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可以施用含氯化肥嗎?

黃曉紅果果


馬鈴薯基肥主要以生物有機肥為主,追肥以複合肥和生物菌肥為主,根外追肥主要以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為主。不能用含氯的化肥,因為馬鈴薯是忌氯作物。


胡老師講農業


馬鈴薯曾經是我們小時候餐桌上的主食,跟紅薯一樣,有時候就只吃倆馬鈴薯裹腹,導致當年黑乾枯瘦的我特不喜歡這玩意兒,但後來小麥充足,農民們有白麵饅頭吃了,馬鈴薯單純的以蔬菜的姿態呈現在我面前時,我重新愛上了馬鈴薯。


馬鈴薯就是土豆,在當今社會被男女老少所喜愛的一種蔬菜,農民們從最初的自己種了自己吃,逐漸把它發展到大片種植,做為經濟作物來管理,用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大多數人趕集買土豆時,喜歡買那種長勢橢圓,表皮細膩,個頭比較大的土豆,而那些歪瓜裂棗形狀,個頭小的土豆通常是被用較低的價格賤賣了,追求品相好像是大部分人購買時的首要條件。

為了種出大家喜歡的好品相土豆,農民們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特別是施肥,水肥充足是土豆個頭生長的關鍵一步,我們要了解土豆需肥情況,根據它的需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

農作物種植前基本上都是需要施撒基肥,土豆也不例外,而土豆所需要的基肥數量更是越大越好。我曾經在種土豆頭一年冬天把菜園挖了很深的渠道,裡面澆灌了大半渠道糞便,反正土豆種植是打壟種植,土豆根本就夠不到糞便,但根部卻能吸收到地裡的養分。


我們來談談土豆怎樣合理施肥

第一,選擇合適的基肥來給土豆種植打好基礎

選擇土質肥沃的土地來種植馬鈴薯之前,在耕地之前用上足夠數量的基肥,也是農民口中的土肥,最好用腐熟的動物糞便,比如豬糞、牛糞等土肥,而這些基肥最好能夠施於10釐米以下的土層中,對於將來土豆植株能夠更好的吸收養分以及疏鬆結薯土層。

土肥中含有較多的氮,磷,鉀等元素,而土豆生長中需求最多的是鉀肥和氮肥,因此基肥施大量有機肥正好能夠滿足土豆生長需求的肥力。

第二,給土豆下種之前給予種子合理的種肥

其實基肥足夠的話也可以不帶種肥,比如我們自己種土豆自己吃的話就不需要,但是作為經濟作物種的農民需要盯好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利於土地更好生長的條件,所以是要施用種肥的。

在播種時先給土地施用以每畝地腐熟人畜糞尿二十多擔,或者氮磷鉀複合肥來做為種肥,這樣的作用是能夠促進土豆出苗快而且整齊,並苗比較壯實。



第三,在土豆生長過程中要進行合理施肥

土豆施肥巴早不巴晚,等到它的幼苗出齊以後就趕緊給予追肥,可以撒在植株行間,利用中耕和澆水來完成追肥。這樣就能夠很好的促進土豆地上部位的莖葉儘快生長。

當土豆生長到發棵期,這時候還未見花蕾,可進行第二次追肥,可追施草木灰或者硫酸鉀,這次追肥是為了防止土豆秧過早衰敗。

土豆開花後進入土豆結薯盛期,這時候需要根據土豆植株生長情況來判定是否施肥,植株旺盛說明基肥充足,不需要進行追肥,如果植株出現黃葉可適當進行追肥。

如果土豆在生長後期出現了缺素現象時,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葉面施肥,噴施微量元素硼、銅等用來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以及防止薯塊開裂。

種植紅薯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除了中耕鋤草,施肥是比較關鍵的一步,在土豆植株開花時,我們還要進行摘花,避免花蕾爭搶根部薯塊營養成分。


悠然見東山


前言: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對肥料的反應極為敏感,產量形成與土壤營養條件關係密切。因此,合理施用肥料,是實現馬鈴薯高產、優質和高效的關鍵措施之一。

