了一品大员毛文龙,确有擅权僭越之嫌,而且,僭越的是皇权,在这一点上,袁崇焕的确是“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权力被僭越的崇祯皇帝当时并未有太激烈的反应,只是表达了一个意思:既然你认为该杀,并且已经杀了,那杀了就杀了吧!只要你能办好你答应我的事,一切随你。

这个反应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已近是“杀气腾腾”,只不过袁崇焕正在“春风得意”的兴头上,没把这当回事,因为袁崇焕很自信,没了毛文龙也吃不了带毛的猪。

可他就没想到,他真的就给办砸了。

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一定要杀毛文龙呢?我认为这里面既有为公的因素也有为私的因素,至少各占一半甚至为私的部分还要稍多些。

袁崇焕宣布毛文龙的“十二当斩”里,充斥着一个明显的情绪,就是毛文龙不服袁崇焕的“节制”,这是袁崇焕不能容忍的,假如毛文龙对袁崇焕“毕恭毕敬,言听计从”,那么什么“兵饷”的问题,什么“冒领”的问题,什么“拥兵自重”的问题,什么“走私”的问题,就都不会成为问题。

也许,毛文龙真的该杀,但是什么时候杀,谁来杀,后事如何收拾,都应该是由朝廷议事后定夺。

袁崇焕杀毛文龙,肯定是意气用事和轻率的,毛文龙死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袁崇焕估计没想到,他以为有“尚方宝剑”可以搞定一切,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政客。

第二个问题是崇祯皇帝是否“冤杀”了袁崇焕。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袁崇焕都干了些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明末即清朝的众多史料说法不一,褒贬不一。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袁崇焕的功劳究竟在哪里呢?

简单的讲,袁崇焕第一次随孙承宗赴辽在抗击后金的战斗中,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这一点毫无争议。

但是由于党爭,倾向于东林党袁崇焕(袁崇焕毕竟是个进士),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排挤,袁崇焕辞官回乡。

直到此时,袁崇焕是有功的,也是被认为抗击清军(后金)有办法有成绩有战功的。

于是,在崇祯登基,并三下五除二干掉“阉党”后,袁崇焕这个“英雄,忠臣”被召回朝廷,此时,崇祯在袁崇焕的嘴里,听到了“五年平辽方略”这个“五年规划”,崇祯皇帝大喜过望,大喜过望,大喜过望!

于是,崇祯给了袁崇焕这个进士出生的“文臣”最大的权力,最高的官阶(能给到的),和尚方宝剑以及“倾全国之力”的最大的支持,崇祯把宝全押在袁崇焕的身上了。

在这个背景下,袁崇焕搞了一个“坚壁清野”式的“关宁防线”,并表示关宁防线“固若金汤”。

历史证明,凡是“固若金汤”的防线,要么不堪一击,要么形同虚设。

袁崇焕的关宁防线不是不堪一击,而是“形同虚设”。

在袁崇焕瞪着眼睛准备以关宁防线为依托,和清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大清的军队却绕过关宁防线,一路打到了北京的城墙根前,而此时袁崇焕还蒙在鼓里。等明白过来,已经迟了。

第二,崇祯皇帝该不该杀袁崇焕

想象一下崇祯皇帝的怒火。

竭尽人力物力,给足权力面子,放任专断专权,指望袁崇焕能“扶大厦之将倾”,结果人家打到家门口了!

而袁崇焕在解京城之围的过程中,表现却极为糟糕。

此时,崇祯皇帝不杀袁崇焕,都对不起自己!

看看崇祯皇帝的上谕: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说的够清楚了!

你辜负了我的重托!牛吹大了。我这么相信你,你干了些什么?专恃,恃权,欺骗,隐瞒!资助敌人粮食,杀了我的大帅,放纵敌人长驱直入……。

后面的就不再说了。

那么袁崇焕真的就是奸臣?肯定不是,他是个忠臣,但是这个忠臣的忠心远远大于这个人的能力。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相信,袁崇焕是有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但是在保家卫国这件事上,本事要比忠心重要太多。

另一个方面讲,袁崇焕太过自信,有了之前的几次大捷,就忘乎所以,完全没有在操作层面深刻分析,导致了“竭尽所能”却毫无作用的严重后果,被杀,似乎是逃不掉的,只是崇祯皇帝再生怒之下的“凌迟”显得太过于泄愤。

至于是不是讲和,是不是通敌,其实并不重要。

在皇帝面前,说了大话,并且没有兑现,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怎么说也算“欺君之罪”,何况崇祯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刻薄的皇帝呢?

