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樣賞析?

文學妙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這一句,是針對自先秦以來文學作品中如鐵律般的習慣——悲秋,到了秋天就生起蕭索凋敝之傷的情緒,悲秋。戰國時楚國人宋玉被後世稱為“千古悲秋之祖”,意即後來所有的見秋就悲的文人習慣都是起源於他。那麼,到了大氣開放的唐代,不覺得秋“悲”、而能夠發現秋之美的詩人,便不僅僅是劉禹錫一人了。如膾炙人口、眾人皆知的杜牧那首《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樣一首舉國皆誦的七言絕句,以精妙之筆描繪出了秋日山間窈約閒適、明豔絢麗之景,突出了詩人樂觀清寧、昂揚向上的精神。“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沿著彎曲蜿蜒的山上小路上得山去,想來那目光盡頭、白雲繚繞的後面應當還有人家。這一句開門見山地勾勒出一幅秋日登山圖畫,“寒山”即“秋山”可見季節為秋,“遠”可見此地距離城邑之遠,“斜”則可知這座山的山勢高而緩、路遠卻不凌人。

“白雲”也有解為炊煙的,山中炊煙,可以推測出山後有人家,也映照了後文的“晚”字,因為黃昏時分才是造飯時間。如《唐三體詩評》裡這樣說道:“‘白雲’即是炊煙,已起‘晚’字;‘白’‘紅’二字,又相映發。‘有人家’三字下反接‘停車’,‘愛’字方有力。”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停下車來,是因為深愛眼前這深秋山林晚景,那楓葉被秋霜染過,比二月春花還要紅豔美麗。詩人不捨的楓林,是心底最愛的一道風景,“停車”承上啟下地銜接了上下句,時光也從下午轉入到了傍晚,最後一句更是本詩“詩眼”,人皆愛江南春色的生機勃發,而此時此刻的秋日晚景在前,就該感到衰敗傷感?看這楓葉之美猶勝春花,在這樣清幽安寧的山間,不是更顯紅火熱鬧、振奮人心嗎?詩人“不以物喜”的精神魅力,和漫山比春景還要爛漫美好的楓林融為一體,千載之下鼓舞著人心,讓這篇傳世佳作歷久彌新。

《唐人絕句精華》書裡提到:“讀此可見詩人高懷逸緻。霜葉勝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經詩人道出,便留誦千口矣。”的確,詩人高情雲渺,非常人心致,妙筆揮就,便是一首千古絕唱。


歷史有妖氣

少時就很鍾愛杜牧的名篇《山行》,每每朗聲吟誦的時候,腦海裡便不由呈現詩中所描繪的迷人畫面。但當時囿於年齡閱歷限制,喜愛之情也僅僅只是停留在詩作表面描繪的景色和朗朗上口的詩句上。及至年齡漸長,隨著人生閱歷漸豐,才不由稍深入地領會了詩作文字背後的高妙。前人著述備矣,所以在此我將另闢角度,說說我對詩文的理解,歡迎廣大熱愛詩詞的朋友們予以指正!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經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此詩是詩人於晚秋時節遊歷寒山時,因被沿途美景所震撼,便用自己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幅迷人的山林秋色圖。晚秋的一個午後,詩人興之所至,驅車來到了山勢峻拔的寒山腳下。從山下舉首仰望,陡峭的山勢直插雲霄,仄仄的石級蜿蜒斜上,一直延伸到霧靄繚繞處的幾戶山頂人家。詩人緩緩拾級而上,細賞著沿途絢爛靜穆、層林盡染的山景。賞遊漸漸深入,時間也漸漸向晚。此時,紅橙橙的夕陽餘暉映紅了半邊天空。綺麗燦紅的晚霞映照著滿山紅楓,那經霜歷寒後的楓葉更呈現出勝於二月春花的紅豔!詩人簡直為眼前難得一見的奇景迷醉了,驚喜中竟是顧不得驅車趕路了!