瞭解馬鈴薯需肥特性,是我們生產中指導合理用肥的基礎。

馬鈴薯整個生育期間,因生育階段不同,其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幼苗期吸肥量很少,發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結薯初期達到最高峰,而後吸肥量急劇下降。馬鈴薯對鉀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試驗表明,每生產1000kg塊莖,需吸收氮(N)5~6kg、磷(P2O5)1~3kg、鉀(K2O)12~13kg,氮、磷、鉀比例為2.5∶1∶5.3。馬鈴薯對氮、磷、鉀肥的需要量隨莖葉和塊莖的不斷增長而增加。在塊莖形成盛期需肥量約佔總需肥量的60%,生長初期與末期約各需總需肥量的20%。

一、重施基肥

馬鈴薯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同時搭配適量的化學肥料。底肥用量應占施肥總量的3/5~2/3。一般每畝應施充分腐熟發酵有機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或草木灰150~200千克,結合做壟溝施或穴施。底肥要施入10釐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既有利於植株吸收,又有利於疏鬆結薯層,促使多結薯、結大薯。

二、酌情施用種肥

基肥不足或耕地前來不及施肥時,常於播種時,畝施專用復混肥15~20公斤作為種肥。種肥施用主要以溝施或穴施的方式進行,但肥料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以免灼傷種薯。

三、儘早追肥

由於早春溫度較低,幼苗生長慢,土壤中養分轉化慢,養分供應不足。為促進幼苗迅速生長,促根壯棵為結薯打好基礎,強調早追肥,尤其是對於基肥不足或苗弱小的地塊,應儘早追施部分氮肥,以促進植株營養體生長,為新器官的發生分化和生長提供豐富的有機營養。

  • 第一次追肥是在出苗後進行,畝施速效性的氮肥如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氫銨40–50公斤,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目的就是促進地上部的莖葉儘快生長,為後期的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 第二次是在馬鈴薯的開花初期,一般畝施尿素10–15公斤,此期追肥要視情況而定,採取促控結合協調進行。為控制莖葉徒長,防止養分大量消耗在營養器官,適時進入結薯期以提高馬鈴薯產量,發棵期原則上不追施氮肥,如需施肥,發棵早期或結薯初期結合施入磷鉀肥追施部分氮肥。

四、葉面噴施

馬鈴薯對鈣、鎂、硫、硼、鋅等中微量營養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因此要結合當地的土壤肥力狀況和馬鈴薯的生長狀況,適時進行葉面施肥,以提高馬鈴薯的抗性和產量。一般噴施磷酸二氫鉀800倍液或翠康生力液500倍液,缺鋅缺硼的地塊,可噴施大量元素葉面肥500倍液或0.1%-0.3%硼砂,硫酸鋅溶液。

五、含氯肥料的爭論

傳統農業觀點認為馬鈴薯是不能施氯肥的。但是氯是植物需要量較大的微量元素之一,需要量平均為植物乾重的0.1%。在馬鈴薯植株上,氯濃度高低順序的排列是:莖>根>上五葉>老葉>塊莖。缺氯導致葉片褪色,葉尖凋萎,直至乾枯。氯肥也是馬鈴薯必須的,不過施用濃度過高,對植株也會產生毒害作用,關鍵是掌握好施用量。

1.氯元素能促進馬鈴薯生長髮育

當耕層土壤氯濃度在100毫克/公斤以下時,馬鈴薯的出苗期、團棵期、開花期和成熟期與對照區基本一致。在團棵期葉色濃綠,莖稈粗壯,收穫時仍有部分植株挺拔直立,而對照區的植株已全部塌倒。凡是施氯小區,馬鈴薯葉片的葉綠素和粗蛋白含量略有增加。塊莖生長延長,用氯化鉀溶液處理植株後,葉片溶質中K+、NO-3極大地降低,而Mg2+、 Ca2+、Cl-有較大的提高,水的含量較多,形成較高的膨壓,促進了莖枝生長,因而馬鈴薯長得茁壯。

2.氯元素提高馬鈴薯產量

施用馬鈴薯專用肥,耕層土壤氯濃度在 100毫克/公斤以下時,均表現不同程度的增產,一般增產10%以上。當濃度達到800毫克/公斤時,才會抑制馬鈴薯生長,葉片呈現變黃、褪綠等毒害症狀

