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小物件”

文房四寶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書工具。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曆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四寶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名品名師,見諸載籍。四寶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著稱,至今仍享盛名。

文房“小物件”

但你可知道,古代書房裡並不只這四樣寶貝,以下就帶大家看看古代的書生們,在自家的書桌上都擺了些什麼,它們長什麼樣子,各自有什麼用途吧!

一、印泥

文房“小物件”


  印泥,是我國特有的文房之寶,無論是文件簽署,還是歷史文物以及金石書畫之鈐記,都需要使用。根據史書上記載,印泥的發展已有二千年的歷史,早在春秋秦漢時期就已使用印沁泥,那時的印泥是用粘土製的,臨用時用水浸溼,這就是當時稱封泥。到了隋唐以後,社會的進步有人研製出紙張,人們又改用水調組硃砂於印面,印在紙上,這就是印泥的雛形,到了元代,人們開始用油調和硃砂,之後便漸發展成我們現代的印泥了。

二、鎮紙

文房“小物件”


  鎮紙,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三、水滴

文房“小物件”


  又名硯滴,為滴水入硯的文房用具,也稱水滴、水注。最早磨墨往硯裡注水的工具叫水盂。“古人無水滴,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從傳世品和出土器物來看,硯滴的出現不晚於漢代,最早為銅製,後改為陶、瓷、玉、石等材質。其樣式不定,歷代均有創新。

四、筆筒

文房“小物件”


  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製作。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五、筆洗

文房“小物件”


  筆洗,筆使用後以之濯洗餘墨,多為缽盂形,也作花葉形或其它形狀。各種筆洗不但造型豐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性,陶冶情操。

六、 筆架

文房“小物件”


  筆架亦稱筆格、筆擱,即架筆之物也,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書畫時在構思或暫息藉以置筆,以免毛筆圓轉汙損他物為古人書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從樣式來看,一般有掛式與擱式兩種,分別稱筆掛與筆擱(見後面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