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前言:華為mate7誕生之時

華為mate系列一直是華為整個手機產品線的

高端定位系列,繼mate1和mate2後,華為在2014年9月份推出了mate7,很明顯我們從這次版本號的跨度可以看出,這款手機意義非凡也表現出了華為想要衝擊高端旗艦的野心。

事實也是如此,mate7一經發布在半年內的時間累計發貨已超過400萬臺,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一舉奠定了Mate系列的商務旗艦定位。

在當時的中國智能手機的高端市場被三星和蘋果牢牢佔據,低端則被當時的國內手機市場四大巨頭——“中華酷聯”佔據。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當時的國內手機產業根本沒有所謂的高端旗艦,而是死死的依靠運營商捆綁產生效益,只需不斷髮布新機就好,但此時發生了兩件翻天覆地的變動。我認為這也是影響中國手機市場發展的因素。

第一件則是小米加入國內的手機戰場,互聯網思維外加“低價高配”的思路可以說讓當時的手機用戶意識到,手機還可以有性價比這一個說法。

第二件就是華為正式決定轉型,由低端方向向中高端發起衝擊。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圖片來自微博


華為mate7成功在哪裡?

一、成功的定位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mate7宣傳圖

從這張宣傳圖中的標語“爵士人生”可以看出,這款手機的定位用戶正是國內的精英人士、商務人士。那麼這些人士的特點就是不差錢,同時也願意為國貨買單。

價格上的定位:當時華為mate7標配版官方售價2999元,高配版官方售價為3699元。在這個價位區間,當時的國內手機市場是空白的,只有華為。所以mate7也成為了唯一的實力玩家。

那麼你覺得華為mate7還愁沒有銷量嗎?

二、夠大的屏幕

華為Mate7配備了6英寸分辨率高達1080p的超大屏幕,同期的三星note4也僅為5.7英寸。而蘋果此時剛剛發佈的iPhone6尺寸為4.7英寸。同時華為Mate7的屏佔比達到了驚人的83%,邊框寬度僅有2.9mm在當時的手機市場環境下,更大的屏幕帶來的就是震撼的觀感。這也是華為的差異化戰略之一。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二、優秀的續航

華為mate7電池容量達到了4100mAh,同時期的三星note4電池容量僅為3000mAh,而iPhone6僅為1810mAh。同時華為mate7在搭配上自身研發的麒麟925芯片,讓這款手機的省電續航能力優勢凸顯出來。

這款手機還支持5V2A的10W快充(注意這是6年前)整機充滿電僅需不到2個小時!

那麼這麼長的續航是為了什麼呢?

出門辦公不用擔心手機的電量,這不正好又戳中了這款mate7的定位人群商務人士了嗎。正是這樣,mate7的口碑和知名度大大提高。在此時也收集到了一大批目標用戶,為後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出色的外觀設計

華為mate7機身採用了全金屬外殼,超薄的邊框。讓整個手機顯的品質感十足。接下來詳細講解一下這部手機的細節外觀。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手機頂部

從左到右依次為距離傳感器、前置攝像頭、聽筒和隱藏式的呼吸燈;額頭設計簡潔明瞭。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手機尾部

下方僅有一個簡潔的華為logo,並沒有實體按鍵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手機底部

底部從左到右為降噪麥克風和usb的充電接口,線條幹淨簡潔。

“一代爵士”華為mate7奠定了華為商務旗艦發展之路的基石

手機背部

背面經典的三段式設計,採用鋁合金材質同時金屬背殼表面加入了磨砂質感處理,手感十分優秀。

背部上方居中排列了一顆單攝像頭,像素為1300W。攝像頭左側為一顆方形單色溫閃光燈。


總結

mate7是華為在高端市場立足的非常重要的一步。針對且明確的定位、優秀的手機設計、準確的抓住了用戶所需求的功能痛點,還有當時國內市場上價格區間的空白,這讓華為mate7成為了華為通往高端市場的大門的敲門磚。

讓此時的國內手機廠商也發現了不能在讓手機擁有千篇一律的外觀,而是要找到每款手機受眾的群體,

要去專注於手機用戶的體驗,讓用戶發現,原來手機也可以量身定做。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了,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在下方多多交流評論。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