這是一首典型的託物言志的詩篇。即整首詩看似在寫景,其實是在借景寄託心中不凡的情志。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但因他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權貴,仕宦自然不很得意,從而對社會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態度。此番背景必然影響到他的文學創作。

詩人不屑與當朝權貴合汙的清高,加之孤傲自負的性情,便難免心生“曲高和寡”之感,所以愚以為詩的首句中“遠上寒山”便隱藏著高處不勝寒之意。年至不惑,堅守獨立政治主張的他終於迎來了事業的轉機,其“平復藩鎮”的方略得到了採納,於是便有了“白雲生處有人家”的驚喜,詩中的“人家”在此就不單單指山中真實人家,更隱示著自己政治生涯中的聊聊知音。於是漸入佳境的杜牧不由投身於大展宏圖、實現抱負的奮鬥中。至此,他更是感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綺麗,尾句中的霜葉既有自喻之意,也極繪了自己理想之境的絢爛多彩。那麼“二月花”自然是自己不屑與之同流的“庸常之輩”了。


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既深刻昭示了詩人不同凡響的偉大抱負,也因其對絢麗秋色的極致描繪感染了古今無數的讀者,於是《詩境淺說續編》對此詩作出了高度評價:詩人之詠及紅葉者多矣,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膾炙詞壇,播諸圖畫。唯杜牧詩專賞其色之豔。謂勝於春花。當風勁霜嚴之際,獨絢秋光,紅黃紺紫,諸色鹹備,籠山絡野,春花無此大觀,宜司勳特賞於豔李穠桃外也。


風西夜昨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秋日山行之樂。但這“樂”字是藏在詩題之後,畫面之外,由隱而顯,讓讀者去咀嚼,去體會的。

詩題《山行》,所以一上來就寫“遠上寒山石徑斜”。“遠上”,寫出了山路綿長;而且從下文中知是“乘車”而來,這就看出了詩人濃厚的遊興。“寒山”點出了深秋,這時已是霜臨大地,百花凋謝的時節。石徑斜的“斜”字與“上”字相呼應,寫出了山路的由緩漸陡。“白雲生處有人家”,這是且行且望。由“白雲生處”而見山路更高更陡。“有人家”的“有”字,是說看得到山民登山的痕跡和山舍的一些房落,並看不清究竟有多少院落和住戶。

以上兩句,都是一些客觀描敘,沒有詩人的多少主觀色彩。詩人的遊樂之情,也只能從他那攀登的興致中體會到一些。第三句就不同了。“停車坐愛楓林晚”,詩人因要仔細領略觀賞楓林晚景,故把車停下。從“愛”字而見興致大增;從“晚”字而見詩人遊興未盡。第四句點明自己狂喜的原因:“霜葉紅於二月花”。我們知道,舊曆的二月是仲春,桃花紅,李花白,百花爭芳吐豔,欣欣向榮,而詩人說這霜葉竟比二月的春花還紅、還好、還鮮明耀眼。從中不難看出詩人對霜葉的驚喜之情。二月的春花,是一種美的形象,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而詩人卻說楓葉著霜“紅於二月花”,這就不僅讚揚了楓葉的外觀之美,而且讚揚了它傲寒鬥霜的品格,給人以精神上的激勵。

俞陛雲說:“詩人之詠及紅葉者多矣。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葉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膾炙人口,播諸圖畫。惟杜牧詩專賞其色之豔,謂勝於春花。當風勁霜嚴之際,獨絢秋光……籠山絡野,春花無此大觀。”(《詩境淺說續編》)是的,正是因為詩人在他描繪的霜葉形象中,表現出一種健康開朗的美學追求,有一種在嚴霜之際“獨絢秋光”的堅毅氣魄,所以千百年來得到人們由衷的喜愛;由於它一反過去那種傷逝、嘆老、悲秋的哀傷情調,所以能給人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酬樂天詠老見示》)的精神鼓舞。

詩人這首寫景詩,雖然寫了山路、白雲、人家、楓林、紅葉,將其有機而和諧地組成一幅優美的畫面。但這些景物並非不分主從;畫面的中心(重點)是“紅葉”,因而把它放在“卒章顯志”的地位,而讓其他在前面起一個烘托背景、創造氣氛的作用。


你喜歡杜牧的哪些古詩?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文學妙語



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他的詩清麗流暢,常常借古諷今。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



《山行》是一首七言絕句,讚美了山林秋色之美。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名篇!全詩如下:遠上寒山石徑斜(xia),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的第一句寫山勢。因時近深秋,寒意襲人,因此曰寒山。“遠上”說明山路之遠,之高。“斜”字極寫山間小徑的蜿蜒,陡峭。次句寫山間人家。在山勢盡處,雲霧繚繞,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如身處仙境之中,暗含山勢陡峭高聳之意。第三,四兩句觸景生情。時近深秋,瑟瑟秋風帶來陣陣寒意,但放眼望去,滿山經霜的楓葉紅彤彤的猶如二月的春花一般絢爛美麗,片片楓林在晚霞的映照下愈加紅豔如花,惹人愛憐!詩人被眼前的景象所驚豔,所震驚:誰說秋天蕭瑟!秋天同樣蘊涵著生命的力量,震撼人心的力量!秋天同樣能綻放出絢爛美麗的花朵!所以,詩人不由自主的停下車盡情欣賞這“寒山紅葉圖”!


