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用卡通手機給爸爸打電話走紅,網友:準確抓住了每句話的精髓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6歲之前是孩子們幼兒時期大腦發育最好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擁有著非常強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喜歡模仿各種動畫片以及遊戲裡邊的聲音。

萌娃用卡通手機給爸爸打電話走紅,網友:準確抓住了每句話的精髓

除此之外,孩子們還非常喜歡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以及與自己有互動的家裡人的講話,隨著環境的改變,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

最近微博上就有一位寶媽發表了這樣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便是這位寶媽家裡的寶寶模仿自己說話的樣子,很多網友們看後都直呼:哈哈哈寶寶給爸爸打電話模仿媽媽說話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媽媽說的每句話的重點都被寶寶抓住了~

原來視頻一開始是這位寶媽在教自己家的女兒給自己的爸爸打電話,媽媽先是將電話遞給了小女兒,接著對女兒說:“來,給爸爸打個電話讓他回來。”這個時候小女兒有樣學樣的拿起了電話對著電話說到:“爸爸”,然後媽媽說:“你對他說你快回來”然後女兒說一句:“快”,媽媽說:“帶我去吃好吃的”,女兒學一句:“帶”,媽媽又說:“玩好玩的”,女兒又對著電話學一句:“玩”……最後逗得媽媽直樂呵,發現就算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但是這樣模仿的一個重點也沒有落下。

萌娃用卡通手機給爸爸打電話走紅,網友:準確抓住了每句話的精髓

看看其他網友們都是如何評論這件事情的吧!

@市多西:啊啊啊好可愛呀!!!剛學會模仿爸爸媽媽說話的寶寶們是最可愛的了。

@眼睛大的蓋糖豆:可是能準確抓住每句話的重點字。

@念小草2020:媽耶天線寶寶可愛可愛可愛!

那麼隨著孩子們年齡發展,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出現哪些模仿能力呢?會通過怎麼樣的方式模仿呢?

1.6個月之前:通過眼神交流進行模仿

對於六個月大的孩子們來講,孩子們主要是通過眼神的交流從而進行模仿,因此,在孩子出生到孩子6個月大的這個階段裡,父母們要經常性地將孩子抱在自己的懷裡,並儘可能多地去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

這樣子孩子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從而也會啟動自身的模仿機制。當然若是父母不經常陪伴孩子,這樣子可能會導致孩子缺少安全感,從而不會去模仿,導致孩子大腦發育過慢。

萌娃用卡通手機給爸爸打電話走紅,網友:準確抓住了每句話的精髓

2.6個月-1歲:對物品的概念尚不成熟

對於6個月至一歲的孩子們來講,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模仿能力比6個月以內的那個階段相對來講會比較增強一些,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物品的概念上不成熟,那麼何為對物品概念不成熟呢?

其實也就是說孩子們在這個階段裡,自身周圍的物品無論是手機又或是木板有用的沒用的東西軟的硬地在孩子眼中都是一樣的,這個時候父母拿起電話放在自己耳朵旁邊,孩子就可能拿起自己的玩具放在自己耳朵旁邊,因此,這個階段父母可以主要教孩子們一些肢體語言,比如“揮揮手”等等,這樣也可以促進孩子語言社交的發展。

3.1-2歲:進入語言和動作模仿爆發期

在孩子們一歲至兩歲的這個階段,是孩子們進入語言與動作模仿的爆發期,也就是最容易學會父母的肢體動作以及語言聲音的時期。

因此,在這個階段,父母可以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教一教說話,這個時候就要求父母的發音準確,語言準確,這樣的話孩子在這個時期他們語言發展也會更加的成熟。

萌娃用卡通手機給爸爸打電話走紅,網友:準確抓住了每句話的精髓

4.2-3歲:開始具備延緩模仿的能力

對於兩歲至三歲的孩子們來講,他們的模仿能力又更上了一層樓,就拿切蘋果來講,一歲至兩歲的孩子們僅僅只是能夠模仿切蘋果的那個動作,只能玩一玩蘋果,而兩歲至三歲的孩子可以模仿一連貫的動作。

比如切水果,放下水果刀,將水果裝盤等一系列的動作,這個階段也就是孩子開始具備延緩模仿能力的階段。因此父母們可以教孩子一些連續的動作與話語讓孩子去模仿學習,比如抓筷子吃飯等等一些生活必備技能。

以上便是關於0-3歲的孩子們在模仿能力方面的一些特點以及模仿的方式的大致內容的總結了,看到這裡的父母們,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家裡的寶貝兒在小的時候那些神奇的模仿能力呢?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去培養孩子們模仿的能力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