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意識地騙了大人,需要注意嗎?該怎麼辦?

jingjing13579


首先感謝這位家長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共性的問題,有很多的家長髮現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經常欺騙大人,這時候有的家長會把握不好尺度,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原諒孩子,如果原諒的話,他今後會不會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品格呢?

那首先我要跟家長說的是,孩子在四五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是他處於一個想象力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他會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許會根據看過的電視劇中的情景進行聯想,然後把一些情節放到現實生活中來,這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不是在欺騙自己呀,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回來之後,會跟家長告狀,說某某小朋友打了自己,然後這時候家長就感覺很緊張,可是到了學校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落實,卻沒有這樣的事情,有時候會讓家長覺得很尷尬,認為這麼點的小孩子怎麼學會撒謊了呢?

其實孩子這樣真的是無意識的,他處於想象力的高峰期,此階段會 通過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引起家長的注意,或者是想得到家長的認可,如果家長了解了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之後就不會那麼糾結了。同時,在此基礎之上,家長也可以多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比如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是看繪本的方式幫助孩子養成誠實的好習慣。其實家長還是有很強的辨識能力的,能夠理解孩子的哪些行為是無意識的欺騙,哪些行為是屬於真正的撒謊,即便孩子在這個階段真的撒謊的情況下,家長也要想到孩子行為背後正面的動機。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同時探討孩子撒謊的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是什麼,比如孩子犯了錯誤,他不承認,這時候家長就應該探討,孩子為什麼不承認,可能他是想躲避指責,躲避懲罰,當理解孩子這樣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家長就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同時,如果要讓孩子承認錯誤的情況下,家長也要提前對孩子說:“寶貝兒,媽媽知道你此時很害怕,但是媽媽向你保證,如果你承認了錯誤,那麼媽媽也一定不會生氣的,而且會原諒你,因為媽媽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家長對孩子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我相信這樣孩子即便是犯了錯誤,也不會去掩蓋錯誤,而是敢於跟父母承認錯誤,所以希望家長對孩子也不要太過於苛刻和嚴厲。對於這個問題的回覆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對這位家長有所幫助。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說明一下,孩子小時候有幾次生病都是下午不睡然後狀態不太好,我不知道這個情況,再帶出去受涼了,就感冒了。當媽的自身也是焦慮的。所以想盡量避免這種狀況。保證孩子休息,還能玩好。也都是無意的問孩子睡沒睡。上次也是。就是問一下,她說睡了,就去商場溜達了,最後才知道沒睡,也沒怎麼狠說,就是生氣了。這次看到狀態不對。又問她,其實本身是不希望孩子按我的答案來回答的,也不想讓她為了不讓我生氣故意那麼說。說她無意識的,不是為了面子,孩子為了自己的小目的是會說一些與實際不相符的回答的,比如她想吃什麼別的東西,會告訴我吃飯吃飽了,或者一個朋友小時候因為不想待在親戚家,會說親戚對他不好了。這不是有意識的撒謊,就是為了改變現狀。我跟還她爸答應她的都會做到的。平時也並不太限制她,可能就是有時候我會因為一些錯誤生氣,爸爸的容忍度就相對大一些。這是我的問題所在。以後就不問了,如果覺得狀態不對就早點回家吧。謝謝各位答覆。


jingjing13579


看來我平時管的她太嚴了!她需要自由!她知道怎樣的回答你才會讓她在外面玩的久一點!我兒子和你女兒一樣,我也總是問他中午幼兒園睡覺了嗎,前幾次他沒有睡覺我會教育他,過後再問他他就說睡了,可是到了七八點小眼睛就睜不開了,我就問他為什麼說謊,他也不說話!再後來問他睡覺了嗎,他直接說你猜![流淚][流淚][流淚]所以現在我都不問了!隨他吧!開心就好,為什麼要讓他那麼累,會讓他有中午必須睡覺的心理負擔呢!