袁崇焕没什么冤的,就是金庸先生小说里夸几句,算不得翻案,小说创作而已。


步武堂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 )。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却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目前在袁崇焕这个问题上的各种史料缤纷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甚多,因此,自从金庸在“碧血剑”中为袁崇焕翻案成为大英雄之后,袁崇焕的真实面目再次变的模糊起来。综合各种史料,在我看来,袁崇焕即使称不上“卖国”,其“民族英雄”的称号也绝对可疑。

首先来看崇祯3年杀袁崇焕的理由::“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以市米则资盗”  

所谓的袁崇焕的“卖粮资敌”的嫌疑,不是指直接对满清卖粮,而是指袁崇焕卖粮给了蒙古的喀喇沁部,这个部落又转卖给了满清,即间接资敌。从时间上看,由于蒙古内部各部落的征战,从崇祯元年二月喀喇沁写信给皇太极请求帮助开始,直到九月双方联合击败盘踞在喀喇沁旧地的察哈尔部,喀喇沁和后金开始有了共同利益。同年九月,喀喇沁又接受了明朝的封赏。从此时开始,这些明清夹缝中的蒙古部落开始了两面讨好的生活。崇祯二年正月,皇太极命令科尔沁、敖汉、奈曼、喀尔喀和喀喇沁等蒙古部“悉遵我朝制度”,定旗分,从此喀喇沁成为后金非女真族的旗人。虽然史学界也认为,直到崇祯八年喀喇沁才接受后金定的旗分,分为喀喇沁左翼和喀喇沁右翼。第一任喀喇沁左翼的旗主,就是袁崇焕资敌问题中的主角之一“束不的部”的酋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喀喇沁部已经成为后金一个重要的政治盟友。袁崇焕卖粮一事,是记录在崇祯二年三月部分,崇祯早已知晓,但在袁崇焕的强烈要求下,批示只允许计口卖粮。为什么袁崇焕要坚持卖米?袁崇焕的理由是:不卖米喀喇沁肯定会彻底倒向后金,卖米则可以稍为笼络。问题是,束不的部于五个月后与后金结盟。(八月束不的派使者到沈阳,而六月皇太极召集蒙古各部计划伐明时还没有束不的部参加)。这个结果明确的说明了袁崇焕的招抚政策失败。而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多少米粮经由喀喇沁部运送至后金,目前尚无定论。但在当时毛文龙的东江镇几乎要饿死士兵的情况下,袁崇焕用米粮去和已经和后金结盟的蒙古喀喇沁部进行希望不大的招抚,的确有资敌之嫌,十分可疑。

   “以谋款则斩帅”  谋款者,议和也。早在天启帝之时,袁崇焕奏请议和,他认为:如此计议和一成,则贤于十万甲兵,乘势以窥彼虚实,乃复我防线……。奏请天启帝予以“便宜行事”,天启询问原因,袁崇焕解释道:以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 但凡有积极作用的议和,都是在本方取得一定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妥协,保住胜利成果的一种方式。而在当时,明军完全被后金压制,已经到了野战必败的程度,以这样的军事实力和后金进行议和,只能是与虎谋皮。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袁崇焕完全被皇太极的议和之计耍弄了: 在皇太极的兵力有限,无法多线作战,于是假装和明朝议和。第一次由袁崇焕主持议和时,皇太极正暗中准备攻击朝鲜,第二次由袁崇焕主持议和时,皇太极准备着南下征明。议和对于袁崇焕或皇太极来说都是为赢得时间而采取的计谋。皇太极开出的条件:每年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一百万匹布作为和好之礼;又以每年东珠十颗,貂皮一千张,人参一千斤换取大明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缎,三十万匹布的互市条件,皇太极的苛刻条件证明了其毫无诚意可言。因此议和究竟为谁赢得了时间,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另外,在明军军事上一败涂地的同时,议和作为政治上示弱的手段,大大影响了其他友邦对大明和后金的外交。蒙古各部一直首鼠两端地在大明和后金的争斗中进行观望,客观上讲稍稍偏向大明,正是袁崇焕的议和,让他们认清了大明对后金的畏惧,从而加剧了倒向后金的过程。  

