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北京因尿毒症去世,享年57歲。袁世凱臨死前留下了最後一句話:“扶柩回籍,葬我洹上。”換句話說,袁世凱不想回到老家項城下葬,而是葬在安陽。袁世凱的墓地最終在河南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離他老家項城有800多里。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為他舉行了為期21天的隆重葬禮。袁世凱的靈柩路前行線如下:從中南海新華門出發,沿西長安街經長安右門往東,至天安門前折向南上御路,經中華門、正陽門城樓進入翁城,再經正陽門箭樓向南,轉西至前門西車站,乘火車運至安陽縣。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世凱的墓地為“袁林”。最初,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希望把命名為“袁陵”。結果,全國民眾抗議反對。在許世昌的建議下,最終被命名為“袁林”,而“林”和“陵”的發音是一樣的。用徐世昌的話說,“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取消洪憲年號,如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記載,陵與林二字可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林極其奢華。它是按照明清皇陵風格建造的,吸收了西方建築的特點。特別是墳冢,是仿照美國總統格蘭特的“瀕河廬墓”設計的。袁林的總造價為75萬銀元,其中國庫撥款50萬元,其餘由袁世凱的舊部捐獻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林的總體風格是中西合璧。佈局從北到南依次是:景仁堂、配殿、大門、值房、碑亭、石像生、望柱、牌樓、青白石橋、糙石橋、土照壁等。如果你對明清皇陵有所瞭解,你就會知道袁林的主要建築與明清皇陵基本相同。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碑亭是明清墓主人身份的象徵。袁林還有一個巨大的碑亭。內有一個巨大的贔屓石雕,上面有一塊巨大的墓碑,碑上刻著許世昌題寫的“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袁世凱的墓碑非常豪華,上面刻有幾條蟠龍,這也體現了袁世凱曾經的稱帝行為。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景仁堂裡面供奉著袁世凱的靈位。根據參與祭祀袁世凱的外國人說:“這是皇帝才有權享受的祭祀活動。”事實上,袁世凱的葬禮比光緒皇帝規模還要大,有80人抬棺扶靈。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林建成後,墓區種植了大量樹木。當日軍佔領安陽時,他們在袁林的西邊建了一個機場,在此期間日軍砍伐了墓區大量樹木。但日軍並沒有大肆破壞袁林。此外,袁克有曾靠賣墓區的林木維持生活。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袁世凱死後,他的長子袁克定主持了分家。根據袁世凱生前遺囑:“每人分現款一萬餘元,8000股各種股票,房間每人二十餘間,總共20多萬元。女兒每人現款七千餘元,其它無份。母親各隨自己的子女,財產無份。”

袁世凱墓地,生前沒做幾天皇帝,死後卻享受豪華的帝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