3.氯元素對塊莖品質沒有影響

施用馬鈴薯專用肥,耕層土壤氯濃度在100毫克/公斤以下時,塊莖的澱粉含量與對照區的基本一致。據有關試驗結果表明,施用氯化鉀後,塊莖有較好的味道,提高塊莖的澱粉含量。氯濃度在 200毫克/ 公斤以下時,塊莖中的澱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不受影響。

4.氯元素在土壤中沒有明顯的積累

在畝施馬鈴薯專用肥50公斤(耕層土壤氯濃度39.6毫克/公斤)的用量下,對施用1~3年的地塊進行了測試。結果土壤氯濃度在0.40毫克/公斤~0.92毫克/公斤之間,平均為0.59毫克/公斤,僅為施入時土壤氯濃度的1.49%。換言之,施入量的98.51%都被作物吸收利用或雨水淋失。

基於上述分析和認識,馬鈴薯生產可以施用含氯化肥,特別是氯化肥,每畝底施10公斤~15公斤(耕層土壤氯濃度為31.7毫克/公斤~47.5毫克/公斤)一般增產10%以上。

六、馬鈴薯施肥存在的問題

1.目前大多數土壤磷素含量較高,不需要施用太多的磷肥即可以滿足馬鈴薯的正常生長對磷的需求施用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5%的複合肥,不僅會增加農戶在肥料上的不必要投入,而且對馬鈴薯的品質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為磷素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作物呼吸作用及營養物質的運轉,呼吸作用太旺盛,物質積累相應減少,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也就會隨之降低。

2.有些地方往往只注重氮磷鉀肥而忽視了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導致缺素症的發生,有的還把缺素症誤當作病害防治,不僅增加生產成本,也降低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3.一些農戶在為馬鈴薯施肥時,用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作基肥。其實這些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對馬鈴薯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其原因一是這些畜禽糞便施入土壤後,發酵所產生的高溫易引起燒根燒芽,二是容易滋生蛆類等地下害蟲,三是畜禽糞便內含有大量有害病菌,長期施用會導致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積累,一旦條件適宜就會引起病害大發生

馬鈴薯要想獲得高產,科學合理的施肥很關鍵。要遵循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大量元素為主、微量元素為輔的選擇。


愛吃菜的大害蟲


土豆在我國有廣泛種植,是我國第四大主糧,南方有秋冬土豆,北方有早春土豆、夏土豆,這裡以晉北夏種秋收土豆為例對土豆施肥做一介紹。

晉北夏種秋收土豆一般在5月20號左右種植,9月20號以後收穫,產量大約在4000-6000斤/畝不等。土豆施肥總體來說應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應更注重有機肥施入配合複合肥料進行,以利於肥料在土壤中運行被作物吸收。

對於土豆來說,生育期內主要分為發芽期、細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增長期和休眠期5個部分,最重要的是首先做好選種切塊催芽,人常說最好的農藥是肥料,最好的肥料是種子,土豆把種子選好,切好,催好芽比施多少肥更重要。

1、底肥

土豆是一種喜鉀作物,氮磷鉀的需求大約是2:1:4的水平,喜歡沙土地能便土豆在後期塊莖增大。在播種之前應為了土壤疏鬆而準備一些腐熟好的農家肥料或者有機肥料,晉北傳統種植土豆底肥以氮磷鉀平衡或者高氮磷中鉀的複合肥料為主,目的是平衡土豆苗期對於各種元素的需求,總體上施夠土豆氮需求量的50%以上為宜。肥料與種薯不能直接接觸是底線,距離相差5公分左右,溝施或者穴施後覆土是常態。

在土豆拌種期間已經對土豆進行了消毒處理,發芽後直接播種即可,對種肥不做過多考量。

2、苗期追肥

土豆的追肥異常關鍵,當土豆出苗後15公分左右,要及早追肥,根據苗情確定追肥量,配合中耕陪土進行,一次性解決。對於水利條件比較好的,可以施高氮中磷低鉀複合肥料,若從苗情看磷鉀正常,則以尿素直接追施促長即可。

3、花期追肥

土豆開花後就不能單一追施氮肥了,一定要注意其旺長程度,及時控旺。土豆是塊莖作物,主要是以長地下塊莖為主,上面的葉片是為了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碳水化合物和糖類,如果土豆開花繼續追施氮肥,則結果是葉片徒長,營養不均,不利於塊莖形成和塊莖膨大。