斩帅者,杀毛文龙也。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万历四年(1576年)正月十一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松盛里。天启二年,毛文龙袭镇江,不数月,实授总兵官,开镇东江。官累至左都督,挂平辽将军印,加太子太傅,正一品节将。崇祯二年六月五日,被袁崇焕矫诏斩于双岛。   

 首先,袁崇焕是“擅斩”毛文龙,即“矫诏”。袁崇焕是正二品文官,按明朝条律,有权节制毛文龙正一品武官。尽管袁崇焕有尚方宝剑,但是诛杀这样的地方大员,没有经过朝廷的许可,还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做个不恰当的类比,这有点四川省长突然把成都军区的司令员斩了的意思。何况,毛文龙很可能也有尚方宝),那么袁崇焕的作为就更加胆大包天了。再者自我国古代,像毛文龙这样的一品武将,未经皇帝批准,未等朝廷问罪,而擅自斩杀的,千古来便只有毛文龙一人! 

  其次,袁崇焕为毛文龙定的罪名是:“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说几个其中典型的:其“一当斩”,朝廷先后数次查核毛文龙的兵马,就在崇祯元年才核查过一次,而且天启帝和崇祯都有过旨意,对毛文龙粮饷从宽,因为东江镇有屯田军,是收留辽东流民的,所以东江镇不比一般军镇;而袁崇焕出关督师的时候还请崇祯撤了东江镇巡抚,毛文龙官拜左都督,要说没文官监制,首先就得找袁崇焕的责任。反观袁崇焕,由于在崇祯面前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又怕完不成任务,于是向崇祯提了很多苛刻的条件,例如“崇焕又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帝起立倾听,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因此,袁崇焕是辽东军事力量中唯一没有其他监军的,没有登莱辽东巡抚,除了东江,没有其他持有尚方宝剑的督师。也就是说,毛文龙死后,整个蓟辽天津登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越过他直接向皇帝上奏的,这是多么大的权力啊,简直就是土皇帝了。因此可见这个“一当斩”的荒谬。 

   其“三当斩”和“四当斩”,毛文龙有水师海船,也作海上贸易,因为就朝廷那点军饷还时常被克扣和拖欠根本不够,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几乎没有军饷粮饷,毛文龙死前上书崇祯还说明了八年只领了三次饷,一共120多万两银子,而袁崇焕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 其“九当斩”,此条完全查无实据,纯属袁崇焕捏造。拜魏忠贤为父一事完全没有任何证据,仅见于袁崇焕一人所说,袁崇焕杀毛文龙后朝中亦为此哗然。而且即使要“塑冕旒像”也应该在登州等繁华之地,塑于荒岛岂不可笑,这个所谓的魏忠贤生祠,也从来没有人见过,只有袁崇焕一人认定此生祠的存在。  

  总之,袁崇焕为毛文龙定的这些罪名,比之崇祯为袁崇焕定的罪名,更加无稽。 而毛文龙生前对后金的牵制作用,是得到历任辽东督师的充分肯定的。 

     “管铁骑营加衔都司毛文龙,弃儒从戎,志期灭虏,设防宽叆,凡夷地山川险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无不精通,实武牟中之有心机,有识见,有胆略,有作为者,岂能多得!” ——经略辽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熊延弼  

  “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酋。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软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与,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惭死无地。”——督理辽东军务大学士 孙承宗 

   即使是对毛文龙战绩不满的兵部,给出的评价也是:“毛文龙灭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       

 袁崇焕擅斩毛文龙的重要原因,就是要统一指挥权,那么毛文龙死后东江镇是什么情况的呢?东江镇兵力二万八千被袁崇焕分为四协,以文龙子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游击刘兴祚主之。其中毛文龙之子毛承祚才17岁,经验不足,而刘兴祚为从后金叛逃回来的汉军,由于向袁崇焕诬告毛文龙有降清之心得到提拔,是袁崇焕强行安插进入东江镇的一颗钉子,东江镇的实际掌权者其实是毛文龙的女婿陈继盛,问题是陈继盛即便管不到刘兴治,刘兴治更别想管到陈继盛。毛文龙死后,陈继盛也还干得不错,但仅一年后,崇祯3年4月,刘兴祚、刘兴治兄弟叛乱,杀陈继盛及钦差通判刘应鹤等官及其军卒百余人,然后投奔后金。东江镇自此不可收拾。后金失去了东江镇的牵制,迅速开始南侵,10月入关围北京城。 

