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如今我們宅在家中,可以說與電子產品形影不離:爺爺捧著手機看疫情速報,爸媽對著電腦辦公,孩子用pad看網課。一大家子人宛如一個客服中心,毫不誇張。

  “孩子趁上網課時切出去玩遊戲咋辦?”也成了家長的一塊心病。

  在第四屆廣東省少年兒童網絡安全論壇上,一份本土兒童網民的調研報告顯示:超過23%的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7歲的兒童中,23.5%每日上網時間超過半個小時。

  兒童接觸網絡的年齡越來越小,時長和深度也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他們的信息素養和技術在飛速提升,大約在14歲時,網絡化程度就全面反超父母。

  可以說,這屆孩子是徹徹底底的網絡原住民。

  他們在彈幕中說著父母聽不懂的黑話;在QQ群裡玩起了語C(語言cosplay);班級裡有誰不玩遊戲就找不到自己的圈子……

1


  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令不少家長陷入恐慌。

  曾有家長覺得孩子玩手遊影響學習,混進了兒子的遊戲群怒斥網友,對方的安慰反而激化了情緒,她甚至要求群主上線給自己一個說法,不然就報警。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也怪不得那位媽媽,遊戲及電子產品一直以來被大量汙名化宣傳,“電子海洛因”等稱呼早已深入人心。一旦孩子厭學,父母就下意識的認為是電子產品的錯。

  那麼,孩子無心學習真的是由於電子產品魅力太大,會讓人上癮嗎?

  20世紀79年代末,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魯斯·亞歷山大設計了一套著名的“老鼠樂園實驗”。

  在實驗中,亞歷山大給他的實驗品老鼠們設計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場景。

  在場景A中,老鼠被關在一個狹小的籠子中,裡面只有飼料,普通飲用水和摻了嗎啡的飲用水。老鼠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無事可做,只能濫藥直至死亡。

  而在場景B中,亞歷山大給老鼠們建造了一個樂園,有充足的照明,恆溫的環境,美味的食物,花樣百出的玩具,溫馨的交配空間,當然還有兩處水源,其中一處摻了嗎啡。

  實驗表明,在場景B中生活的老鼠很少飲用摻了藥的水。

  有趣的是,即使被實驗的老鼠此前已經沾染上毒癮,當它們住進樂園之後,仍然不會刻意飲用嗎啡,戒掉了毒癮。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由此,亞歷山大尖銳地提出:成癮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條件反射生理反應,而是與周圍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當孩子長時間得不到正常關注,安全感缺失的時候,電子產品成癮等問題就接踵而來。

  這一結論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戰時為了延續生命大量使用鴉片類鎮痛劑的士兵,一旦戰爭結束回到家鄉,不僅沒有成為癮君子,反而成為了一個好爸爸與模範丈夫。

  其實得出這個結論並不難,因為不同時代,父母會找不同的原因來為自己教育失職背鍋——

  武俠小說、電視機、小霸王遊戲機、網吧、手機都先後成為父母教育不當的背鍋俠。

  如果父母以忙作為藉口,整日手機不離手,即使陪伴孩子也是心不在焉,孩子們自然也是上行下效,將精力放在虛擬世界中。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成癮並不是電子產品本身或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家庭氛圍導致的。缺少家庭關愛,缺乏歸屬感,這些才是孩子網絡成癮的真正原因。

2


  每個人都知道自律的好處,每個人都知道作表率重要,但是沒辦法,一般人做不到啊!

  畢竟,對於成年人來說,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自控力,都是一個接近無解的難題,你還指望孩子對它們保持自覺嗎?

  所以說,與其扼殺它,不如適當的擁抱它。在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中,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有限度地使用電子產品。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但要提醒各位,在制定計劃時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第一點,我們制定的計劃是不是符合孩子的真實情況?

  比如孩子平常要玩3個小時的遊戲才能得到滿足,但我們一下子制定了每天只能玩半小時的計劃,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做到的。

  因此,計劃不能過於完美,一步到位,而是要考慮實際情況,一步步接近目標。

  在制定計劃之前,不妨先評估一下孩子的真實情況:

  平常要使用電子產品多長時間才能滿足?打算花多長時間在網課上?又花多長時間在玩遊戲上?打算花多長時間在社交上?

  將電子產品的不同使用功能分開考慮,不僅滿足了孩子正常使用的需求,而且也能便於我們發現,他究竟是在哪一塊的使用中花掉了最長的時間。

  如果是因為網課的學習增加了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那麼我們便不必太過於焦慮。而如果是娛樂的時間過長,那麼就需要著重在這方面和他做約定。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第二點,關於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不一定要侷限於用“小時”、“分鐘”這樣的單位,而是可以選擇“幾集”或“幾局”。

  想象一下,當我們自己在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如果一集尚未結束就讓你中途停下來,那麼後面就更可能產生反效果——我們會趁空閒的時候看個沒完。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約定:

  -“你覺得看幾集動畫片比較合適呢?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

  -“3集”

  -“3集時間太長,可能會傷眼睛,每天看2集可以嗎?”

  這個時候,孩子得到了你的應允,也會非常高興地跑去看。

  當然,出現討論還價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當他看完了2集之後還想要繼續,你可以輕輕地問他:“還記得我們之間的約定嗎?”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停下來了,那麼記得給他一些鼓勵:“謝謝你遵守約定。”

  如果他還是想繼續,我們就給孩子有限的選擇:“你是現在自己去關,還是我去關掉?”

  如果孩子選擇自己關,那麼也給他一個鼓勵,讓他感受到自己做決定的快樂。

  當然,也可能出現孩子依然不願意停止的情況,那麼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之前制定的計劃,是不是足夠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3


  從本質上講,比起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我們其實更在意孩子用電子產品做什麼。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比如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時,多數父母整天一臉嚴肅地看著手機來獲得疫情資訊,看著每天暴增的數字,只能徒增焦慮和恐懼情緒。

  那麼請問,當孩子跑過來問你“外面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大家會如何作答?

  我們的孩子都是信息社會的“原住民”,他們有權利瞭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

  上海有位媽媽就別出心裁地和兒子進行了一次小小的項目研究,他們一起在網上追蹤收集四個地區的確診數據,並簡單地運用Excel進行統計與分析。

讓孩子上癮的,從來不是“電子產品”

  這種化危機為轉機的做法,不僅提高了孩子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還培養了孩子在真實環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當孩子走過來,問從早到晚都捧著手機的你“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用一句“你還小,不懂”來打發或搪塞他。

  教給他利用電子設備,來高效查詢信息——譬如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的圖表;

  來思辨和評價信息——譬如紅十字會的行為;

  來靈活使用信息——譬如為微博上或朋友圈一些求救者提供匹配的幫助信息與資源吧,孩子的表現將超出你的預期。

  記住,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而是行走世界必備的工具,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只會從中獲益。

  而且,大多數孩子和我們自己一樣,都是普通人。

  所以,有很多事,大人做不到,就不要為難孩子了。

  不僅僅是管理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