土豆開花後應以磷鉀肥為主,這時候是土豆需鉀量50%以上,適量的鉀元素可以促進薯塊平滑好看,易於結實,並不被病蟲害侵擾。適量的磷元素可以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及營養的協調。故而在花期應以低氮中磷高鉀肥料為主,或者前期苗期已經有充足氮磷補充,則以鉀肥噴施為主。有的老農為了在花期促地下莖塊膨大,在適當時期會摘花促莖。

土豆的種植在當前來說是比較普遍和廣泛的,除了種薯的選擇以外,肥料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了,不僅有普通的硫酸鉀複合肥料,還有腐植酸鉀肥料,還有水溶性的符合噴灌滴灌的肥料,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種植習慣及投入預期進行肥料選擇。一般情況下儘量選擇硫酸鉀型肥料,這對於土豆的口感甜潤有非常大的好處。但是土豆作為一款對氯敏感作物,我們晉北在土豆種植中應用氯化鉀型肥料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在口感上稍遜一籌,不太影響,對於產量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在其它酸性土壤和不同地塊應加以衡量對比為好。

土豆作為一款當前最受人喜歡的蔬菜糧食兼用作物,種植量越來越大了,現在的市場價格也是近三年來最高的。昨天(3月11號)舉辦的全國馬鈴薯去網商大會上,種薯企業及種植、收購戶均做了市場分析,今年春天的早土豆還是比較好銷的,但種薯普遍供應趨緊,秋收土豆應做好早賣不存,預防落價。種植戶應該以優質豆為主,施肥理念跟上噴滴灌技術,以求獲得低投入高產出重品質的土豆來。


農資人實錄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水肥搞不好,一年白乾了,肥料對於馬鈴薯的成長必不可少。

  要給馬鈴薯施肥,含有氯元素的化肥是不能選擇,因為馬鈴薯是忌氯作物用了會嚴重影響馬鈴薯品質。

  種植馬鈴薯時,需要在田間均勻施入大量腐熟的農家肥和過磷酸鈣,然後通過農機深翻入土。

  追肥的話分2次進行,第一次馬鈴薯齊苗時進行一次中耕培土,用適量尿素衝施。第二次在現蕾期,可畝複合肥10-15公斤施入。膨大肥的話在馬鈴薯地下塊莖迅速膨大時期,每株施硫酸鎂50-60克,兌清水淋施,或在植株周圍挖淺溝施,以促進地下塊莖迅速膨大。

  除了水肥,馬鈴薯還需要補充葉面肥。馬鈴薯幼苗開始展葉時起,每7-10天葉面追施1次0.1%硫酸鎂、0.3%磷酸二氫鉀,均勻噴溼葉片。

  對馬鈴薯來說,氮肥為主,施入最多。氮肥主要是促進馬鈴薯的植株塊莖的生長。但是在馬鈴薯生長前期施入要適量,施入過多會導致馬鈴薯植株瘋長,從而導致結薯延遲,產量低。但如果施氮不足,則馬鈴薯植株矮小,早枯。

  磷肥的話,需求較少,一次基肥施入就不用額外補充。考慮到磷肥用過磷酸鈣便宜,可以在施入基肥時多放一點。

  鉀肥同磷肥一樣需求不大。可選擇在基肥施入一點。然後葉面肥補充。

  種薯選對肥料,施肥選對時間,那麼種出的馬鈴薯才個頂個的大。


雲南小坤哥001


馬鈴薯就是我們所說的土豆是地下塊莖作物,馬鈴薯被作為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之一,主要是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非常的豐富,也是和人們作為主食減少糧食的消費量。土豆在我們這邊種植的比較少,主要是在菜園裡種植很少一點的土豆作為家裡一年的蔬菜使用。畢竟土豆的儲存時間比較長,利於農村平時吃土豆。

現在到了驚蟄的天氣,是黃淮地區開始種植土豆的時候,對於東北地區還沒有到種植的時候,我國種植土豆的最多的地方是甘肅、內蒙等一帶,那裡的活動有大量的種植。在農村種植土豆一般不會出了數九天,也就是必須在之前把土豆種植好。等到天暖和以後,地下的土豆就開始發芽了,但是在地下就已經結了小小的土豆了,所以農民有在不出九的時候種植土豆,出了九以後土豆夾的比較小。

