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题记:家乡啊 我夜夜思念的故土

那是我无法落叶归根的地方

这是一个流浪悲苦的世界

满目尽是尸骸苍凉

流散的灵魂

仍无处安放


01 流民的构成情况

流民的构成主体是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汉族,其他的包括内蒙古高原从事牧业或半牧业的少数民族,还有一部分来自东北和西北的人群。

02 魏晋时期,流民的来源

首先,战乱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汉4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在董卓乱政之后宣告结束,历史再次进入战火纷飞的状态,三国争雄,硝烟弥漫,铁蹄踏坏庄稼,壮丁被抓走,妇女自身难保,到处尸横遍野。活下来的人,携家带口,从北方迁徙到南部蛮荒之地。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战乱饥荒)

其次,天灾

魏晋时期,属于“气候异常期”,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到什么地步?从西晋到隋朝的三百多年中,自然灾害就发生了近五百次,有两百多次自然灾害是大范围的,波及地区极广。

天灾加上人祸,人口伤亡惨重,使北方瘟疫横行,农民纷纷向南逃荒,当然也有逃到西北或其他地区的,但是以南逃为主。

03 西晋政府对流民的残暴处理办法

西晋完成短暂的统一后,如何安抚那些离开家乡的流民?

西晋政府把南迁流民编入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和寺庙大量吸收流民,不在政府注册,以逃避赋税,寺庙本身不用上税,所以寺院经济在魏晋时期膨胀得很厉害。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寺院经济)

流民为了生存,依附于豪强大族和寺庙,成为他们的“藏户”,也叫佃户或者私荫户,也就是成为他们剥削的对象。

东晋统治者因为财赋收入减少,就试图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与世家豪族争夺流民。

西晋世族掌握地方大权,追逐金钱、贪图享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享乐的物质从哪里来?

他们把手伸向了流民!流民离开家乡后,本想能有一席之地安生,但无奈的是西晋统治者向世族征收赋税,世族不顾流民的死活,把赋税摊派在依附于自身的流民身上。政府更是对"编户″的流民收取重税,干旱、蝗灾严重的时候也不曾减税。

“诸蛮陬俚洞,沾沐王化者,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

政治还对流民征兵派役,把部分流民编制成“北府兵”,让他们做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炮灰。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北府兵)

兼并流民土地,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引起少数民族极大的不满,为后来少数民族领导的流民起义埋下隐患。


04 西晋政府对流民的统治处理带来的恶果

首先,导致更多的流民。

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使一些开荒和分配无主荒地的流民,再次失去土地所有权,再次沦落为流民阶层。也使得原来不是流民的农民,因土地被霸占沦为新的流民。

其次,社会治安混乱,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发达。

流民南迁后,与南方的原住民们争夺土地以及其他的生存资源,导致流民与南方土著居民矛盾激化。

南方一些豪门大族招纳流民,逼流民为自己辛勤耕种,导致豪门大族的势力越来越大,而国家税收越来越少,形成一种国贫而豪强富的局面。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战乱时各阶层争相拜佛,佛教寺庙不用交税,便趁机占有大量土地,上层僧人也成为了地主。这些寺庙争夺流民作为劳动力来耕种土地,拓展寺产。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耕种)

北方士族群体,为争夺政治权力,不断打压南方士族,造成了南北双方士族的不和。以司马氏为首的公卿贵族,拉拢有能力的流民首领,利用他们打压南方士族。

北方近百万流民纷踊而至,土地不够分,粮食产量不高,南方的粮食不够吃,等待他们的就只有饿死。于是为了生存,不少流民沦为盗贼,社会治安陷入混乱之中。

南方人民也以族群为单位,反抗北方流民的"入侵",建立坞壁。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坞壁)


“宗族闾里争往附之。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共坚壁以御寇”。

南方人民对政府不再抱以希望,自然也不服从政府的管理。坞壁就像独立的小王国,加大了政府的管理难度。

再次,导致流民起义爆发。

一,匈奴人拉开流民起义的序幕。

281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党;氐、羌数十万民众云起响应,氐帅齐万年在众人拥护之下称帝。起义失败后,齐万年被俘。从此,流民起义的序幕被拉开。

二,巴蜀流民李特起义

301年,关中大旱、蝗灾,颗粒无收。各族民众约10万余人逃荒至巴蜀,当地官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接纳,尤其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供流民食用,为保护当地民众的利益,巴蜀官府逼迫逃荒的流民返乡,无路可走的秦雍六郡流民爆发起义,准备推翻腐朽的西晋王朝。后流民起义军领导李特战死,其子李雄称成都王,建成国。秦、雍六郡流民起义,规模大、范围广。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特起义)

三,荆州蛮民起义

303年,蛮民首领张昌,为反抗西晋政府征派兵役,在湖北云梦举起反旗,湖北周边地区的流民和逃避戍役者纷纷入伍,起义波及五州的大部地区。后在刘弘等军围攻下失败。

四,雍州流民起义

永嘉四年,雍州流民逃亡至宛县,西晋朝廷逼着他们返回家乡,无处立足的流民只好起义。流民聚至四五万人,最后起义领导王如被石勒击败。

五,蜀人杜弢起义

西晋永嘉五年,巴蜀流民几万人流亡到荆、湘地区。当地的刺史不能接纳,想诛杀流民以维护当地人民的利益,流民纠集在一起共同反抗,流民起义的领导是杜弢, 这次起义后被王敦、陶侃集结大军,围攻失败。

六,石勒王弥起义

在南方浩浩荡荡的流民起义正在进行时,北方中原也爆发了多起民众起义,其中对西晋政府打击力最大的是石勒和王弥领导的山东、河北起义。这一次起义使晋廷“京邑大震,宫城门昼闭”,后被王衍率大军击败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石勒)

失去家园的流民,难以有安身之地,这些流民起义的主要目的是要推翻西晋的政权,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付出巨大的伤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流民力量很分散,没有形成全国联合的趋势。

但这些流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西晋的灭亡,为后来东晋安抚流民提供了经验教训。

总的来说,有一部分流民南迁后,被南方人驱赶,无立锥之地。有的仍然难舍家乡,中国人安土重迁,讲究落叶归根。所以等国家局势稍微稳定,有一部分南迁的流民又迁回北方。

有的回到北方之后,加入流民起义队伍,伤亡惨重。有的被东晋编入府兵,成为战场上的棋子,最后埋骨战场。

西晋时期,那些与南民争食的流民,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流民起义)

有一部分流民,留在了南方,西晋灭亡后,流民进一步南迁,东晋又是如何对待这些流民的?

下一篇文章将继续为你分析东晋时期的流民情况。


参考资料: 《南史》、《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晋书·地理志上》《宋书·州郡志一》

文:七情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