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感覺國內圈子裡面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RPA的技術壁壘和門檻都是很低的!”


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受這個思想影響,大大小小几十家本土創業公司踏上了自研RPA的道路。小到一兩個人的團隊,大到大廠孵化的RPA項目,總之根據RPAPlus目前最新的不完全統計,已經有大約三四十家號稱自己研發做RPA產品的初創團隊。另外還有若干家號稱做過類似項目的團隊,或者正在公司內部應用自研的產品,總之,全國整體的形勢朝著即將“百家爭鳴”的狀態發展。

·

然而,RPA真的那麼沒門檻嗎?

不是的。

構成RPA產品的一些自動化技術沒門檻,而RPA產品的門檻其實是不低的。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很多團隊理解的RPA軟件就是實現一些網頁和客戶端程序自動化執行的工具,那麼在他們的眼裡,RPA軟件就是包裝好一些的Python ,或者VB , 或者JavaScript,再加上一些免費但不開源的自動化工具,例如AutoIT 。


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Auto IT介紹:AutoIt 目前最新是v3版本,這是一個使用類似BASIC腳本語言的免費軟件,它設計用於Windows GUI(圖形用戶界面)中進行自動化操作。它利用模擬鍵盤按鍵,鼠標移動和窗口/控件的組合來實現自動化任務。而這是其它語言不可能做到或無可靠方法實現的(例如VBScript和SendKeys).


咱們中國可能因為人多的關係,每每有熱點都會有一群人紛至沓來。


遙想2016年的VR元年,輿論與媒體炒得是沸沸揚揚,上千家初創公司投入到做VR領域最沒技術含量的HMD外設這個領域,研發所謂的VR眼鏡。而幾乎沒人願意在虛擬現實核心領域做投入,如VR引擎(舉例:遊戲領域的知名引擎,Unity3D,Unreal, 工業設計引擎,Dassault System Deltagen , AutoDesk Vred 等等),VR-MR-AR算法, VR GPU芯片。最後的結果很多人是清楚的,絕大部分的做VR眼鏡的公司都Game Over了,浪費了多少青春和金錢啊。


2019年被一些人親切的稱之RPA元年, RPA廠商呈百家爭鳴之勢,連各類RPA自媒體和網站都弄出來了十幾個。(RPAPlus是業界首家成立的專業RPA行業諮詢公司,客觀專業是我們的姿態。)


大家看一下這樣一款所謂也叫做RPA的軟件:


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這,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

RPA產品為什麼是有門檻的?

請問RPA廠家或者RPA諮詢公司在介紹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時候,會主動告訴客戶RPA其實需要很大的維護工作這個事實嗎? 然後不告訴用戶就不需要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嗎?

優秀成熟的RPA產品會在如何提升維護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方面花費很大的力氣.

RPA機器人是會被部署到企業重要的生產環境上的,機器人的行為是否可控,可以任意留下後門嗎? 機器人在生產環境的作業的每一步是否都可以被審計? 登陸過機器人平臺的開發人員和維護人員呢?

RPA是一款企業服務軟件(平臺),需要滿足的不僅僅只有業務方需求, 還需要滿足許多企業管理,IT,運營,合規等方面的企業需求.

"› 機器人經常會中斷,給運營帶來沉重的負擔。超過45%的組織每週頻繁地處理機器人維護問題,與此同時,客戶體驗也受到影響。員工還必須承擔額外的本該由機器執行的任務。"

RPAPlus代表,公眾號:RPAPlus突破RPA的障礙和最佳實踐 RPA Plus

在19年12月出的報告中, 我們指出了部分公司產品的規劃和設計方面的問題

RPAPlus代表,公眾號:RPAPlus2019主流國產RPA軟件年度橫評報告

為了追求差異化競爭,更為了說服投資人,有部分初創RPA公司在包裝一些概念:

他們的產品是為某垂直行業訂製的

垂直行業定製方案本該由RPA諮詢服務商來推進,因為完成這個任務的前提是懂某個特定行業的業務,並且需要付出大量的諮詢工作.

有RPA項目經驗的專家會發現,幾乎每家企業的業務流程都是有差異的.就連一些聽起來應該差不多的業務流程,實際操作的時候也是差異性非常大.比如"報稅申報", 大家可能會認為國家的稅務系統一家親,報稅規則全國也應該統一, 可真實情況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區稅務的官方平臺完全不一樣,哪怕同一個城市,可能也會有若干個報稅申報的應用平臺,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套統一的標準試用全國不同企業報稅申報的流程.

作為一款RPA產品,本身的能力優勢就是跟各類不用的應用類型打交道,至於具體不同用戶的差異,留給RPA諮詢顧問和實施顧問去搞定. 如何無縫銜接和標準化插入不同區域的特點,讓項目開發和維護相對變得可以操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產品集成了某某AI能力

這其實只是一種包裝行為,我們看到許多RPA工具組件包含了OCR模塊,無非兩種情況: 第一, RPA軟件包中插入了諸如Tesseract的本地OCR包 ; 第二, 去調用在雲端的OCR平臺的接口. 這兩種方式都是非常輕鬆的拿來主義.當然有些大廠會有大的戰略合作或者戰略收購,這樣自當別論.

一款沒有任何AI能力的RPA,也可以通過程序調用,接口調用的方式去融合幾乎各類AI的落地應用程序.所以只要兩家公司相互發個聲明,就可以戰略合作了.


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本期話題:

“您認為RPA的門檻是高是低?如果研發一款RPA產品,您覺得會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RPA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上期話題:

“您怎麼看待目前中國市場本土RPA廠商與海外RPA巨頭的競爭格局?在產品層面,本土廠商全面趕上海外RPA巨頭需要多久?”

► RPAPlus 2020合作計劃

►突破RPA的障礙和最佳實踐 RPA Plus

►從疫情中窺機 - 人工智能商業潛力

► 重新審視當今最被炒作的RPA

► 白領機器人-3個應用與思考

► RPA案例 DHL物流行業應用

► RPA被過度炒作嗎

► 國產RPA軟件橫評報告

► 微軟進入RPA市場意味著什麼

► 2019 RPA+AI行業峰會 | 成功落幕

「RPAPlus」 | 專注RPA+AI研究、評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