       东江镇的垮台,同时还带来了两个恶劣的后果: 

1、正一品的武将随便就被杀,没有任何安全感,大明武将变得非常敏感,其后袁崇焕和武将满桂闹到不可收拾,满桂最后在金銮殿上向崇祯哭诉袁崇焕要杀他),成为压倒袁崇焕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平时满桂和袁崇焕的积怨,我认为也有毛文龙事件的心理影响。   


2、东江镇混乱以后,由于长期的矛盾,不少东江武将相继叛乱,最后竟投入后金。东江士卒,多于后金所略之地的辽人,和后金多有家破人亡的刻骨仇恨,当皇太极继位后,大肆笼络汉人,东江叛将竟能投降后金,与辽东守军的矛盾可见一斑。投降的人中,最有名的就是东江三矿徒(这三个武将都当过矿工):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孔有德因为死得早,名气稍差,耿仲明也是死得早,爵位被孙子世袭了,其孙子叫耿精忠。不用说了吧,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的两个主角就在这里了。他们投入后金以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尚可喜,他投入后金以后,他的水师成为清军水师的核心力量,干翻了残余东江水师,还把大明的辽西、北直隶和山东水师也拍得不敢出港。        

当然,怀疑袁崇焕,也不用抬高毛文龙。毛文龙前期舍命杀敌是真,后期保存实力,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也是真。而且毛文龙把总部设在朝鲜,清军攻朝鲜却不救,最后还是由袁崇焕来背失去朝鲜这个黑锅,可见毛文龙自己小算盘也是打的很精的。但小疵不能乱大谋,袁崇焕杀毛文龙系冤杀,这基本是定论。        

“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  这个说的就是皇太极入关围北京城的己巳之变。 袁崇焕作为蓟辽督师,于榛子镇接到崇祯圣旨,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这个情节也很重要,清楚的说明了蓟门失手不单单是蓟门守将刘策的责任。事实是袁大人获得指挥权。但其指挥非常值得商榷。十一月初九,袁大人到了蓟州顺天府。十一月初十,袁崇焕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明实录》十一月丙申)其中这个“必不令敌越蓟西”是袁大人继“五年平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后又一经典。    

袁崇焕上疏后便开始部署蓟州防御。此时,蓟门守将刘策和各路兵马汇集蓟州。刘策驻地是在密云,昌平总兵尤世威原来是驻守昌平的。十一月初九,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而防通州蓟州两地之间,但袁大人却将兵力分散布防于蓟西各地,他令刘策回守密云,命尤世威回防昌平,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袁大人这个部署:

      

“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其守密云。”崇祯二年十一月已丑《怀宗实录》       

“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还守密云。”崇祯二年十一月已丑《崇祯实录》       

“令刘策着还镇,调度诸将,分信防守密云。”《崇祯长编》    

其余:玉田蔡裕及龚彰部关宁军步兵3千,丰润参将邹宗武部关宁军步兵2千,永平关宁军步兵参将杨春部3千并游击钟宇部(数量不详),迁安游击满库部关宁军步兵2千,建昌刘镇华关宁军步兵2千。总督刘策部回密云,尤世威回昌平,三河侯世禄。 事后看来除能守住蓟州城外,玉田、丰润、迁安、建昌、三河、顺义,若皇太极主力攻击没有一处能守住。 皇太极力强却兵力集中,袁崇焕力弱却分兵。 袁崇焕是想处处设防,但等于处处不防。 朝野对袁崇焕战守布置非议甚多,孙承宗更指出集中兵力紧守蓟州三河一线为要务,否则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事实证明,由于保定兵和昌平兵的远去,蓟州防备兵力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侦防也做不到,结果皇太极轻易越过蓟州直趋北京,袁大人直到十一月初十四才发觉方提兵追赶,被朝庭寄与厚望的蓟西防线竟不经一战便完全失效。   

