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丁氏家族近現代史


丁氏族譜

第一代:

丁雲發、丁雲玉、丁雲財、丁雲風、丁雲升。


第二代:

丁寬(我祖太爺,老五丁雲升兒子,公元1863年-1940年,享年78歲)。妻子:丁賈氏,丁趙氏。


第三代:

長子丁春清(我太爺),妻子丁趙氏(我太奶)。

次子丁春英,妻子丁楊氏。

女兒潘丁氏,丈夫潘姓。


第四代:

丁春清(我太爺)同妻子丁趙氏(我太奶)生有三男三女共計六個孩子,即第四代人:

長子丁世範(我爺爺),妻子丁楊氏(我奶奶);

次子丁世純(我二爺),妻子丁葛氏;

三子丁世棟(我老爺),妻子丁孟氏、丁賈氏;

長女張丁氏;

次女金丁氏;

三女李丁氏。

丁春英和妻子丁楊氏的孩子不詳,以知的有五女李丁氏(我姑奶)、六女王丁氏(我姑奶),其餘人員有待查證、添加。


第五代:

丁世範(我爺爺)與妻子丁楊氏(我奶奶)有四個孩子(一女三男)為第五代:

長女丁國華(我姑姑),丈夫趙德義(我姑父),現居住在甘肅省蘭州市;

長子丁忠祿(我大伯),妻子吳桂香(我大伯母)現居黑龍江省五常市;

次子丁忠禎(我二伯),妻子劉淑玉(我二伯母),現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三子丁忠祥(我爸爸),妻子劉亞琴(我媽媽),現居黑龍江省巴彥縣。

丁世純(我二爺)與妻子丁葛氏(我二奶)生有二男二女四個孩子:

長子丁忠福,妻子武佔範;

次子丁忠學,妻子徐淑賢;

長女丁國芹,丈夫姓張;

次女丁國芝,丈夫姓王。

丁世棟(我老爺)與妻子丁孟氏(我老奶)、丁賈氏(我老奶)生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

長子丁 晉,妻子嶽淑春;

次子丁忠生,妻子李秀傑;

三子丁忠華,妻子朱淑彥;

女兒丁忠利,丈夫周振玲。


丁氏祖籍:山東省登州府(今山東蓬萊)棲霞縣。


丁氏族人離開山東祖籍闖關東時間: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


已知的丁氏族人遷移歷史:

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山東省鬧水災,黃河附近的水災猶為嚴重。由於連天降雨,導致黃河等河流泛濫。大面積的田地、房屋都被洪水淹沒,百姓們無法生活,紛紛離家出逃求生。

山東省登州府(今山東蓬萊)棲霞縣的丁雲發、丁雲玉、丁雲財、丁雲風、丁雲升兄弟五人攜家帶口,挑著擔子也隨著難民湧出關外,一路上風餐露宿,歷盡艱難。兄弟五個人都很團結,他們齊心協力的照顧自己的家人。

由於洪水的破壞,導致丁家幾代人積攢下的家業毀於一旦。於是,丁氏家族兄弟五人商議決定:遠離家鄉,找一個環境相對安全平穩的地方重新創業生活和居住。

他們中途路經吉林省榆樹縣曾經落腳停留休整一段時日。長途的遷徙使大家都很疲勞,有的人提出已經走了幾千裡地,還是不要再往前走了,覺得這裡很安全,就在這裡安頓下來算了。大家一時也拿不定注意。

休整期間,有族人得到消息說從這裡向北走就是黑龍江地界,那裡都是平原地帶而且土地肥沃,因人煙稀少、到處都是沒有人耕種的荒地而被人們稱做‘北大荒’。如果能吃辛苦去開荒種田,那裡會很容易生活。

突如其來的信息讓丁家兄弟和族人在困難中看到了希望,他們馬上振奮起來,收拾從洪水中搶出來的一點點家產和生活、生產用具,繼續向北方行進。

這樣又走了很長時間,他們終於來到了黑龍江中部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巴彥蘇蘇。這裡到處都是黑油油的土地,各種植物繁茂,氣候乾燥涼爽。

丁雲發、丁雲玉、丁雲財、丁雲風、丁雲升兄弟在巴彥蘇蘇城的東北、松花江的正北方向找到了一塊麵積很大的荒地,當時那片荒地上有“一片樹林,一塊草塘。”所有的族人都很喜歡這個地方,大家開始動手開墾荒地、修建房屋、種植農作物。

經過一個時期的辛苦勞動和建設,丁氏家族的家業開始發展壯大起來,家族人員也從最初的十幾口人增加到幾十口人。他們開闢、修建、居住的村莊也被當地老百姓稱為“丁家窩堡”。

