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前情提要:之前我曾撰文討論過項氏家族的來歷,並就其與楚國王室的淵源做過一定的推斷,得出項氏家族並非出自楚國宗室的基本觀點。而就我個人目前所能接觸到的文獻史料而言,項氏家族在入楚之後也一直過得不甚如意,即便是後來作為楚國項氏的主要奠基人的項燕,雖然在“護國之戰”中獲得了顯赫的聲名。但這名聲卻也不是潔白無瑕的。

因為在項燕身上始終縈繞著一個難以解釋的歷史懸案——項燕擁立昌平君為荊王,抗秦軍於淮南。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項燕“立昌平君”一事不僅在客觀上反映了項氏與楚國王室之間的關係,甚至還間接的影響著在“亡秦之戰”興起之後,後楚懷王與項氏家族之間的關係。所以,在我看來,探究項燕是否真有擁立昌平君為楚王之事並不僅僅只是對歷史真相的追溯,更是我們深入研究後楚懷王時代楚國政權架構和君臣關係的重要前提。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一:《史記》中關於“項燕立昌平君”的記載及其矛盾之處

關於“項燕立昌平君”一事的記載最早見於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史記·秦始皇本紀》

但即便是看起來如此簡單明瞭的一件事,在出自於同一人之手的《史記》中卻存在著數條彼此牴牾的記錄,諸如: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1、二十三年,王翦、蒙武擊破楚軍,殺其將項燕。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虜其王負芻。秦滅楚。 ——《史記·六國年表》

2、王負芻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二年,秦使將軍伐楚,大破楚軍,亡十餘城。三年,秦滅魏。四年,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而殺將軍項燕。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雲。 ——《史記·楚世家》

3、王翦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餘,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為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據此,如果我們將以上記載進行對比的話,就不難發現以下兩個問題。第二,關於“擁立昌平君”的時間和項燕的死亡時間的矛盾。

第一,為什麼“項燕擁立昌平君”一事只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所記載,而在其他幾條都沒有類似的記錄。甚至在最重要的以記錄楚國世代君王承繼關係的為主的《史記.楚世家》中都不曾出現。因為,倘若昌平君果真曾經做過楚王的話,《楚世家》中就應該會這樣的記錄。那麼如今的“付之缺然”是不是也就意味著“項燕擁立”之事其實並不存在呢?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畢竟,對於這種互相齟齬的記錄,作為著述者的司馬遷又怎會沒有察覺?那麼,他在明知彼此牴牾卻依舊“秉筆直書”而不做解釋的原因也就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限於時代和手頭史料的問題,在他著作《史記》的時候,除了能確定楚國是在公元前224年滅亡的,期間在“亡楚之戰”中具體發生過什麼已經不甚瞭然。

而再聯繫司馬遷“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的創作習慣,也許當他在訪求當地故老,收集散佚史料的時候,意外聽說了“項燕擁立昌平君”的事情,但這則舊聞又與已經掌握的史料存在著矛盾,而自己又難以對此作出確切的甄別和判斷,於是秉持史家“有聞無遺”的原則將其記錄下來,以供後人自行品鑑。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第二,關於“項燕擁立昌平君”的時間問題。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項燕“擁立昌平君”是在秦將王翦俘虜楚王負芻之後。這種在國破家亡,君王為俘的情況下,繼續擁立王室後裔抵抗侵略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既是忠貞的表現,同時也是愛國者的必然。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並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項燕的擁立之舉確實是在楚王負芻被俘之後,因為除卻《史記.秦始皇本紀》這一條孤證之外,其他幾條證據都表明項燕是死於楚王負芻之前的,試問,一個早已戰死沙場的人又怎能援立新君堅持抗秦呢?所以,面對司馬遷留給我們的這相互矛盾,彼此嵯峨的記錄,我們有理由秉持“孤證不立”的原則,對“項燕擁立昌平君”一事進行質疑。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二:對“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一事的辨析

要探究項燕是否真有“擁立”之事,就得先梳理清楚項燕和昌平君之間的線索,而根據《史記》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知道:

秦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因為新鄭反叛(原為韓國故地,為秦所滅後設郡),出於彈壓當地百姓和舊楚遺民的需要,秦王嬴政將楚公子昌平君徙於郢地。