現在人們基本上種植土豆施足基肥,期間是不會再進行追肥的,因為現在的人工是比較的昂貴,而且追肥的時候也比較的麻煩,有時還會還會破壞到土豆的根系,不利於土豆的生長。並且現在土豆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低,如果說進行追肥就增加了土豆的種植成本。現在需要考慮種植的成本,並且還要經濟實惠,不要再按照原有的老套路帶去種植,那些都是傳統的種植模式,是在過去農村勞動力比較剩餘的情況下種植土豆的模式。

對於土豆種植一般不要重茬種植,最好輪作進行的種植。土豆重茬種植對土豆生長有抑制作用,並且土豆在生長期間病蟲害也非常的多,特別是一些病害使得土豆難以增產。要想增產的土豆,必須買一些高產的土豆品種,比如荷蘭15號土豆就是非常高產的一種品種,而且每年不要自己留著土豆種子,到種子站裡去買土豆種子最好。自己留著土豆種子等於退化了,畢竟種子在買的土豆種子都屬於脫毒土豆種子。現在種植土豆一般要覆蓋規模,這樣能夠保溫保溼,而且還能夠提高土豆的產量,並能夠保障土豆的品相比較好。

對於土豆的種肥或者基肥一般使用有機肥,最好每畝地使用在3000公斤左右,企業生產的有機肥每畝地使用在50公斤左右,然後再使用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50公斤左右,尿素使用10斤左右,這樣就都可以保障土豆的正常生長了。對於製作澱粉的土豆可以使用氯化鉀複合肥,氯化鉀複合肥能使得土豆更增產,澱粉量更多,如果說儲存的土豆就不能夠再使用氯化鉀不合肥了,因為這會容易造成土豆容易腐爛,儲存時間比較短,而且口感也不好。對於這一點土豆種植戶一定要注意,這也就是一些人使用了氯化鉀作為土豆的複合肥,使用容易腐爛的最主要原因。所以農民種植菜,土豆不能夠使用氯化鉀複合肥,如果種植澱粉加工食用土豆可以使用氯化鉀複合肥。


三農一姐


馬鈴薯也叫土豆,但我們農村人習慣上叫它地豆。由於地豆既可當飯充飢,又能炒菜下飯,所以日常生活中被廣泛種植。不過地豆是一種忌氯作物,我們種植管理時就不能施含氯化肥,多施氮、磷、鉀類肥料。那種植地豆如何施好基肥、種肥,又該怎麼追肥呢?

我們膠東農村這邊種植地豆,多是在4、5月份,當然也有種植戶利用覆膜技術,提前在3月份種植地豆的。因為地豆生長過程中不喜氯肥,所以我們就應避開含氯元素的肥料,而選擇施用含氮磷鉀的肥料。


如何施好基肥

基肥其實就是我們老百姓所說的底肥,不管種啥,這底肥都很關鍵。咱不是常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嘛,所以種植地豆前,農村人喜歡用漚制的農家肥當底肥,撒施到地裡。在耕地時與土壤混合到一起,翻入土層深處,為地豆生長提供養分。

有條件的也有用生物菌肥的,因為生物菌肥與農家肥一起作為底肥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同時又能促進地豆對農家肥的吸收利用。像我們當地就有不少人種植地豆時用金科德生物硅肥,來促進地豆的產量。

種肥的施用

農村人種植地豆前,都會將地豆種切塊,選擇有芽眼的莖塊當種。切好的種塊晾乾表面後,用平時做飯的草木灰拌種。本身草木灰有殺菌作用,可以防止種塊切口感染,同時草木灰還是一種含鉀肥豐富的天然肥料,也可當作種肥施用。

地豆的追肥

農村種植地豆,多是起壟種植。起壟種植能夠有效排澇,而且也有利於通風透光,利於地豆地下莖塊膨大。

地豆追肥應掌握苗期以氮肥為主,磷肥鉀肥為輔,結薯期和地豆膨大期以鉀肥為主,氮肥、磷肥為輔的原則合理追肥。只有掌握好地豆生長期對於各種肥料需求,因地制宜,有針對性追肥,就能夠保證種植的地豆個大,產量高。

