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的“仁”与“德”应该如何理解?与《道德经》的“道”跟“德”相通吗?

电源老李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域的创作者颠强时代

首先呢先了解下《论语》、《道德经》这两部史书的来历和创作者,就很容易来解答笔者心中的疑惑。

《论语》呢是孔子的巨著,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呢提出了“仁”的学说,在历代朝代的统治中,各朝代的君主都把儒家学派的学说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文化思想,由此呢儒家学派的学说也正式统治了中国近两千年的文化思想,因为儒家学派的学说更加的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更利于统治者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论语》中的“仁”与“徳”,“仁”呢就是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对待百姓要爱护自己的国家的子民,对待自己的子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给他们幸福稳定的生活,不能随意的发动战乱,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造成他们妻离子散,而作为国家的子民呢,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的爱戴,不能造成不和谐的因素,这样生活才会美好,社会才会有良好的社会风气,《论语》中的徳呢,在这里指的是人的“徳行”和“品质”,作为统治者君主要品行兼修,注重自己内外本心的修养,不能慌乱朝政,淫乱国家的纲政纪律,在那个社会作为国家纪律的最高制定者,一定要言出必行,既然作为带头者就要以身作则,把控好自己严格执行好纪律。而要求国家的子民呢“品德端正”,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能丢失自己的本性,更加的强化自己内外的美,让自己的精神层次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不能做一个品德败坏危害社会的恶毒小人。

《道德经》呢是老子的巨著,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德经》里的“道”讲的是“大道”,万物的开始自然的规律法则,在《道德经》开篇就给我们直接挑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述了“道”的开始,自然规则的变化与开端,这里的“道”是虚拟的,在自然中谁也琢磨不透的,而“徳”呢与《论语》中的“徳”有一点相同之意,指的是人的“本性”,从“人”本身来说的。

所以呢综合以上这些《论语》中的“仁”与“徳”和《道德经》中的“道”与“徳”不是完全相同的,不过确实是存在一点联系的。

我是颠强时代,如果笔者和读者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可以评论出来我们一块讨论,如果喜欢能否留个关注。






颠强时代


儒家的“仁”与“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说追寻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儒家的“仁”泛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家的“德”多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不可见控制可见的形,或者不可见导致可见的事件发生,并控制它如何发生。不可见形成可见的现象形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传.上》

比如“春夏秋冬”就是形而上的力量。人不能看见“春天”。人只能看见草木复苏、蛇虫惊醒的现象,“春”它不是简单的气温回升、昼长夜短的变化,人只能看见与描述春天的现象,但春天确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四季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如此:它不可被直接描述,所以只能勉强用语言为它取个“代号”。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运行规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万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终极力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吾不知其名,强谓之道。”——《道德经》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为以可见寓意不可见,以有形寓意无形。以行为寓意无为,以自然现象寓意不可见的规则。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可以说儒家的“仁”与“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有相通但不近相同。[祈祷]



小易阳光生活


道是自然,德是道的体现。道是清静虚无,法于自然,没有思想感情,没有后天意识,一切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默默无闻,时时刻刻造福人类,滋润万物,却从来不声扬自己功劳和伟大,也不去索取任何的赞美和报答。

所以上德之人,已经把思想感情和自然融为一体,做到无心于万物,一切善举都是出于自然本性。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提出了把道、德、仁、义、礼分五个层次,还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道”为上德,“仁、义、礼”为下德,“仁”是和顺的,接近于“上德”,而义则有决断之义,因为义重则生刚,刚胜则必有果断,果断必有是非,换言之,义重则刚心生,心动则意驰,意驰必有为,而以有为之意为心之使,体现出来的完全是一派气质杀伐之心。至于“礼”,有回敬的意思。知恩报恩,相互帮助,来而不往非礼也。属于下德最后一层。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虽为“下德”,如果能够按照“仁、义、礼”的要求去做,都是难能可贵的。


红尘指月


《道德经》一共是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我们一般都是将《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后来在马王堆发现《老子》一书,却是《德经》在前,所以也有说《道德经》本该是《德道经》。关于《道德经》中道与德的说法也都大抵相同。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则是指的人道。如此看来,无论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经》,还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经》,都没有妨碍我们去探究这本书的意义。我倒是有个想法,如果不是马王堆发现了《老子》,人们就会一直按照先道后德的顺序研读,好像也没什么错,这是不是很有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道经》开篇第一章就讲了“道”,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定名的。天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虚虚实实,都是出自于“道”。可以说是道生万物。其实,通俗的来说,道就是“道路”,人有人的道路,动物有动物的道路,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道路,生是道路,死也是道路……这一切,无论是否被人类已知,或者未知,都在按照自己的“道”运转、兴衰,而这大部分是不被人所知的——因为人只是无尽“道”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有句话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实放在天地大道来讲是很有道理的。顺道而为,那一切都是按其道,行其事,有因有果,循环往复;否则,就是失道,至于失道,那就不多说了,我想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关于“德”,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阐述的。“德”指的是人为,人道。其实《道德经》本身对于人间道是有批判的,这些批判也是著书《道德经》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经》开篇中用到的一个句式“失……而后……”,《道德经》再如何将自己置于“上帝角度”都无法摆脱“人为”,毕竟经书本身也是出自人的手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德经》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我们之前说人道也是道之一,德指的就是人道。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规律行为处事的人;下德也是有违人道,强逆大道自然的人,这种人也就“无德”了。