我們把丁雲發、丁雲玉、丁雲財、丁雲風、丁雲升這五個人看作是丁氏家族登州府支脈從山東遷徙到黑龍江的第一代創業人。是他們把丁氏家族的血脈第一次遷徙到了黑龍江,並且為丁氏家族後來的振興、發展奠定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丁雲發、丁雲玉、丁雲財、丁雲風、丁雲升兄弟在巴彥蘇蘇城東北開荒種田、辛勤勞作。家業發展之後,家族人口也逐漸增加,家族開始壯大起來。

哥五個沒有忘記自己從前曾經遭受的苦難,經常賙濟一些附近的貧困百姓和者外來的逃荒者。他們的慈善之舉很快的傳了出去,一些窮困百姓紛紛慕名投奔到‘丁家窩堡’而來。

丁氏兄弟一下子無法接納過於眾多的人員,他們拿出儲存的糧食分給大家,然後在村子裡面又修建了一些房屋,幫助一部分人在村子裡住了下來。至此,‘丁家窩堡’開始有了外姓人居住。

土地多了就要增加勞動力,丁氏家族本身的勞動力已經明顯不夠,所以在之後的日子裡,他們開始僱傭一些人種地。僱人幹活是要合理地付給工錢的,也從未發生過剋扣工錢的事情。

在以後的年代裡,丁氏家族到達了遷徙黑龍江之後的鼎盛時期。為了讓大家更加明瞭的知道丁氏家族每一代的關係,這裡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

丁氏家族的第二代人,有很多是在山東出生之後隨父母遷移到東北的,我的祖太爺丁寬(公元1863年---公元1940年,享年78歲)便是其中的一位。

‘逃荒’時丁寬(我祖太爺)只有6歲,是他父親用擔子把他從幾千裡地挑到東北來的。他是丁氏家族裡面我們這個分支有據可查的祖先,他的父親可能是丁氏五兄弟中的老五丁雲升。

丁寬(我祖太爺)成年以後,娶了兩個妻子丁賈氏和丁李氏,並迅速成為家族中的‘掌櫃的’。‘掌櫃的’在家族裡面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負責家族中日常事物的處理和重大事情的決斷。

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即第三代人:

長子丁春清(我太爺),妻子丁趙氏(我太奶);

次子丁春英,妻子丁楊氏;

女兒潘丁氏(丈夫為潘姓)。

丁春清(我太爺)同妻子丁趙氏(我太奶)生有三男三女共計六個孩子,即第四代人:

長子丁世範(我爺爺),妻子丁楊氏(我奶奶);

次子丁世純(我二爺),妻子丁葛氏;

三子丁世棟(我老爺),妻子丁孟氏、丁賈氏;

長女張丁氏(我姑奶);

次女金丁氏(我姑奶);

三女李丁氏(我姑奶)。

丁春英和妻子丁楊氏的孩子不詳,以知的有五女李丁氏(我姑奶)、六女王丁氏(我姑奶),其餘人員有待查證、添加。

丁世範(我爺爺)與妻子丁楊氏(我奶奶)有四個孩子(一女三男)為第五代:

長女丁國華(我姑姑),丈夫趙德義(我姑父),現居住在甘肅省蘭州市;

長子丁忠祿(我大伯),妻子吳桂香(我大伯母),現居黑龍江省五常市;

次子丁忠禎(我二伯父),妻子劉淑玉(我二伯母),現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丁忠祥(我爸爸),妻子劉亞琴(我媽媽),現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

丁世純(我二爺)與妻子丁葛氏(我二奶)生有二男二女四個孩子:

長子丁忠福,妻子武佔範;

次子丁忠學,妻子徐淑賢;

長女丁國芹,丈夫姓張;

次女丁國芝,丈夫姓王。

丁世棟(我老爺)與妻子丁孟氏(我老奶)、丁賈氏(我老奶)生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

長子丁晉,妻子嶽淑春;

次子丁忠生,妻子李秀傑;

三子丁忠華,妻子朱淑彥;

女兒丁忠利,丈夫周振玲。

至此,從當年丁氏家族從山東登州府‘逃荒’遷移到黑龍江之後的第一代人算起,到了我們這代是第六代。目前,我們丁氏家族第七代人已經長大成人,而且已經產生第八代人。


資料蒐集:丁忠祥 撰稿:無為讀書

2020年3月10日


黑龍江丁氏家族近現代史


黑龍江丁氏家族近現代史


黑龍江丁氏家族近現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