秦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大起軍馬,命李信和蒙恬二人率領二十萬秦軍,分別進攻楚國的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和寢(今安徽臨泉縣),試圖一舉覆滅楚國。而就在連戰告捷的秦軍準備直搗黃龍的時候。秦軍主帥李信卻突然回師進攻位於西北部的郢陳(昌平君被貶之地)。在攻破郢陳之後才有一次引兵向西與蒙恬在城父匯合。但由於長期奔襲而未得休息的緣故,匯合之後的秦軍最終還是被尾隨蒙恬而來的楚軍和郢陳的殘軍擊敗,狼狽潰逃的秦軍主將李信不得不星野馳歸稟告秦王嬴政。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秦王二十二年,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根據以上材料,我們大致可以復秦軍的第一次伐楚之戰。即,在李信和蒙恬深入楚國境內的時候,楚國本部雖然組織了強有力的抗爭,但卻並沒能對秦軍形成有效的狙擊。當此之際,本為楚考烈王之子而此時正被貶居郢陳一帶的昌平君,一方面不忍坐視母國淪亡,另一方面又受到座下死士的鼓動和故楚遺民以及亡韓舊臣的支持,於是據地而反。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而此時正馳騁於楚國大地的李信與蒙恬大軍,為了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於是不得不制定先回師平叛爾後繼續南征的計策。但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早已身陷囹圄的秦軍雖然順利擊潰了郢陳叛軍,卻未能將其完全剿滅,潰逃至淮南一帶的昌平君於是主動和此時正一路尾隨蒙恬的項燕接洽,且在協商之後制定合擊秦軍的戰略。並最終成功擊敗秦軍。至此,而合為一處的楚軍亦隨之爆發出巨大的戰鬥力,不僅成功奪回郢陳故地,甚且還趁勢深入至韓國境內,對秦國構成極大的威脅。當此之際,眼見情況危急的秦王嬴政,不得不再度啟用老將王翦,傾盡全國之力來打“亡楚之戰”。

所謂“蛇無頭不行”,出於反秦運動的需要,做為郢陳之亂主要領導者的昌平君自然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名號,而鑑於他本是楚考烈王在秦國做人質時留下的王子的身份。郢陳之亂的策劃者擁戴其為楚王,藉此來招攬人心,號召天下,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更何況,此時的楚國國君負芻本身又是通過篡弒繼位的,並不能得到楚國上下的一致認同。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如此一來,我們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與其他諸條不一致的原因了。首先,相對於郢陳之亂的策劃者而言,項燕的名頭顯然更為楚國百姓所熟知,所以在項燕和昌平君合併一處時,項燕也就自然而然的被認為是昌平君的擁立者,進而傳到楚國之後,自然也就有了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以抗秦的謠言;其次,因為反攻順利,秦楚兩國的戰線被拓展至韓國境內,由此而給楚軍的糧草補給線帶來極大的壓力,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老謀深算的王翦始終堅守不出的原因所在。

王翦果代李信擊荊……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餘,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為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綜上,我們幾乎可以做出以下判定,1、司馬遷關於“立昌平君為楚王”的記載,在實際歷史上應該是切實發生過的,只不過擁戴者並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2、限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代替李信出征楚國的王翦首當其衝索要面對的就是此時正盤踞在淮南一帶的昌平君和項燕勢力。因為,只有先剿滅這股勢力才能使秦軍避免重蹈李信的覆轍。如此一來,《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載的內容也就可以與其他幾條信息相互印證,彼此吻合了。

所謂“偏聽則信,兼聽則明”。因為信息閉塞和口耳相傳的訛誤,項燕聯合昌平君的消息在傳往楚國的過程中也就被扭曲為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事實”。如此一來,原本就因得位不正而心懷惴惴的楚王負芻勢必會對項燕心存芥蒂,進而對項氏家族進行報復,而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項氏家族會選擇在項燕還在前線拼搏的時候,就不動聲色的將家族中的男丁盡數轉移的原因。

帶血的印記之——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的不是項燕,而是另有其人!!

再加上項燕已死,擁立之事是否確實已然死無對證。而楚國的滅亡距離天下諸侯奮起亡秦又不過短短十四年而已。當年經歷過此事的故楚遺臣也大都還活著,如此一來,限於先入為主的成見和擁戴後楚懷王之後,項梁的專擅和霸道,以後楚懷王為首的故楚貴族集團自然會對項氏產生諸多不滿,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後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