人间本有其道,人们遵循自然,遵循规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现实却是,因为下德、失德、无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设置法律、规定,要设置专门的礼教、规矩。这种设定本身就是“失德”的产物,这是道与德之外,人自己设定的、自然天道之外的存在。

《德经》的这段阐述本身就是一种很哲学的说法,其实换作我们通俗的理解可能会更简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说现在市面上最畅销的书籍,很多都是与“钱”相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心所向啊。同理,人们为什么要设置法律法规,要普及仁义礼教,因为有人在违法,有人在违信违德。

生在人世间,无论是自然道,还是人间道,还是这个已经本人为刻意更改的世间,我们都要遵循其道,因为既来之,则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即修行。


攀阅


说仁与德,就不能不说道了,因为这三者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道是体,德是用,仁是相。道玄之又玄,人们难知,德也不太好懂,而仁则较容易体会,道德的相状就是仁,做到了仁就近乎于道。

那么,儒家的仁、德与道德经的道与德相不相通呢?当然相通,不相通还能称之为道吗?道就是通嘛,无处不通,通天通地,通陸通海,通人通鬼,通阴通阳,通石通木,通花通草,通屎通尿,处处可通,才称得上是道。有堵塞就不通,不通就不是道。

那么不道德不仁义干坏事是不是道呢?当然不是,因为道起用就是仁慈,而这些勾当是与道背道而驰的。但虽不是道,也不离道。怎么理解呢?以水比喻,一杯清水,怎么摇晃搅动,这杯水都是清的,这就是道;一杯浊水,沉淀后看起来也清,但稍一晃动,水就变浑浊了,就不能说它是道,也不能说它离开了道,只要把水中的浊物沉淀清除掉,它就成一杯淸水,就是道了。修道就如浑水除浊变清一样的道理,把贪嗔痴慢疑格除,道就显现出来了。

两者相通,是不是没有差别呢?那也不是,同而不同,境界有高有低。同者,道还是这个道,德还是这个德;不同者,儒家说的德、仁即五常五伦八德等,做到了就好,其它不论。而道德经上的德、仁,做到了还不够,应当做了就了,什么事都没有,叫清净无为。


慧光2787


我是爱读书的【十二十页】我的理解: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学的集大成者,孔子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中国所有的学问,都是同源异出,一道各用。我认为,二者虽然殊途同归但有所不同,主要是思想观念的不同。

《道德经》的“道”与“德”

1、老子的“道”

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又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与万法归宗彻底展现了道教追求无上大道的心境。

从东汉末年起,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 “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道”字出现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灵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论。天地之道,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

2、老子的“德”

《道德经》中有“德”字41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观念,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 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也”。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

【小结】

道家宣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道家思想的这种主张,在西方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天性结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避世修道,所谓“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俗人出世修道成为神人。

《论语》中的“仁”与"德”

1、儒家的“仁”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2、儒家的“德”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以及“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等等。

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教化万民。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只有通过礼制教化,人才能规矩做人。而统治者应该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这就是所谓的仁君爱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儒家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认为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品德修养。后世儒家发展出的三纲五常等学说,更是教化人要做一个有德之人。所谓: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儒家思想最终目的,希望教化人入世成为君子。

【结语】

儒家和道家两派的思想学术,是中国延续下来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传统国学。其中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道家思想却成为本土道教的教义。

儒家文明在中华文化圈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在西方却得到了最大的认同。

道家学说庞杂而渊博,被称为百家之源头。后世的法家、阴阳家、方技家、数术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学说的启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学术界备受推崇,很多学者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真正源头。《道德经》被西方传教士传入西方后,成为西方最为畅销的外来书种。

儒家占据社会统治地位后,给中国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传统道德体系和创造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在东亚建立了以儒家文明为主的中华文化圈。儒家和道家本应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双引擎发动机,同为中华传统的基石。


十二十页


《论语》孔子的德和仁如何理解?与老子《道德经》的道和德是相通的吗?

孔子的仁和德与老子的道和德

都是先贤对”社会道德与道德五行”的不同的解读,即将殊途同归,都统一到社会道德五行或董仲舒“三纲五常”上来。

什么是仁、德与道?什么是社会道德? 孔子的仁是 “仁者爱人”的意思, 德为”德性德行”的意思; 老子的道是 “有名(之道), 万物之母” 《道德经1章》, 什么才能是万物之母?那只有客观历史规律的 新需要,才能产生出万物,故道就是客观历史规律, 不是客观历史规律需要的 人和物就都不会产生,强生的也要被“适者生存与优胜劣汰 ”自然法则所选择淘汰,故道就是客观规律。 德是什么? 老子给的 定义是 “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 《道德经21章》,指孔见德的容颜,就是只服从天道法理支配。因还都不知天道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对德的认识还都有些模糊补清。那么,何为社会道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及其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 它与法权不同,是民间议论研讨自发形成的”社会主流道德意识”,如现在为什么都讨论“老子哲学道法?王阳明心学?”等,过去为什么不提?这都代表社会正在呼唤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横空出世,故也是天道主导支配社会主流意识升级发展的 ”一种重要” 方式,只能“因势利导” 而不可压制阻挡,或是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基础,不可小觑。

