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風還是去尋花問柳?

華山論劍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了解一下杜牧其人

一、杜牧(803--853),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他生活在晚唐時期,唐朝傑出的詩人,經歷了唐代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時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曾官拜刺史。唐武宗時先後出任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

二、《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在迷離的月色下,輕煙籠罩寒水、白沙,杜牧的船隻停泊在秦淮邊靠近岸上的酒家的地方。

只聽賣唱的歌女好似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然能聽見她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橫貫金陵(今江蘇南京)入長江。

六朝至唐代, 金陵秦淮河一帶繁華一時,一直是權貴富豪休閒取樂之地。杜牧目睹當時的唐朝晚期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他擔憂國家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因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感慨萬千無限感傷即景抒懷。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借《後庭花》(後人稱為“亡國之音”),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曲,巧妙地將歷史故事、現實社會和想象中的未來聯繫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三、杜牧青年時期頗為關心政治,研究兵法,留下了《孫子注》、《原十六衛》、《戰論》等作品。杜牧死後的幾年,各地農民起義層出不窮。

杜牧經歷了唐代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時期,而這個時候的唐朝宦官當道。雖然唐朝的統治者有意要振興盛唐時期的輝煌,但已經無法避免各地割據和起義的趨勢了。宦官干預朝政,牛李兩黨派鬥爭,邊疆戰事不斷,國家已經處在內憂外患之中了。生在這樣的年代,杜牧擔心國家的安危,想要在在政治上實現自己的抱負,挽救國家。然而杜牧空有才華和抱負,卻沒有施展和實現的機會,壯志難酬。

在政治危機日益深重的晚唐,杜牧憂國憂民保持清醒政治頭腦,政治抱負無法施展以詩歌抒發情懷。雖然他也是風流倜儻、行為放蕩不羈遭人非議,但是他的詩歌或寫景言志,或詠史寄情,如這首詩所表現的:詩人對晚唐統治者的辛辣諷刺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短短的28個字含蓄、精練相得益彰、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息,使人從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

所以,我認為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既不是去考察民風,也不是去尋花問柳,就是去秦淮河遊玩吧。


蘭珊yxh


🙏🙏,杜牧,晚唐詩人,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出自他《泊秦淮》詩中的第二句。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河是當時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杜牧當時坐船經遊此地,因已經是夜晚,就將船泊舟河畔,也就是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了從隔江傳來商女《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首亡國之曲音,心不禁生出一種失落感,對時代的興衰,對商女的無知。他在這首詩中寫到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既不是尋花問都,也不是考察民情,只是遊經此地,有感而發,更多的是對朝廷的評擊和譴責。這首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杜牧心中絲絲的哀愁,卻又感覺有一種和諧的哀愁的統一。

總之杜牧的詩,既有憂懷,又含清雅,而且他還善於化用典故,既有清麗婉約,又有磅礴之勢,他的許多巔峰之作,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飛天ZY漫雪


杜牧,晚唐時期非常著名的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孫。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個官二代。杜牧二十六歲舉進士,因個人秉性剛直被人排擠,一直在地方作了十年幕僚,到了三十六歲才內遷為京官。後又受當朝宰相李德裕擠兌,外調至黃州、洩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勢以後,杜牧內調為司勳員外郎。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在地方為官之時,看到唐帝國的種種內憂外患,政治上也想有一番作為。他在讀書時非常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善於論用兵之道,這方面留下不少涉及軍事題材的詩作。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杜牧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爺爺曾官至宰相,再加上晚唐社會呈現出一股奢靡之風,無論是遊覽還是所謂的考察民情民風,當他來到充滿金粉氣息的南京秦淮河畔,有感而發作出了這首《泊秦淮》的著名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人儘管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仕途上並非一帆風順,常期受到排擠,官職起伏不定,難免不會在生活上追求燈紅酒綠,借察訪之名尋花問柳,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二者兼而有之。

秦淮河流經南京市中心,河的兩岸商賈雲集,茶樓酒肆更是不計其數。自然不乏聲色犬馬之場所,遊人逢場作戲也是很尋常之事。(2020/08/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