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行业的爆品是什么样子?


儿童教育行业的爆品是什么样子?


爆品不是个新词,爆品思维、爆品战略、超级爆品,名词一大堆……。稍稍下点功夫同学们就能看见:除了那些浑水摸鱼的,即使真正在思考爆品的同学,都是从自身行业实践出发。同样爆品两个字,会有3600个理解。

01什么是爆品呢?

《我在小米做爆品》一书基于小米家电产品的实践,提到了三个关键点:

  1. 高科技:让用户感知得到的高科技,但是这种高科技不是炫技,而是扎扎实实的有用。
  2. 高颜值:颜值即正义,翻译一下,是说好设计给产品一个魂,设计也是生产力。名创优品的说法是“系列感、简约风、时尚感”。
  3. 高性价比:价格≤用户期望值的一半,能让用户闭着眼睛买。

除此之外,小米提倡简约风,也就是做减法,做减法,把不需要的功能砍掉。梁宁也说:堆砌功能是对核心功能的不自信。

产品(prodcut)功能是第一步,还有后续的营销(Marketing)三要素,

  1. 自带流量:自然流量、自主购买、自我传播
  2. 热点话题:热点、病毒、裂变,恶搞可以试,比如《Are You Ok》鬼畜视频。大运还可以补充一个接近的:蒙娜丽莎的表情包。
  3. 销量:销量是最终考核的第一指标,书里的建议是大家电1年一次,小家电半年升级一次。

《企业爆品》自媒体提到了爆品的三个一,大运同学很认同:1年1款单品干到行业品类第一。这个单品是战略性,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也可以是平台;要有后续的布局,比如2.0阶段,3.0阶段怎么走?如何持续打造爆品?

《招多多》则提出基于“小而美的优选时代”的细分市场提出两大原则:

  1. 爆品一定是小众的;
  2. 爆品是高关注度产品,而非大单品。

《名创优品》基于“产品第一”的战略,提出极高的性价比,拆解出来是“3高3低”:

  1. 高颜值、高品质、高效率;
  2. 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

基于各位同学的观点,大运认为:在儿童教育行业,1年1款单品干到细分品类第一的就是爆品。它首先是一款拿得出手的产品,其实它满足高科技的、高颜值的、高性价比的三个特征;最后它的结果性验证是1年1款行业第一。

02儿童教育行业爆品两大坑

  • 不懂。

一个爆品,首先是一个新品类,这个新有两个维度,可以是微创新,比已有的产品要好几倍;一个是全新,原来没有的产品。新品类=家长意愿+团队基因+市场空白,这是新品类的底层公式。现在物质这么丰富,信息高度透明,时间除了疫情期间都很宝贵,爆品首先是好的产品,家长愿意用吗?家长愿意买吗?团队能做出来吗?市场上有吗?

很多同学不懂不问不学,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盲目上马跟风,最后一定是拍屁股栽跟头。

  • 赌性

这个就不说了,赌是因为贪,还是人性在作怪。

03儿童教育行业爆品不完全设想

所以看来看去,儿童教育行业的爆品案例其实不多,甚至说还没有看到。这个拿晓象测评做靶子,希望得到才华横溢的同学们的真诚拍砖,携手一起打造一个多年后也不过时的爆品案例。

  1. 对于家长“高科技”的:能力图谱
  2. 对于孩子“高颜值”的:设计思维?牛逼的设计师?
  3. 对于买家“高性价比”的:10倍回报
  4. 对于市场
    “新品类”的:细分市场的再切割?
  5. 对于“新流量”能赚钱的:产品如何基于新流量场景打造?如何让流量主/渠道得到足够丰厚的回报?

其中1-2-3是第一优先级的,4和5是第二优先级的。基于儿童发展的颗粒度很细的能力图谱,能体现专业度,让所谓的大数据真正的为每个孩子的小数据服务。高性价比是说超值也好、尖叫也好,总要有一个点,晓象测评是非实物产品的交付,边际成本接近于0,所以我们可以做到给家长10倍的回报。新流量是基于基础设施的变化,场景的变迁,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和线下的交融,不同平台、工具的合理配置使用。高颜值和新品类的维度,留给同学们深入思考,给大运启发。

儿童教育行业的爆品是什么样子?

思维导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