總之,地豆種植應以氮磷鉀肥料為主,可以與生物菌肥配合施用,以提高地豆的產量和質量,避免施以含氯肥料。只有合理施用化肥,才能保證地豆豐產又豐收。


建行漸遠


馬鈴薯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種蔬菜,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總體上來說,它對生存環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土壤要結構疏鬆,排水性能良好,而且富含有機質。與此同時,馬鈴薯生長髮育需要10多種營養元素,其中對氮磷鉀元素的需求量最大。而在這三種肥料元素中,鉀肥需求量最大,氮肥次之,而磷肥最少。因此要想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獲得優質高產的話,就必須合理施肥。那麼馬鈴薯種植如何施好基肥、種肥和追肥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一,種植馬鈴薯要施足基肥

在種植馬鈴薯之前,一定要對土壤進行深翻作業,同時施足基肥。正常情況下,基肥以農家有機肥為主,主要是糞肥和廄肥。需要注意的是有機肥必須經過完全腐熟,每畝的使用量一般為1500~3000千克。如果是優質的有機肥的話,可以直接在種植溝中進行施肥作業,用量少一些。如果是粗肥的話,最好採取整個地塊撒施的方式,尤其是像土雜肥這樣的粗肥。施用完成後要及時進行深耕翻土作業,讓土壤與有機肥充分結合。在施用基肥的時候,還可以同時使用少量的磷鉀肥。

第二,種植馬鈴薯不可或缺種肥

在播種馬鈴薯時,可以適當的選用過磷酸鈣或者是少量的氮肥,作為種肥來使用。通常在農村裡面少量種植馬鈴薯的時候,一般是採用草木灰作為種肥。也就是將切開的馬鈴薯塊粘上草木灰之後,放到種植溝中栽種。因為草木灰是含鉀元素比較多的農家肥,對於土豆的生長髮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草木灰還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能夠防止土豆塊腐爛,促進傷口癒合,快速生根發芽。在使用化學肥料作為種肥的時候,需要注意氮肥和磷肥不能直接接觸到馬鈴薯塊,否則的話會起到不好的作用。

第三,種植馬鈴薯要適當追肥

每生產1000千克馬鈴薯需要氮肥4.4~5.5公斤,需要五氧化二磷1.8~2.2公斤,需要氧化鉀7.9~10.2公斤。所以我們從這三種肥料元素的需求量中,就可以看出馬鈴薯對於鉀肥的需求量最大。因此在追肥的時候,要根據馬鈴薯的不同生長階段科學追肥。在幼苗期要及時追施氮肥,正常情況下需要15~30千克的尿素,一般分兩次進行。在馬鈴薯發棵期施肥要慎重,要麼放在發棵早期,要麼等到結薯初期,這樣才能避免導致馬鈴薯秧棵生長過旺。在結薯期可以適當的噴施葉面肥,一般每畝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1~2次即可。

第四,馬鈴薯種植可以施用含氯化肥嗎?

過去的傳統觀念中,一直將馬鈴薯作為忌氯作物,不應該使用含氯的化肥,因為氯元素在馬鈴薯體內存在的話,不利於碳氫氧合成澱粉,導致馬鈴薯減產。但是在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其實適用適當的含氯化肥,不僅不會對馬鈴薯產生不好的影響,反而還有利於植株生長。當然,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該以當地的土地肥力狀況和各種元素的不同含量配比來進行科學施肥,在保證綜合成本降低的情況下,不斷的提高產量,增加收益。

總之,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各種肥料元素對其生長髮育的影響,科學合理進行施肥。這樣才能保證馬鈴薯的優質高產,才能切實增加農民的種植收益。


三農有理


對於我們種植戶來說大家應該先明白這樣的一個情況那就是馬鈴薯是屬於忌氯的農作物,不要施用氯化鉀以及含氯離子的複合肥。

現在已經是3月中旬了,我們河南省豫東地區的春季馬鈴薯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種植完畢。對於題主說的如何才能施好基肥,種肥和追肥,才能夠實現增產效果?

