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被髮覆面,以糠塞口"?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勃勃野心,由兒子曹丕繼承遺志。曹丕於公元220年,終於廢漢室自立,開創魏國,史稱魏文帝。作為一代開國之君其原配夫人為甄宓,史稱文昭皇后,也是魏明帝的親生母親。

身份尊貴的她,在建國第二年便倉促離世,且死後落得"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下場,即下葬時頭髮披散遮臉,口中被塞滿米糠。傳說這種處罰的用意是讓其在黃泉路上,靈魂的冤屈無處訴說。

她是犯了哪種罪行,要領受如此懲罰呢?

《洛神賦》原為《感甄賦》

也許你沒聽過甄宓其人,但你一定背過下面這首詩詞。

"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這是曹植著名的《洛神賦》,它的原名是《感甄賦》,創作於甄宓去世的第二年,紀念甄宓。甄宓的兒子曹叡——魏明帝,即位後覺得《感甄賦》的名字容易讓人產生不該有的聯想,使皇室顏面掃地,便下令改名《洛神賦》,想以此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但適得其反,民間皆識甄宓,且說她是"洛神轉世",甄宓的名字一時傳為"甄洛"。

曹植與自己嫂子的事情當然不止如此,李商隱曾有一首詩就有涉及。,"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其中,宓妃留枕魏王才,說的就是甄宓與曹植。只不過玉枕並非自己遞給曹植的,是曹丕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將甄宓生前使用的一個鑲金盤玉的枕頭賜給曹植,以此當眾暗示羞辱曹植有欺君辱嫂的不當行徑。曹植本無政治上的半點野心,所以看到玉枕,念及故人,如獲至寶,上文提及的《洛神賦》便是回自己封地,夜泊舟中的昏睡間,恍見甄宓御風而來,又轉眼即逝,清醒後內心久久意難平,遂連夜提筆揮就而成。

從上述的文字裡,你一定聞出一絲八卦的氣味,也許曹植當年真與這位嫂子有什麼呢?此事目前現有資料無法下斷言,箇中如何,早已飄散在歲月風塵裡。

史書上詳細記載的倒是曹丕與甄宓的相遇、結婚生子及生恨的全部過程。

甄家有女初長成

甄宓,何者?她的美乃聲名遠播。三國時期曾流傳,"江南有二喬, 河北甄宓俏"。甄宓、大喬、小喬是當時三足鼎立的美女。

都說三歲看小,甄宓自小在家裡睡覺時,不止一人目睹夜半深更有天神為其加蓋玉衣,鐵嘴相士劉良曾在給甄府孩子看相時,手指甄宓稱, "此女將來貴不可言。"

她的言行也不似常人。當家裡姐妹擠著看院外騎馬耍雜技的表演時,她並不上前湊熱鬧,還對自個姐姐說,"這難道是女孩子該看的嗎?"因為喜愛讀書,而且記憶力超常,過目即能成誦,這讓她的哥哥都倍感壓力,"你一個女孩子該學的是女工,難道你想去做官嗎?"甄宓的回答並不示弱,"都說要女子有賢德,我不看書,怎能以史為鑑呢?"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而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顆柔軟的心。她的二哥去世之後,留下了寡嫂。她的母親待這位嫂子,言行苛責。甄宓看不過去,每次都耐心勸慰母親,希望母親能夠體會到搜子的難處,把她當親生女兒看待。說得言辭懇切,讓母親也慢慢得到感化,最後關係也變得親密。

他見到她時,痴立落劍

曹丕與甄宓的相遇,像極了電視劇的劇情。當曹丕殺入袁紹府,見兩婦人相擁而哭。這是甄宓與年邁跑不動的婆婆劉夫人。曹丕正要舉劍滅口時,他看到了甄宓。她滿臉汙垢,身著粗衣,披散著頭髮,但這不能掩蓋甄宓的美麗脫俗。曹丕痴立一陣之後,才扔掉劍,用自己的衣袖輕輕拭去甄宓臉上的汙垢,幫忙束其散發,"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然後就乖乖按著寶劍坐在屋內,保護二位,等待父親的到來。時年,曹丕18歲,甄宓23歲。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婚後甜蜜

曹丕不是一介粗野武夫,他少有逸才,其所作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這樣的才子佳人結合,婚後當然生活甜如蜜,不久便得一兒一女。而且公公曹操也非常器重自己這位兒媳,他聽從其建議:蜀吳未滅不必急於稱帝,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曹操被封為魏王,加九錫,但到死都未稱帝。

婚姻中的插曲是,曹丕與曹植總生爭執,甄宓每回都護著曹植,要自己的丈夫珍惜兄弟之情,這一點也得到了婆婆的稱讚,稱她為孝婦。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不止如此,她還勸自己的丈夫,要多多寵愛其他妃嬪,這樣才能兒女眾多,子嗣連綿。初期曹丕並不聽這些建議,滿門心思都放在甄宓身上。隨著常年征戰,曹操去世,曹丕繼承王位後,他的野心與慾望得到極大的刺激與膨脹。

他開始懷疑一切,看到妻子與曹植講幾句話,便會心裡不大暢快。而相國華歆不時鼓動一二,這讓他萌發了殺弟的念頭。遂令曹植於大殿作七步詩。甄宓早早得知消息,請來曹丕的母親卞夫人。曹植自己也在七步後,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詩作。在兩方斡旋下,曹植的命保下來了,但曹丕夫婦二人的間隙更深了。此時甄宓於曹丕,"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同年十月,曹丕稱帝,定都洛陽。稱帝的那一刻,甄宓一人在鄴城留守。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古時通信極為不便,甄宓將對丈夫的思念化成文字——《塘上行》。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寫盡二人當時因間隙而生的別離以及對丈夫的無窮思念,乃至夜不能寐。而結尾的"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前半句是自己安慰自己,要找到獨自生活的樂趣。後半句似是對丈夫千秋不盡的祝福,又或是難以計數的無窮恨意。

死亡之謎

只可惜,那時的曹丕並未讀懂這首詩,他忙於修築洛陽宮殿,忙於山陽公獻上的郭氏與李氏。彼時,曹丕35歲,甄宓40歲。

建國第二年,魏文帝昭告天下,甄宓暴斃。她沒有等到封后的訊息,而是等來了一杯毒酒。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郭氏進讒?後宮內鬥說

有人說,是得寵的郭氏因妒生恨,利用曹丕多疑的性格,讓曹丕相信,甄宓此時對自己怨言不已,匆匆賜予毒酒。還讓其"被髮覆面,以糠塞口"。

憶及當初,二人初遇見之時,甄宓也是披頭散髮,但那個她因為奪目的容顏,苟且生存了下來。人世幾多諷刺。而當下的批發蓋面,只為羞辱和洩憤。

多年後,甄宓的兒子魏明帝對郭後做了同樣的事情,算是對當年的進讒行徑一個遲來的報復。而且追立生母甄宓為"文昭甄皇后",算是應了相士那句"貴不可言"。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

兒子本該姓袁?血統不正說

有野史稱,曹叡乃袁熙(甄宓前夫)之子。當時曹丕本不想立曹叡為太子,奈何其他兒子均早逝,所以不得已只能選擇曹叡。而曹叡本該姓袁,這件事只有甄宓確切知道,所以要曹叡繼承帝位,甄宓就不得不永遠閉嘴。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稱帝后,曾兩次親征,但因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招牌,兩次均以失敗告終。五年之後,病逝於洛陽。

一切煙雲均化土,唯有《洛神賦》千百世流傳。在動盪的年代,白雲蒼狗,美乎醜乎,都註定難得一世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