袁崇焕的关宁军在北京保卫战中同样让人失望。    

先来看与袁崇焕势不两立的满桂的德胜门之战。德胜门之战是满桂5000本部、侯世禄5000本部和 1万多京营,对阵皇太极亲自率领的6万主力。满桂在德胜门与皇太极血战数日,大小二十余战,虽然因为兵力的悬殊未能取得胜势,但也压制住了后金的攻击势头,互有伤亡,使得皇太极一举占领北京的计划破产。在一次战斗中,满桂因为兵少不支,退往广渠门附近,想要袁崇焕的部队接应,却遭流矢射中,而一直心怀芥蒂的满桂从而一口咬定,是袁崇焕放的冷箭,直至闹上金銮殿。 


老程论三国

我是汤哥,我来回答。

先说结论性的东西,明朝灭亡后,时人对袁崇焕的评价都不高。

要知道,袁崇焕是被崇祯皇帝以“十二宗罪”凌迟处死的(1630年),是当时官方的定论。

所以,明末史料能做到基本实录已经很难得。

后来,大致发生过3次拔高袁崇焕的浪潮。

第一次,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此时距离袁崇焕去世快150年了。乾隆提出编纂《贰臣传》,在鞭打贰臣时,开始大规模表彰明末抗清者。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特意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

把崇祯皇帝定下“十二宗罪”,说成是中了“反间计”。

但是,由于清朝文字狱的残酷,当时民间学者对于明清鼎革时的史料不敢随意评品,也就没有深入挖掘。

第二次,是清末革命党人的宣传,为了鼓励反清义士,康有为、梁启超修建了袁崇焕祠堂,还找来一名叫佘静江的人守祠堂。

康有为甚至考证出,佘静江是袁崇焕身边亲兵佘义士的第十二代传人,并一直为袁崇焕守墓。

梁启超写《袁督师传》,把袁崇焕抬到很高的地位,并认为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导致亡国。

第三次,是以1975年金庸先生小说《碧血剑》所带来的普及效应(附有《袁崇焕评传》),其后引发了众多的“挺袁派”与“倒袁派”的口水战,直到今天。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问题中所提到的几个史料。

1、《明季北略》

,清初无锡人计六奇所著,记万历至崇祯时期史事。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尤详。

2、《石匮书后集》,清初张岱著。康熙初年,谷应泰编修《明史纪事本末》时,张岱正好参与其中,得以接触崇祯朝的大量史料,借此完成了记叙明崇祯朝和南明史事的《石匮书后集》,分本纪、世家、列传。

3、《国榷》,清初谈迁著,是一部以一个平民身份创作的明史巨著。

4、《辽海丹忠录》,不是史料,是一部章回体通俗小说!明朝陆人龙所著。本书的主角是毛文龙、陈继盛等人率领的东江军。

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作者怎么可能给袁崇焕高的评价.

关注(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分享“历史就是新鲜事”。

(私信,我有部分PDF稿,可以发给各位爱好者。)


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先了解这些著作的成书时间,《明季北略》作者计六奇,成书在康熙初年;《石匮书后集》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文人张岱,完成于康熙初年,国榷的作者谈迁,完成于顺治十年;《辽海丹忠录》的作者是明朝的陆人龙。完成于明末,文中截止到袁崇焕被处死的那一年-1630年。

这些书都是在袁崇焕去世五十年内完成的,除了《辽海丹忠录》是小说,其他都是历史著作,这本小说的另一个名字叫《毛文龙演义》,他们共同点都是采用官方的说法: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其中擅杀毛文龙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而与后金议和是崇祯杀他的借口。

这些书都认为毛文龙是忠臣,都一致认为他死的冤枉,对他比较同情,认为他在皮岛的作为使得清军不敢轻易南下,毛文龙死后,他的部下大多都投降了清军,成了他们入主关中的带路党,清军南下再也没有牵制,可以肆无忌惮的打到京城附近,从这以后事态严重,但是这又不是无法挽回的,崇祯再一次的杀了袁崇焕,又导致了他部下不得不叛变,彻底失去了赖以依赖的柱石般的人物,往后,农民起义的四处涌起,崇祯自杀于煤山,清军入关,这些现实,或多或少与袁崇焕杀毛文龙有关,让人对袁崇焕的罪名深信不疑,毛文龙因为他的作用使得他的过错被人们忽略,袁崇焕即使有大功,他的过错也会被人们放大。在当时,即使有人想给他翻案,对于现实也很难让人信服,令人意外的是,最先给他翻案的是清朝皇帝乾隆,给了人们不一样的原因: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袁崇焕在占口被杀时的诗,忠心可表