吾愛文史

小杜這個人挺有意思,比他前輩老杜灑脫的多!首先,說說他的出身,這哥們兒絕對是官後代,遠的不說,從他爺爺算起,至少是官三代,他爺爺杜佑可是個大官,應該是個正國級幹部——宰相、歧國公。他爸官不太大,但也應該是副局正處了。小杜從小生活中這樣的家庭,可想而知,整天花天酒地,出入娛樂場所是沒得說了,但是,小杜可和現在的某些官後代、富後代又不一樣,這哥們兒真有才華,也有些政治抱負,年紀輕輕就寫出了《阿房宮賦》、《感懷詩》,也因此中了進士,當了官。但是小杜就是小杜,性格散漫慣了,覺得在首都當官約束太多,不自由,又想起曾經在湖州看上的一個姑娘,答應人家10年內就會到湖州當官,娶人家。所以,一直想念著湖州,想念著這位女孩子。可杜牧官職較低,不能提出調任湖州的請求,直到他哥們兒周墀出任宰相,於是,小杜連寫了三封信,請求出任湖州刺史,但這時已經過去了14年,那女孩都成了孩她媽了。小杜還為著這件傷心事,杜牧寫下了《嘆花》,看來小杜這人還不錯,是個說話算數的人。

可以說,小杜既有超人才華,又能花天酒地,既能積極入世,有政治抱負,又可灑脫逍遙(對了,小杜同志還喜歡道教),我個人比較喜歡他🤗,不像老杜那麼苦,雖然也寫過《飲中八仙歌》這樣豪放的詩,和《登高》《望嶽》這樣寫景的詩,但老杜的詩還是以憂國憂民的為多,不是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李永利72

先說點基本情況吧,杜牧,字牧之。是唐朝文宗二年的進士。後舉賢良方正,官中書舍人。杜牧一生,勤於寫作造詣很深,傳世有樊川文藉。前人將杜牧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李白,杜甫)可見評價不低。下面進入主題看他這首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外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寫的通俗易懂,樸實簡約。其大意是:在深秋的一天,我沿著霜葉鋪就的小徑,登上略嫌寒冷的山丘。抬眼望去在悠悠的白雲下,有幾戶散落的人家。在這麼美好的風光中,我突然看見滿山的楓林紅葉似火,忍不住停下車來仔細觀瞧,啊,多麼美麗的紅葉呀,正是經過嚴霜的摧打,才比二月的春花開的更加鮮豔。這首詩經過起,承,轉,合把詩人的詩心落在了末句。此時的詩人,當己遲暮,如何渡過一生的晚年,也必在考慮之中,看到了凌霜傲雪不久飄落的紅葉,給了自己巨大的啟發,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幹。是呀,古來英雄壯士不怕一死,只怕舉事無成。最後以曹詩兩句結尾。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總之《山行》一詩,不但娛目,還真是一首勵志詩呢。本文完。


戶59033226115郭同建

暮秋時節,天氣清涼,乘車出行,遙見山路,驅車入山,石路崎嶇,山勢陡峻,更覺寒氣撲面,但見白雲繚繞之處,若隱若現,有幾戶人家。

突然發現一處山野楓林,晚秋裡的楓林是多麼絢爛多彩啊,於是趕緊停車,以便仔細地觀賞這獨美風景,走進楓林裡,但見那一片片的經霜楓葉,紅豔澄澈,炫目入懷,沁人心脾,簡直勝過春風二月盛放的鮮花!


泉聲

這是一首寫景詩,也可以看成是記敘詩,覺不覺得這首詩特別像我們寫日記時描述自己所見所想?

詩人在上山的小路上有感而發,將所見寫成了詩,閒適之餘賞賞楓林美景,抒發自己的喜悅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