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是對寫材料最實在的激勵,不能讓寫材料的老實人吃虧

編者按:寫材料是吃勁的崗位,一個單位生態如何,從寫材料人的發展就可見一二,如果寫材料能提拔,說明這個單位老實人還是有出路。

不能讓寫材料的老實人吃虧。

2019年初,在某省政府系統秘書長辦公廳(室)工作會議上,該省政府秘書長明確指出,當前公文寫作人才缺乏,要建立完善可行的激勵保障機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能寫會寫想寫,而且寫得好的優秀人才

到底怎麼建立這樣的機制?作為一名多年奮戰在公文寫作一線的公務人員,就如何厚植土壤,完善機制,切實激發公文寫作幹部熱情分享三點想法。

一、構建多元暢通的晉升機制是根本

進入體制內,晉升發展是誰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這既關係理想,也關係生活。能夠成為筆桿子,本身就是對能力的一種認可。

但是由於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在晉升時,通常會面臨兩個尷尬的境地:

一是它不是業務部門,幾乎沒有具體、明確的業績可以評判,容易被忽略掉;

二是能力突出的筆桿子,往往成了單位不可替代的“釘子”,對於領導來說,是不願意輕易提拔或更換的。

因此,解決好筆桿子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是厚植土壤的根本所在。

一直以來,黨中央都把事業為上、注重實績、敢於負責、勇於擔當作為選拔幹部的重要標準。

當前,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全面推進,也是要著力暢通渠道,建設更加專業、更高素質的現代化公務員隊伍。我們要在落實制度保障上下足功夫,拓寬寫作人才發展空間。

一要持續優化選人用人機制。

堅定不移落實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要求,充分考慮機關公文寫作崗位工作特殊性,減少硬性數據指標考核,酌情增加上級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考核評價權重。

研究建立本區域、本部門寫作人才庫和人才培養髮展計劃,在選拔任用幹部時,優先將寫作人才納入後備,並適當傾斜選用比例,儘可能解決好寫作人員職務、職級問題,使他們有機會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上去發光發熱、做出貢獻。

二要有序暢通多元流通渠道。

積極推進寫作人才遴選和公選工作,設置專門崗位,選拔專業人才,進一步打破職業發展屏障,讓寫作人員心有所盼、幹有所願。

探索推進寫作人員部門內跨崗位、區域內跨部門任職,對於一批能力優秀、年齡適當、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的公文寫作幹部,要敢於打通部門、崗位邊界,積極選派任職,儘可能拓寬寫作人才發展渠道,形成典型示範、榜樣帶動的激勵效應。

同時,還要做好“筆桿子”的上掛下派工作,既要寫作人才有機會到更高層級單位和部門學習先進經驗、拓寬眼界思維,也要深入一線實踐,豐富閱歷,掌握素材,為更好儲備寫作打好堅實基礎。

二、健全有效到位的保障機制是關鍵

公文寫作,通常是一個單位中工作時間最長、內容最枯燥的崗位之一。

公文寫作幹部的可愛之處,就在於從來不以得到多少衡量工作,只要組織有需要,就會衝在第一線。越是這樣,就越要建立完善公文寫作隊伍的保障扶持政策。

一要完善加班補貼和補休假管理辦法。

公文寫作幹部的辛苦是公認的,願意從事這份工作的也不多,主要原因在於時常擠佔休息時間,身體熬垮了,待遇也沒增加。

為解決這一問題,要探索推進加班補貼和補休假並行辦法,對於經常性熬夜、加班從事公文寫作工作的幹部,要適當給與崗位津貼、加班補貼,也可試點推行以彈性休假替代補貼等辦法,儘可能維護公文寫作幹部的合法權益。

二要持續加大考核評優表彰力度。

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工作幹得好不好、幹出了什麼成績,最終還是要靠筆桿子們的努力展現出來,是畫龍點睛的重要一筆。

所謂,重視筆桿子、培育筆桿子,一定要把筆桿子們的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培養出來。

在各種選優、評優工作中,要給公文幹部以比例、以名額,對於辛勤的工作者、踏實的奮鬥者,我們要公平對待,更要大力弘揚。對於高質量文稿,要及時給予撰稿者以肯定和表揚。

對於許多筆桿子來講,已經習慣了“熱鬧與我無關、風景與我無關”的單調生活,能夠得到一份榮譽,即便只是領導的一句鼓勵和認可,都能倍感成就和滿足。

他們其實也是非常純粹和可愛的人。

三、建立實用的能力提升機制是重點

機關公文寫作,是一個持續學習、不斷提升、日益鞏固的過程。公文寫作幹部普遍存在強烈的學習意識、本領恐慌意識,有著極大的能力提升需求。

很多筆桿子都會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自我充電”、知識升級。我們一定要重視並解決好這一需求。

要捨得為筆桿子們學習、教育、培訓投入,明確預算支出計劃,切實加強經費保障。

要關心一線公文寫作幹部知識需求、業務盲點,做到精準補缺、針對性提高。

要豐富學習培訓方式,通過外出脫產學習、專家內部培訓、經驗座談交流、在線教育等,持續增強業務培訓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專業性,達到多源提升、綜合提高的目的。

要堅持推進機關幹部公文寫作能力普遍性提升工程,在著眼做強專業人才的同時,也要引導全體公職人員學習寫作、熟悉寫作、能夠寫作,達到一般性材料人人可寫、重要材料有人可寫的工作目的,也為挖掘新的寫作人才,提供儲備支撐。

此外,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要儘可能讓專業的領導管專業的人,形成以老帶新、傳承有序、精益求精的工作局面。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但是公文寫作是一個逐步沉澱、逐步提高的過程,公文寫作水平的高低,與工作經驗的豐富與否,有著直接的關聯。

公文寫作幹部普遍有尊重前輩、學習前輩的優良傳統。堅持以專業的領導管專業的人才,能夠很好實現以老帶新、共同提高的工作目標。

大家都知道,文字一旦產生,就會有作者自己的驕傲。交給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領導或者前輩修改,可以知不足,有進益,得歡喜。反之,則不盡如人意。

公文寫作是機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但是無人可用的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

前段時間,有個宣傳部的朋友同我講:一天,某市直單位一把手專程拜訪部長,期間,大為訴苦,說全局機關上下200餘人,硬是找不到一個能夠寫出材料的,幹出了漂亮的工作卻呈現不出好的經驗,徒呼奈何。

無奈之餘,想起宣傳部肯定人才多,此程前來,其實就是為了借人。部長一臉無奈,說整個宣傳部也是青黃不接,一有材料,經常是副部長親自捉刀,無人可用。

聽到這個事情後,我深受觸動。人才與土壤本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唯有土壤肥沃,才能育良木、棲良禽。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辦法和舉措落實起來,厚植髮展的土壤,為公文寫作幹部的成長營造適宜的環境,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喜歡上寫作,投身到公文寫作的事業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