好风好梦好歌好地方

题主这么说就不对,因为除去最后的《辽海丹忠录》,其他三本书只是就事论事的记载了袁崇焕的为人做事。



袁崇焕本人在明末辽东战场,本来就是以战功起家,守宁远起,督师辽东终。

在当时明末的辽东战场上,面对辽镇发军阀化,东江镇的桀骜,登莱诸地的袖手旁观,他袁崇焕作为一个方面大员,若是不插手去调解或者镇压这些事物,他自己的施政方针就无法展开,若是插手过深,必然引起朝廷忌惮。



袁崇焕斩毛文龙,是他插手过深的一个例子。

而后卖粮食给蒙古人也是一个例子。

这两件事都不是他袁崇焕应该做的,正常来讲他应该上奏朝廷,恭请圣裁。但他没有,最大可能是他知道这两件事上奏后变就拖延不决了。

后来这两件事便成了袁崇焕被杀的两个罪名。当然最直接原因是建州女真人破口入关,围困京师。并且手下军队火并友军。这也是袁的最大黑点。



打个比方说,你是东北方面的司令,结果你让小日本打到了北京城下,你说你该不该死?

因此,成书于明末清初的这几本书并未贬低袁崇焕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的记述而已。


王斌兔斯基

该问题是满遗家奴“一德格天1 ”提出来的,利用秦桧,毛文龙专门抹黑岳飞,袁崇焕

最滑稽的丑态是:读毛文龙庶子的《东江疏揭搪报节抄》感觉毛帅很伟大

《明季北略》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石匱书后集》崇焕无子,家无余财,故天下人为之鸣冤 。你们满遗家奴还能杜撰出遗腹子为满清效力,抬旗入籍的谬论呢

《国榷》其言牵制,非也,鞭长不及马腹也。你难道不是砸了你们满遗口口声声毛文龙有牵制作用的筹码么?

《辽海丹忠录》作者与毛文龙同为钱塘人以毛文龙为主人公的著名时事小说,记载袁崇焕一炮摧毁三十里外后金营寨……


Mr杜Wy

个人浅薄见解~不喜勿喷。首先一条就是擅杀毛文龙,毛没有叛国,就是俩人不对眼,说杀就杀!纯粹无脑!了解点历史知识和战争知识的就会明白,毛在岛上不被杀,就是皇太极x2满清也不敢那么嚣张。随便杀了毛等于自己砍了自己的大腿,毛手下三员大将都被清朝封了异姓王~可见毛和皮岛以及毛手下之兵多厉害,多重要。为国为民,也不能自相残杀。只此一点,袁就是误国!该死。这第二,明朝中后期国力日渐衰败,千古一人的王守仁早早指明大明朝边防命脉所在,后来孙承宗尽心竭力把宏观战略体系一一实现,无奈的是一个王朝走上衰败,历史也会抛弃他,自然灾害,皇帝无脑,党争,用人不当,等等等等。特别是用人,到了关键时刻,用的人都有致命缺陷。袁督师就是孙承宗刻意提拔的衣钵传人,还给他配了几个得力助手,等等吧,然并卵!也改变不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往回来说,袁为必败的大明背了一点锅。


阿尔帕西诺CN

袁死有余辜,参与党争,私通后金,诱杀毛文龙,用兵无方。说来说去,还是崇祯用人有问题,马谡的才能,却用为元帅。孙传庭,卢象升,那么多好的将领不用,启用孙承宗也好啊。偏偏用东林党的杨嗣昌,袁崇焕等腐败文人,结果东林党腐败得势,党争四起。杨嗣昌陷卢象升战死,下狱孙传庭,孙承宗告老。袁崇焕诱杀毛文龙,私通后金,战略失败。针对李自成杨嗣昌一系列战略失误。明亡,亡于党争,腐败。尤其是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集体堕落,党同伐异。李自成来了投降李自成。清兵来了,投降清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