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省市给楼市发“救生圈”?央行、央媒接连回应,或重演2年前

2020年的楼市,开局有点让人猝不及防。

拿这个春节来说吧,1-2月份,18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陷入冰点,其中,廊坊、合肥、重庆、长沙、武汉、天津与烟台1~2月成交量同比降幅均超过60%,广州、青岛、深圳成交量受影响相对较小,降幅小于40%。

新房的表现更差劲,由于绝大部分售楼部关停,部分网签中心延迟复工,受其影响,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接近于0,按照中金宏观的统计,30个城市在2月初的成交量每日不足5000平米,按100平米一套房来计算,几十个城市一天只卖了50套房子。

对房地产这个纯粹靠资金驱动的行业来说,房子卖不出去,就意味着开发商还不起贷款,经营无法维持,由于房地产涉及到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如果长期停顿下去,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影响。

因此,我们看到各个城市开始给楼市送“救生圈”了。

比如,2月中旬开始,河北、天津、重庆、浙江、上海、西安、无锡、南昌、杭州等10余省市集体出台针对房地产企业的阶段性纾困措施,包括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降低土地拍卖保证金比例,放宽预售条件等。

24个省市给楼市发“救生圈”?央行、央媒接连回应,或重演2年前

随后,南宁、东莞、钦州、抚州等地继续密集出台政策,从调整公积金贷款、给予购房补贴等方面支持购房需求。

2月24日,有消息称浙商银行调降非“限购”城市首套房贷首付比例最低至20%。

2月25日,又传出绍兴工行也将调降了首付比例。

2月27日,有研究机构数据称“目前已经有8个城市的首套房主流首付比例为二成”。

请注意:这些措施,意味着调控开始从“松绑房企供给端”,到“提振购房需求端”转变了。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统计,2月以来,国内共有24个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其中包含浙江、江苏、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四省份、天津、上海两直辖市、以及18个地级市。

显然,对年均十几万亿成交的房地产行业来说,一旦出现“降首付”类似抬高购房杠杆的政策,巨量的购房需求可能会迸发出来。

但是,抛给楼市的“救生圈”,房企、购房者真的能接住吗?

央行、央媒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救生圈”没了。

1,央行宣布: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继续“因城施策”落实好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笔者认为,“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的表态非常及时,调控的基调只要没变,各地发布的松绑措施就不会使楼市再度反弹。

举个例子,24个省市发布的涉房政策中,如果是延缓土地出让金之类的措施,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如果是库存较高的三四线城市发布类似购房补贴之类的措施,包括适度重启棚改货币化,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不大。

24个省市给楼市发“救生圈”?央行、央媒接连回应,或重演2年前

但是,期待2020年大量城市出现降首付、降利率之类现象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底线”。

换言之,房价微涨3%-5%以内,微跌3%-5%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出现动辄10%-20%以上的涨幅和跌幅,房价和地价稳住的前提下,各个城市给房地产“开绿灯”的政策才会得以实行。

2,党报紧急6字回应:坚持房住不炒。

经济参考报近日发文指出: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继续“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其中有5点要求值得留意:一是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二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主动应对,三是需求端政策要保持连续、一致和稳定,四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五是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主管主办的报刊,创刊于1981年,是不折不扣的“央媒”,而经参头版,更是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这5点要求中,每一条都大有深意。

拿第2条来说,房企要积极主动应对,啥意思?线上卖房、75折促销、降价优惠都是开发商主动的“自救”行为,房企不要老是指望调控会放松,然后就“坐享其成”了。

还有第3条,需求端要保持连续、一致,这句话很值得细品,文章开头笔者提到,2月中旬至今,本来是很多城市都在实行松绑房企供给端,并没有提振购房需求,这对房地产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降首付、降利率这些政策,必然不会成为主流。

也就是说,让购房者用更低成本买房,在个别城市实行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看央媒的表态,需求端的政策要连贯,不会大面积普及开来。

24个省市给楼市发“救生圈”?央行、央媒接连回应,或重演2年前


综上,从房地产市场走弱、零成交到各地松绑楼市,再到央行、央媒的连续回应,这个过程完全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笔者认为,这似乎预示着,楼市会重演2年前一样的轨迹。

2年前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应该还记得,2016年的2-4月份,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出现了“抢房潮”,各个房企争当地王,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在棚改余温下持续走高,市场情绪一度高涨。

然而,7月份,也是高层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口号,成为2018年楼市降温的一个“分水岭”,市场预期由“慢涨”变成“下跌”。

随后,土地流拍成为常态,金九银十泡汤,降价促销不断,各地涉房调控政策达到438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两年后的现在,我们再审视2018年的楼市形势,是不是与现在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样也是各地的房企、购房者“跃跃欲试”,同样是高层连续发生表态,3月份会不会成为2020年楼市的转折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