芊羽沫苡


您好,我的兒子今年也是四歲半,很高興在這裡說些我的看法。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你展開教育孩子的首要條件,怎樣才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今天暫時不談。其實我覺得孩子不管什麼問題,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同情”,其實很簡單,“同情”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家長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去感同身受,然後再做出恰當的反應。


首先我們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你不可能指望一個4-5歲的孩子能夠什麼都聽你的。我覺得孩子應該是害怕你的責怪,並非故意撒謊,所以才說自己中午睡覺了。其實作為父母我們肯定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應該適當的放手給孩子一些權力。


我們應該先聽聽孩子怎麼說,但是一定要注意語氣和態度,一定不能先責怪孩子。可以去問問為什麼中午不想睡覺,是和其他小朋友貪玩還是本身就睡不著,然後再給予回應。但是千萬不要責怪孩子,因為責怪,懲罰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作用,只有反作用。責怪孩子的結果就是親子關係疏遠,孩子將不在信任你,不想甚至不敢跟你談論她的感受和想法或者是用其他的方法來應對你就如你提到的撒謊。


我們可以跟孩子談一下午睡對孩子的好處對孩子身體發育的重要性,再談論一些學校的紀律,讓孩子自願養成午睡習慣以及每個人都應該去遵守一些規則。最後再稍微說一下不要欺騙父母就好。好好的跟孩子聊孩子會理解的,畢竟有的時候孩子有著讓人驚歎的潛力,用潛力這個詞似乎不太準確,反正有時孩子會讓我們也感到驚歎!重要的還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有耐心,畢竟這是作為父母這份職業本就應該做的!


若辰老爹


從孩子的年齡來看。他應該還沒有意識到,這叫做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與家長之間有過類似的交流。因此他能主動判斷出,如果說自己已經睡過覺了,會有怎樣的結果。孩子貪玩是天性,當他知道如果說自己睡過覺了,可以多玩一會,那麼他以後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也一定會採用同樣的應對方式。


其實在這個事情裡面,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該不該說實話”這個問題,而是關注於怎麼樣與父母溝通,可以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好的,證明他有自主判斷能力,並且有靈活處理,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換個角度想,如果孩子將來在職場上,不顧場合不顧利益地說實話,並最終因此沒有為自己爭取該有的利益或合理解決問題,這樣何嘗不是損失呢?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作為家長,對孩子進行怎樣的時間管理和行為管理,可以保持孩子的正確行為方式。簡單來說,讓孩子意識到,說謊會有不良的後果,而說實話是被贊同和鼓勵的行為。對此我認為有幾點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的:


1. 家長對於孩子是否保持固定不變的立場?

比如在這個事情本身,家長就對孩子晚間的時間安排有區別對待的處置態度,如果睡覺了那麼可以逛商場,如果不睡覺就不逛。但如果家長立場是不變的,無論中午有沒有睡覺,他都可以逛商場,無論有沒有午休,他都必須8點回家準備9點上床休息,那麼孩子就會知道,無論他說不說謊,結果都是一樣的,孩子也就不需要再去考慮這件事情需不需要說謊。


2. 家長對於孩子的正確行為,是否有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比如孩子在某件事情上,沒有說謊,那麼家長就應該及時對孩子的正確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比如獎勵一些小糖果小貼紙。這一些都是對孩子暗示怎樣的行為是值得鼓勵。而對於不正確的行為,我們可以及時指出,並明確告知這樣的行為不受歡迎。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情感懲罰,比如說你這樣做媽媽不理你了,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這樣都是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將情感喜好與行為喜好區分開,比如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3. 家長給予孩子主動選擇正確行為的權利。

家長還可以提前預告結果,讓孩子主動選擇正確的行為模式。通過幫孩子分析遇見事情發展的後果。讓孩子自行選擇,會更有利於他將來面對類似問題時做出合理的全面的思考,對當下的事情也有更深刻的記憶。


比如,同樣在這件事情上,當媽媽留意到孩子行動賴嘰,懷疑他沒有午睡時,可以直接對孩子說:媽媽看到你精神似乎不太好,我想知道你今天是不是沒有午睡?如果此時孩子選擇說謊,說有睡覺,那麼我們可以做進一步引導:媽媽很願意相信你,但是我會向老師求證,如果老師說的跟你說的不一致,那麼你會失去……(某一件孩子很喜歡的東西或很喜歡做某件事情的機會)。


