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通惠河上的八里橋(永通橋)

提起八里橋,很多人可能馬上會想到“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因為這裡原來是京東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關係著北京老百姓的菜籃子,市場地位相當重要,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它。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八里橋”市場的得名正是來源於一座本地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八里橋(永通橋。)

八里橋,原名永通橋,最早建於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橋,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據《通州志》:“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正統皇帝賜名該橋為“永通”。由於其距離通縣縣城西八里,所以又俗稱“八里橋”。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八里橋(永通橋)側面

八里橋橫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經之處 。通惠河是元至元二十七(1290年)由都水監郭守敬主持開鑿的一條重要人工運河。此河“上自昌平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清水,至西水門入都城,南匯為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通惠河是京杭大運河在北方的最重要的一段,史稱它是“陸運京儲之通道”。北京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城市和漕運終點,八里橋(永通橋)正是在這樣一條十分重要和著名的漕河上建造的唯一的一座大型石拱橋。

八里橋長30米,寬16米,作為三孔橋,其中孔高達8.5米,寬6.7米,兩次孔僅高3.5米,相差懸殊。這種構造是專為漕運的需要設計的。通惠河運糧船多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橋勢必阻礙漕船航行,將中孔建造得相當高聳,漕船即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之說。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八里橋(永通橋)

八里橋(永通橋)與盧溝橋齊名,也是昔日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所在地。八里橋(永通橋)欄板上有望柱33對,每個望柱上雕有石獅。33對雕刻的石獅,各具神態。橋東西兩端各有一對戧獸,長鬣密麟,昂首挺胸。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橋上雕刻的石獅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橋上的戧獸

2013年和2014年,八里橋(永通橋)先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八里橋(永通橋)也是一座飽嘗民族苦難的橋,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八里橋之戰”就發生在這裡。至今憶起,還讓人內心陣陣發痛,讓人更覺得“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是多麼的簡單深切,刻骨銘心。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七月,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因天津談判無結果,遂自天津向北京逼近。9月18日(八月初四日),英、法聯軍先頭部隊自天津西犯,向張家灣的清軍駐地發炮攻擊。清軍僧格林沁所部守軍在失利的形勢下,退“入八里橋,以扼赴京道路”,隨後,英、法聯軍一舉佔領了張家灣和通州城。9月21日(八月初七日)上午七時許,英法軍隊以6000人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自通州郭家墳分三路向八里橋一帶猛撲。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八里橋之戰

 當時,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清軍三萬,分別由僧格林沁、勝保、瑞麟統率。清軍當時處於冷熱兵器轉型期。清軍士兵揮舞著大刀長矛,使用落後於侵略者的抬槍、抬炮,與英法聯軍展開生死決戰。通州城外殺聲震天,八里橋邊遮天蔽日,清軍將士視死如歸,英勇殺敵,橋上的將士倒下了,後面的將士又衝了上來,誓與大橋共存亡。 戰至當晚,清軍官兵前仆後繼。在清軍大旗的指揮下,彪悍的蒙古騎兵多次衝到離英法聯軍陣地僅50米的距離,但是在侵略者密集的子彈和炮彈的精確殺傷下,橋面上堆滿了清軍的屍體,八里橋失守。

今天,距那場慘痛的“八里橋之戰”已過去了160餘年,而去年的3月,573歲的北京永通橋仍在服務於北京的市政交通。可見中國人對於賺錢的熱情早就超過了對於歷史的反思與繼承,至今仍沒有多少人能真正瞭解這座橋的興衰榮辱。

好在目前,作為"接班人"的新八里橋經過近一年施工已經主體完工,建成通車後將替代老八里橋的交通承載功能(老八里橋不能再承擔更多的機動車了),老橋將禁止機動車通行,並開始進行修繕保護。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北京通州八里橋(永通橋)(圖)

八里橋(永通橋)上的石碑

我想,如果能將“老八里橋”建成永久的“八里橋戰役”紀念館。那麼,那些奮勇殺敵的僧格林沁王爺的士兵也會地下有知,死而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