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1月29日下午4点半,黑龙江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里的,呼吸科李家宁副主任,感染科医生陈立燕和感染科护士长于志鸿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感染区开始接诊患者。在工作4个小时后,当他们走出病区,身上的衣服已经全被汗水浸湿。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队员 李家宁

哇哇透,身上全湿了。


因为穿着的防护服比较厚重,手套佩戴时间较长,三名医护工作人员不仅衣服全被汗水浸湿,手部也被手套捂得发白。


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队员 陈立燕

(没吃饭呢姐,是不是?)没吃呢,我们进去到现在,一直没吃呢,上顿饭中午吃的。


作为首批进入病区的队员,李家宁和陈立燕两位医生表示,虽然这次“战疫”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平时在医院里的临床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还是能够适应的。


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队员 陈立燕

一个就是呼吸困难,上不来气,我走了几趟,他那个高病房也是很大的,就觉得乏氧了,那个护目镜硌得特别疼。其他的就没啥,主要就是呼吸比较困难。接触病人那我们都没问题。


与此同时,第二批进入病区的黑龙江援鄂防疫医疗队的赵帅医生,已经做好了和李家宁医生交接的准备。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黑龙江援鄂防疫医疗队

队员 赵帅

现在已经穿两层了,对,一共是一看,十一步,到这儿,转一圈,穿得还是比较多的,才能完成防护的工作,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保护病人。


进入病区接诊的医护人员,要穿内防护服,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医用圆帽,外防护服等共十一个步骤。全部穿戴整齐后,赵帅医生拿出了一件自备“神器”。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黑龙江援鄂防疫医疗队

队员 赵帅

这是我自己买的一个,防止护目镜不起雾的,这样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自己准备的一个小东西,经过一下午的实验,效果还不错。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1月29日晚上8点半左右,黑龙江援鄂防疫医疗队队员赵帅和另外两名医护人员走入感染区开始工作,其他人员随时待命。


黑龙江援鄂抗疫医疗队

前线临时党委成立


1月30日上午,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全体党员第一次会议在驻地举行。党员们手握拳头,高声朗读誓词,宣告抗疫前线临时党委正式建立。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会议现场,黑龙江省卫计委张丙才宣读了黑龙江省卫健委党委关于成立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的决定。临时党委书记焦军东结合目前一线医护人员的具体工作,为全体党员上了首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队员里,年龄最大的是59岁的李晓光,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明年即将退休,此时此刻依然奋斗在一线;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的一病房护师王晨羽,不久前父亲刚刚去世,母亲还没有平复心情,王晨羽还是毅然决然加入到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黑龙江省援鄂抗疫医疗队 王晨羽

我这个行为和决定,有些不负责任,把我妈扔在家里。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家出了问题,小家也很危险。(家里人一直都不知道?)嗯,我妈一直都不知道,我弟知道。我们其实来更多的是,第一提供帮助的同时,给他们打气来了。


黑龙江医疗队迅速集结,来到武汉,人生地不熟,开展工作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必然的,但是全体党员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一方面体现了医护人员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本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龙江医疗队敢于亮剑的精神,他们勇敢地与病人并肩战斗,不抛弃,不放弃的情怀,也将温暖武汉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崔海琳:我在武汉许下生日愿望


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身份也都是丈夫,是妻子,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还是家中独生子女。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时刻牵动着家人的心。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崔海琳,在支援武汉的同时,家人也给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琳琳女儿:


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在家祝在千里之外,奋战在瘟疫前线的女儿生日快乐!肆虐的瘟疫在蔓延,很多人都在生死边缘,你毅然听从祖国的召唤,去支援了武汉。你用你弱小的身躯与同仁们一起扛起援鄂的重担,弃小家为大家你无悔无怨。武汉随时传来好消息,但妈妈还是为你把心担。愿苍天睁开双眼,让这瘟疫马上消散。孩子你们要把自己保护好,然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排忧解难。全国的妈妈们都在为你们祈祷,愿孩子们都胜利凯旋平平安安!宝贝女儿生日快乐!妈妈在家等你平安归来!


这是一条饱含思念与担忧的微信消息。收件人是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崔海琳。看到了生日消息,崔海琳才意识到原来昨天是自己的生日,来到武汉的这几天,紧张忙碌的培训工作,让她早把这事忘到了脑后。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队员 崔海琳

我们已经到达湖北武汉两天了,这两天大家都在加紧练习穿脱隔离服的一些知识,昨天下午我也顺利地通过了考核,回到住所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妈妈的生日祝福,才突然想起来,原来昨天是过生日。虽然没有庆祝的仪式,但是我觉得这个生日是我终生最难忘的。


36岁的崔海琳,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5年。父母年迈,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可是,当得知要支援武汉时,她是第一批报名的。妈妈知道自己要支援时,只是握着她的手,鼓励她。虽然表面上鼓励,但是当妈的心里还是特别为女儿担心,趁着崔海琳不注意的时候,妈妈就转过身偷偷的擦眼泪。1月30日上午,抵不住想念,崔海琳的母亲给她发来了视频。


「武汉集结号」纪实:援鄂医生进入病区,四个小时后全身湿透


这一次生日,没有鲜花与蛋糕,没有亲人陪在身边,崔海琳说和医疗队一起奋战的日子就是最好的礼物。艰苦奋战的日子里,崔海琳在武汉发了一条特殊的朋友圈,纪念自己36岁这个不一样的生日:今天继续练习穿脱防护服,小伙伴们都很认真。下午由二院的感控老师进行考核,15名队员全员通过,我们信心满满,整装待发…今天是我的阳历生日,晚上妈妈发来一小段祝福,第一次发现她还挺有文采,我不能哭,我要坚强…


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队员 崔海琳

我想许下一个生日愿望,希望通过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次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够平安健康的早日回家。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