當孩子意識到他如果做出說謊的行為,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和損失,那麼他就會明白,說實話才是被鼓勵和認可的。相信他自己也會主動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水水魚看見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從提問的題目來看,孩子是無意識,並且才4歲半。當然是算了,不算了又能怎樣?並且,說不定這是孩子怕你擔心而安慰你呢。這難道不是情商高的表現嗎?你應該高興才對。

退一萬步說。即便孩子真有撒謊又能怎樣?撒謊是人性。至少是人性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撒謊。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無法選擇,撒謊應該是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想要孩子不撒謊,應該給他創造一個不需要撒謊的環境。給孩子安全感。

而安全感這個東西是真正的奢侈品。像新婚誓詞裡說的: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而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不同的是,夫妻是平等的兩個人,不合可以分開,而孩子卻沒有選擇父母的機會,相比更地位更弱。只有真正的Unconditional love,才能給孩子安全感。而不是一點小小考驗都經不起。

什麼叫Unconditional love呢?不是評判挑剔孩子,懲罰孩子,時不時降點雷霆之怒。所謂雷霆雨露,俱是恩澤。天地君親師。生殺予奪理直氣壯。爽的是大人,苦的是孩子。無條件愛是包容,是愛,是幫助,更重要的是,陪伴。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個人這樣盯著你,你會自在嗎?並且還有給你榮辱生死的權力,你還能專注做事情嗎?這家庭還能和諧嗎?到青春叛逆期形成自我獨立人格的時候有心理話會給你說嗎?

孩子只是晚出生,並不比我們低一等。十年二十年後,形勢就是大不會一樣,這一點活了幾十歲的看的最清楚。當你100歲孩子也七八十了。都是老頭老太,何苦要為難彼此呢?所以,天下無事,不必擔心,擔心是對孩子的詛咒。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上,孩子什麼事沒有。


老羅9527


孩子無意識地欺騙大人,當然需要引起注意了,從小就應教導孩子誠實。

1.瞭解孩子撒謊的原因

當發現孩子撒謊時,不應馬上責怪和批評孩子,而應該先了解背後的原因,有時候或許是個善意的謊言呢?不搞清楚真相就批評孩子可能會傷到孩子的心。小孩子一般對家長撒謊,可能是害怕真相被發現捱罵或者父母對自己失望,也可能是想通過撒謊得到一些東西,家長要針對孩子撒謊的原因進行教育才更有效。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像朋友一樣平等地相處,走進孩子的心裡。

2.讓孩子認識錯誤,批評要有度

批評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且以後不再撒謊,而不是為了讓孩子對父母感到害怕。因此,初次發現孩子欺騙自己時,批評教育語氣可以平和些,講道理而不是對著孩子嘶吼,儘量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屢次欺騙自己,可以適當地懲罰孩子(但不要用打的方式),讓他深刻地意識到這是不對的,不再有下一次。

3.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也不誠信,孩子也會學。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對孩子撒謊,答應孩子的事情也要做到,身教比言傳更有效。

孩子無意識地欺騙大人,如果不及時糾正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以後可能要晚點越來越嚴重,因此要從小教育。


太平洋親子網


孩子無意識的騙大人肯定是受到了某些方面的影響。而這個影響讓他們覺得騙人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無意識更加說明他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學到的!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特質往往是大人有的特點。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平常的說話,做事的行為,對事物的看法等等都要做好。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做成什麼樣子的人!

孩子從小說謊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必須嚴格的糾正過來。不然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有嚴重的影響!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孩子的教育無小事呀!!!

謝謝!



進城計


從問題描述我感覺到:
1、家長非常重視孩子教育;
2、孩子天性非常明顯;
3、人性與心理保護機制;
我個人觀點:
1、不能用成人標準去要求孩子的行為;
2、感覺孩子行為有問題,先從大人方面找原因;
3、糾正孩子不符合大人期待的行為應該以正面引導為主;
4、不要為孩子成長無畏焦慮,也不要扒苗助長,要為孩子成長創造合適環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39e6b26f3db4d5cae0e6d0468ed165e\

家居裝修廖先生


舉例子講故事,耐心引導就可以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