何为社会道德五行或”三纲五常”?孔子的道德五行是“仁义礼智信”,董仲舒三纲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 严格 等级观念,与社会主义“道生命运”,只是分工不同,故都是同等同志关系;其“仁义礼智信” 道德五行,明确了 封建社会 精神道德意识 ”阴阳五行循环运动” 关系,老子对此也做了 明确概括阐述:”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 而愚 之始” 《道德经38章》。什么意思? 可为:社会天道丢失之后而开始讲德性;德性丢失之后而才又讲仁爱;仁爱 丢掉之后而 大讲义气;义气 丢失之后而 又讲礼法;那礼法者,则是忠信变的 斐薄 而是祸乱之开始。能提前认识这些者,而又知将是 逆向提升 成为天道之光华,与若愚服从道法的开始。故在孔子社会道德“仁义礼智信” 或老子 “道德仁义礼”生克五行意识哲学循环中,礼法则为 ”道德五行生克” 循环的主导。如社会有一段时间,只讲哥们义气或亲情 仁爱,就可以都不要不顾天道王法,而随便杀人放火、贪污诈骗等都可以妄法或不被追究,而社会还在呼唤礼节法制,故这就是社会道德沦丧而生混乱之始;相反也是社会法权开始”讲道德法制”开始的“转变”点,故客观上社会道德五行有”义礼向道德”的重生转变,也有”道德向仁义”转化的拐点;老子以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客观现象而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 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道德经16、19章》。是说以众生都有老而归根,静待之后,又能复命的常理,而概括出社会能”绝弃虚圣假智、只讲仁义、取巧夺利,则民利孝慈而无盗。对此三者文过饰非而不足治理,故恐王权会另有所属,才是 老子 绝弃 圣智、仁义与巧利 而适度”重生拐点”的真实用义。中国 阴阳五行 学说 源自《黄帝内经》 对客观自然天道 “天有四时五行”客观观察与概括,为什么是春夏秋冬四时五行?是在夏秋之间又有一个 新老交替”长夏”节气,从形成四时五行,而新老交的长夏节气才是阴阳五行生克的主导, 若其”生”为前进,“克”则可为刹车 , 能调控 ”适中”而行、而转才能做到平稳安全前进与发展,是为”中庸之道”基础理论依据。故孔子的仁德与老子道德都是中国阴阳五行完整哲学解读而是相通的。


春台96245986


简单的说,在《论语》中,孔子以“仁”讲“礼”,克己复礼为仁。“礼”就是要求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但“礼”要体现“仁”。“仁者爱人”,这种爱是从“亲亲”(爱亲人)开始的,然后引申到政治秩序中,即所谓纲常伦理,符合这种伦理秩序,是为“德”,破坏秩序的就是“非德”。

《道德经》中,老子讲究“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但是你顺应了规律,就能无不为。道家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所谓“天地不仁”,符合规律秩序,就是“德”,不符合规律秩序,就是“非德”。

所以,虽然“德”都是符合秩序,但《论语》即儒家的秩序是社会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经》中的秩序是自然规律,自然秩序,两者是有类别的不同的。




醉眠芳草


孔子的“仁”与“德”立足于社会学,着眼于人的品行。而老子的“德”则立足于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所以与“道”孪生。老子的原始“道”即提倡对自然的深入认识。故有了认真的态度(即德)方能“顺”。于是乎生成了“厚德载物”的结论。



守绌田园


《论语》的“仁”与“德”和《道德经》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说追寻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必须明确“仁、德”在孔子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以便对《论语》中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仁”的含义可以归纳为:爱;心德;仁德;全德;德之总称;一德之名等解释,强调“仁”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见“仁”和“德”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在这种场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孔子无论是“以礼释仁”还是“以仁释礼”以及对仁的各种阐释和发挥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实现德、实践德。

仅就仁的概念含义而言,孔子对仁的广义解释包含着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指出“为仁由己”不由人,具体方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主张内在约束的思想,在这一层含义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同时主张外在的规范“礼”与内在的约束“克己”相结合以实现“天下归仁”目标,其次是以礼待人,仁心爱人。

相对于德来讲,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德的内心道德情感,礼是外在行为规范;仁是德的基础、灵魂,礼是德的体现、落实。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内心的约束和最终归属,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礼,德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德具体目标。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不可见控制可见的形,或者不可见导致可见的事件发生,并控制它如何发生。不可见形成可见的现象形状。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运行规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万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终极力量。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为以可见寓意不可见,以有形寓意无形。以行为寓意无为,以自然现象寓意不可见的规则。

可以说儒家的“仁”与“德”和道家的“道”与“德”相通但不相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