我這幾年一直在農村老家承包土地搞種植,對於土豆的種植只是小規模的種植了1-2畝地,所以就簡單的分享我種植是如何科學施肥取得的高產的。

第一點基肥要重視

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馬鈴薯生長期比較短,又屬於高產的農作物,所以需要的肥料也多。肥料是高產的保證,馬鈴薯不但需要氮磷鉀三大元素肥,同時也需要吸收其他的中微量元素肥。

底肥可以選擇每畝地2500斤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也可以選擇200斤有機肥或者生物菌肥。化肥可以選擇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150斤左右。

第二點種肥要選擇對

對於我們種植戶來說,大家在給馬鈴薯切塊的時候大都會選擇用草木灰來進行消毒,這樣也能起到種肥的作用。

如果說沒有草木灰可以選擇把切好的土豆塊用高錳酸鉀或者酒精消毒,種肥可以選擇用磷酸二氫鉀,海藻肥或者氨基酸水溶肥進行浸種催芽處理。



第三點就是追肥的時間點和量的選擇

可以選擇在苗期,發棵期和結薯期要根據澆水來進行追施肥。在苗期和發棵期主要追施尿素每畝地20~25斤,氮肥有利於提苗和苗期的茁壯成長。

在結薯期可以通過澆水衝施高鉀的水溶肥或者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30斤左右。馬鈴薯塊莖的膨大需要吸收更多的鉀肥,這樣才能夠有利於馬鈴薯的膨大和澱粉的積累,從而提高了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



豫東小農


說一個真事兒哈。

那是在1999年的春天,我村號召大家栽培馬鈴薯,當年栽培了有100多畝,大家幾乎都用的是本地某品牌的複合肥,但有三家,因他們的族人在本村開有一家小門頭,店主也不知道是從哪裡購回來的含氯複合肥,並且還是X可富大品牌,只不過是高氯的,顆粒呈藍色,像及了蘭礬。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三家都用此肥種植了馬鈴薯。本想來個好收成,可偏偏事與願違,看著別人家的馬鈴薯,一個個賽碌碡,再看自家的馬鈴薯,一個個賽雞蛋,那個心啊,是拔涼拔涼滴,那個臉啊,是綠兒巴即,紅撲撲滴,紅裡透著綠,綠著透著白,白裡還帶點兒黃。

心裡一個勁兒地再問,這是咋滴了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氯"而讓他仨的臉"綠"了。馬鈴薯是典型的忌氯作物,如紅薯,菸草,甜菜,葡萄,大蔥,果樹等都是忌氯作物,會使產品質量降低變劣。

好了,倒述法回答了您的一個問題,下面就來正述。


一,馬鈴薯的基肥

老生常談的問題,有機肥料做基肥。馬鈴薯的一生中所需要的肥料80%來自於底肥,充足的底肥是馬鈴薯獲得高產的關健。馬鈴薯對氮,磷,鉀的需求以鉀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因此,在馬鈴薯的基肥施用上,要重施有機肥料,如豬,馬,牛,羊等圈肥,草肥,堆肥等,翻入土中即可。畝用肥量以4000–5000公斤就可以,沒有也沒辦法,誰讓咱們不養那些雞狗鵝鴨呢。

二,馬鈴薯的種肥

種肥就是化肥,現在的當家肥料。在播種時溝施於種塊的中間,一般畝施氮磷鉀複合肥50–75公斤左右,最好是高鉀型的。

三,馬鈴薯的追肥

馬鈴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底肥外,還要在生長期進行追肥。

第一次追肥是在出苗後進行,越早越好,畝施速效性的氮肥如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氫銨40–50公斤,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目的就是促進地上部的莖葉儘快生長,為後期的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次是在馬鈴薯的開花初期,一般畝施尿素10–15公斤,此次追肥因植株長勢,基肥用量的多少而定。基肥足,長勢旺可不追或少追,以免引起植株的徒長,影響馬鈴薯塊的膨大。反之則可加大量追施。施肥結合培土進行,施後澆水。

馬鈴薯可以進行葉面追肥,此法是很不錯滴,特別是在馬鈴薯生長的後期,植株封行,如果磷鉀肥不足,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是很不錯的選擇。

但是,在馬鈴薯的實際栽培過程中,由於生育期間雨量少,地膜覆蓋等,追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一般都是採用一次性施足基肥和種肥的方法,生長期間不再進行追肥。如果實在想追肥,可隨水衝施水溶性的肥料。


最後問一句,您那裡是如何給馬鈴薯施肥的?追不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