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關於書法師魯大東的種種(節選)

——花十三

魯大東

書法家 篆刻家

魯大東自言在19歲時放棄了文學和哲學。彼時他正就讀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師從劉江、章祖安、王冬齡、祝遂之、陳振濂等一代名師,這些名噪一時的書法教師給予了魯大東較為專業的技法訓練。

而魯大東少年時的理想是做一名連環畫創作者。作為一名初中時期的“學霸”和高中時期的曠課者,魯大東將許多業餘時間用於西方素描速寫練習。審美上的良好直覺使魯大東擁有了某種早慧的氣質,一度被時代遺忘的畫家張光宇成為了他的偶像。這位先於安迪·沃霍爾幾十年創造出波普風格的中國漫畫家,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超越時代的前瞻性深刻地影響了魯大東。故而魯大東甫一進入書法,就已經站在了圖形圖像學的維度上思考問題,而這一研究方法和創作出發點,往往被傳統書法教學所忽略。

出於對圖形圖像本身的關注,並以良好的中西美術訓練,魯大東從一開始就避免了在漢字字形的把握上落入窠臼。又不等同於“臨帖書法家”脫離了碑帖就無從下筆,魯大東在早早解決了字形準確這一基本問題後,自覺追求起了線條的繪畫感、用墨的輕重透視感,以及一幅作品整體的構圖感。

在這看似不甚嚴肅的“當下書寫”中,往往潛藏著摩崖刻石、秦漢簡牘甚至金石銘文的血脈,幾乎每一筆都能找到出處,而組合起來又是一種全新的氣息。新與古在魯大東的創造性書寫中融合到極致時,就好像一切都不存在一樣。所謂大象無形,釋家的信徒們唸了一生有形有字的經書,卻往往不曾悟得一個“空”字。藝術原本就不是做給所有人看的,形成觀照關係的前提是因果緣分,魯大東從來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一向不介意觀者的多寡。

魯大東

美院副教授

熟悉魯大東的人最大的疑問是,究竟有沒有一種他寫不好也臨不好的字體,答案是幾乎沒有。學生但凡提出的字帖或碑刻,魯大東總是能說出其原作者、年代、特徵、臨本、所藏地、出版時間、版本甚至印刷錯誤的可能,他試圖把自己變成了一座書法碑帖圖書館,在大腦中分門別類地儲藏著相關的一切信息,並在所需之時以蘋果芯片的速度將之計算和呈現出來。

魯大東

佛教刻經學者 影像藝術家 杭州與人樂隊主唱

關於一個人的大腦究竟能容納多少信息,掌握多少知識並且轉化為技術能力支配手腳創造出種種物質和物質之外的存在,科學界至今沒有一個定論。通常認為,正常人的腦細胞約有140億~150億個,但一生中只有不足10%被開發利用,其餘大部份處在休眠狀態。即使如愛因斯坦這樣的高智商精英,其大腦開發程度也只達到了13%左右,人類約有95%的大腦潛能尚待開發與利用。

而魯大東顯然是極少數很早便自覺調度起大腦潛能的人,目前還無法證明其大腦開發程度是否高於13%,但如果使用一個世俗的標準來判斷,則作為搖滾歌手、音樂人的魯大東,作為佛教刻經學者的魯大東,作為畫家的魯大東,某種意義上作為詩人的魯大東,

作為西方語言模仿學家的魯大東,作為易經風水師的魯大東,作為影像研究者的魯大東,以及在基本職業身份上作為書法家、篆刻家的魯大東,則共同指向一個打通了智力邊界的人,這些密佈的大腦勾回無疑對應著魯大東經歷過的百轉千回的人生,也使得我們生活的時代幸運地增添了一位天然為藝術而生的人。



魯大東書法欣賞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魯大東 | 不想當搖滾天王的書法家不是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