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苦恼

表妹会计毕业后1年,想深造考初级会计师,争取升职加薪。但连续2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向我诉苦:“ 表姐,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你看我课本都看了好几遍,试题也做了好几遍,为什么老是考不过?”

她把教材递给我,上面密密麻麻地圈了许多重点和画线。可是当我随机抽查了几个概念考她,她却半天答不上来。于是我对她说:“ 你这是假勤奋,满本书上画重点画线,让你以为自己很努力,但这只是假象,并不是真学习。你需要主动设置一些 ‘ 合意困难 ’ ,故意给自己制造麻烦,费劲点地学习效率才高 。

什么是合意困难?

“ 合意困难 ” 是心理学家比约克夫妇创造的一个词,用来描述那些能换来更牢固学习成果的短期麻烦。通俗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故意给自己制造点麻烦,短期看学习难度会提高,但长期看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利器。

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认知天性》一书中指出:学习是挑战天性的过程。我们人类天性懒惰,大脑常常处于待机状态,能不耗力就不耗力。这种”省电”模式,其实是大脑天然的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却限制我们的发展。

想要真学习,就要挑战天性,逆人性、反直觉、耗大力气。比如我表妹,以为边读书边画重点,反复阅读,已经很努力了,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假勤奋。因为画线及反复阅读并不那么费脑耗劲,只是因为手上的行动,以及阅读的熟悉感,给我们造成一种认知错觉,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

而真正耗脑力的是,学完一章合上书,考下自己是否能把关键概念讲出来?能否加入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话讲述要点?能否找下课本外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要点?......这些考自己的过程,就是刻意制造 “ 合意困难 ” , 增加学习的难度,使学习事半功倍。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刻意制造“合意困难”, 达到高效学习呢?


01 学习的顺序上设置合意难度:检索测试,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由11位认知心理学家,通过10年大量的科学实验,将人类认知规律及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合箸一书《认知天性》。此书中揭示了学习的顺序分为三个关键步骤:

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第一步:编码:将感知的东西,通过化学及生物反应,转化成短暂的记忆痕迹,即短期记忆。

第二步:巩固:经过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将短期记忆进行深层次处理,强化长期记忆。

第三步:检索:这是一个再巩固的过程,组织及强化成永久记忆。

既然学习的顺序就是编码,巩固,检索一系列复杂的消化过程,那么我们学完一章,想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从检索开始,回顾及检测掌握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帮助自己回想及巩固:-

1)本章的关键概念是什么?我是否能复述出来?

2)这个概念在解决什么问题?

3)课本中的要点能否转化成一系列问题,之后学习中是否可以试着解答这些问题?

4 ) 新知识是否和已知有联系?能否用自己的话描述要点?

检索就是不断梳理学到的东西,让新学知识和旧知关联起来,达到巩固及强化记忆的作用。但是,如果集中重复学习,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我们还需要在时间上设置一些“合意难度”。

02 学习的时间上设置合意难度:间隔练习,扩宽思路,让知识存储得更牢固


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前面说到,学习的顺序是编码,巩固,检索(再巩固),正因为存放新知识需要一个巩固及再巩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如果看完一章马上练习或集中式地频繁练习,只能产生短期记忆,学习的效果并不好。

《认知天性》里面有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的难易程度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反比关系。即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记住。

因此,在学习时间上设置一些合意难度,即有间隔的练习,让新学的知识出现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知识,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记忆。

另一方面,间隔练习,它利用了大脑的发散模式,在你被困于难题无思路之时,间隔段时间再投入学习,反而对解题更有效果。为什么呢?

美国作家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指出,学习分为2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及发散模式。2种模式就如同手电筒的聚焦及散光,聚焦让事物看得更清,但缺点是只锁定有限的地方; 而散光让人看得更广,更可能找到我们忽略或未想到的地方。

比如《学习之道》中有一案例,一位经济学的学生说自己在高中时期,常常被困在专注模式的思维里,觉得只要反复用相同的方式尝试,总会奏效。但结果是无论自己做多少练习,在图书馆待多久,还是收效甚微。

后来她转换了思路,每次被困于一题中,她不再盯着不放,而是做其它的事,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学习,没想到在间隔的时间里,反而突然就把解题的思路想明白了。

间隔的时间,让发散思维有机会参与进来,使得焦点分散到整个脑际,提供更多的解题思路。

时间上设置间隔,即增加了回忆的难度,也扩宽了思维的广度,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只针对单一的内容,或是类似的题目反复练习,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学习的内容上设置上再加上一点“合意难度”,穿插练习,让记忆更牢固。

03 学习的内容上设置合意难度: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入职1年后想学习深造,却接连失败?3个技巧助你提升学习效率


《认知天性》中有一实验,让2组大学生计算少见的几何体的体积,包括楔体、椭球形、锥球体及半椎体。

第1组:学生按同类型题目分别解题,即先解4道楔体的题,再解4道椭球形的题,以此类推。

第2组:学生解同样的题,但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打乱排列的。即楔体、椭球形、锥球体及半椎体的题是穿插安排的,没有固定顺序。

结果第1组正确率为89%;第2组正确率只有60%。但是一周之后,最终测试的结果却是:-

第1组正确率只有20%;第2组正确率变为63%。

这种看似随机、穿插练习的方式,在学习最初阶段会感觉困难,见效太慢,但长期来看却是保持长期记忆的高效方法。


因此,在学习内容中设置一些“合意难度”,比如复习教材时不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打乱顺序抽查要点,几本教材穿插学习,这种方法做起来一开始会觉得比较费劲,甚至觉得混乱,但这种方式更巨挑战,过段时间会发现,收获巨大。

C猫结语:


《道德经》有云:“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总是在相反的方向运动,而且作用很微弱,但它却力量强大。做事时如果老想着怎么容易轻松,反而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故圣人把每件事都当作难事,反而没有困难之事。

学习亦如此。学习就是挑战天性的过程,它是逆人性、反自觉的行为。越是轻松的学习,越是无效。

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设置一些“合意困难”,吃一些正确的苦,一开始会觉得效果缓慢,没什么效果,但长远看来,却是最有效果的学习方法。

表妹听了我的建议,已经做好全新的学习计划,决定正确地“吃学习的苦”,更高效的学习。

希望我们每个人,早点认清学习的真相,新的一年,好好学习,努力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