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天涯海角,大江南北,正月十五,我们与狮共舞。此刻,我们翻过巍峨的高山,越过奔腾的江河、走过温婉的小桥,淌过涓涓的流水……一起欢度元宵节,南北一家人,天涯共此时。

此刻,烛光摇曳。

此刻,灯光璀璨。

此刻,你与我,我与他,他与她,我们穿越千万里,一起品味元宵节,一起荡漾在舞龙、舞狮、击鼓、杂耍、踩高跷、划旱船、迎紫姑、猜灯谜……的欢乐中,不能自拔。

比起“与狼共舞”“与狮共舞”这个词显然有情调得多。作为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舞狮子真是给元宵节长了不少脸,绝对配得上“锦上添花”这四个字。

舞狮子,起源于三国,流行于南北朝,唐代时得以兴盛,成为宫廷、军旅、民间流行的活动,既受大众青睐又得文人垂青。

品大诗人白居易《西凉伎》中的:“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嚼段安节《乐府杂寻》中的:“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我们尝到了舞狮之味,它如那夏日荷叶上的第一滴晨露,清爽甘甜,又如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艳丽可人。


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千年的雨雪暖阳过后,舞狮蜕变了,定格了,它变得“文”“武”双全,形成了以“武狮”为主的北派和以“文狮”为主的南派狮舞。

“武狮”(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武”艺非凡,有大小之分。小狮一人独舞,大狮需要两人配合,一人顶着狮子头,另一人则要兼顾狮子腰部和狮子尾巴。当他们全副武装,穿上绿色的狮子裤和金色的爪蹄靴时,整个人就和狮子融为一体了。

然而,就在观者为这装扮叹服叫绝之际,只见手握可旋转式绣球,一身古代武士打扮的引狮人一番手舞足蹈,锣鼓声配合而响起,狮子在舞狮人的操纵下腾空而起,或跳跃,或登高、或朝拜祝贺,更有走梅花桩、爬楼、窜桌子、踩滚球等堪比杂技的高难度动作,那场面,真是好一个“绝”字了得,让人不惊不叹都不行。

北“武”南“文”,文武双全,方可国泰民安。“武”狮者犹如杂技师给了我们“险”中的惊艳。“文”狮者呢?他则犹如那戏曲中家境贫寒的书生,下面穿着不合身的灯笼裤,上身只披一块勉强可以遮挡身体的彩色狮被,茕茕孑立,向我们款款走来。它以广东为大本营,向南扩散至港澳、东南亚侨乡,颇为盛行。


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文人需要导师,“文狮”也同样需要引狮人,他与生俱来便自带文人特色,手执蒲扇,身着长袍,腰束彩带,头戴大头佛面具,一点也不张狂。

当蒲扇摆动,“文狮”便跳起了舞,他是合格的舞者,表情丰富,感情细腻,或风趣让人开怀大笑,或优美让人如临仙境……那一切都时那样恰到好处,讨人欢心。

情在狮子,缘起元宵,如今元宵节的舞狮更加绚丽多姿。它是一种乐趣,更是文化,是传承,我们爱它,爱到心眼儿里。

虽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灯谜是舞狮的姐姐,可是元宵节里的猜灯谜却不得不唤对方一声姐姐,它踏着舞狮的步伐而来,是节日后增的一项活动,最早出现在宋朝。

换个角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换个方式也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许是谜语这种文艺式的文字游戏,当时的人玩得倦了、腻了,所以才会有人将它写到纸上,悬在灯上,去寻找玩中的花样。

这花样却也不辜负“发明者”,一出世就备受人们的宠爱,在《武林旧事·灯品》中,我们看到了“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的记载,这记载告诉我们当时的人玩得多么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到处都是。


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现在猜灯谜多伴有小礼品,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参与者越来越广泛。想来,这集智慧与乐趣为一体的游戏,必将会成为一条永不干枯的河,永远流淌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河床之上。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看了《列子·说符》中的这段描述,我想男同胞们再也不用惊讶于那些可以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而健步如飞的女同胞了,这在那脚踩木棒行走、舞剑……面前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踩高跷是一种技艺性表演,属百戏中的一种,有南北之分。北方的表演犹如那绵延起伏的山脉,扮相也滑稽,常见的有:媒婆、傻公子、和尚、道姑等,给观者的是无尽的趣味。南方则是小桥流水式的婉约,常见的扮相多是戏曲人物,如:关公、吕洞宾、张生、济公等,他们演唱结合,给观者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现在,仍以木质为主的高跷变得时髦起来,不仅有单双之分,还有文武之分。双跷以腿为“主心骨”,单跷以手为主心骨,表演时,前者绑在腿上,后者则是手持木跷顶端,内容多样,方式灵活。武跷重绝招,“武”的是个技巧,文跷重扮相,演的是个乐趣,各有特色。

见过很多船,却没有一种有它的韵味,它行走于陆地,四周红绸、彩灯……围着打转,它就是我国民间表演艺术之一——划旱船,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广为流行。


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历史悠久的划旱船并不是元宵节独有的产物,在北宋的《太平广记》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的痕迹,在宋朝田况的《儒林公议》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它被改造成为宫廷舞蹈,出现在各大盛典中。

时间这条路,走得多了,自然就有收获。划旱船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时光赐予它的最丰厚的礼品就是那谁也比不上的风韵了。

河南人将唱歌与划旱船相结合,表演者站在旱船内,双手撑着船缘,双脚移着小碎步,活脱脱一副水中行船的画面。随着船慢慢飘荡,歌声响起,歌唱内容多为对祖国和新生活的赞颂。

相对河南,划旱船在陕西、陕西等地方就要复杂得多,它们那里的表演可不止一人,分坐船者、艄公和小丑。坐船人从一个到六七个不等,艄公带路,装扮滑稽的小丑左手拿桨,十分搞笑。那乐器也是极多,大锣、小锣、鼓……热闹不已。

不曾想上学时经常拿来嬉戏的“厕所所长”也真有其说,而且和元宵节关系匪浅。有传说言:一位叫紫姑的小妾被大房嫉妒,并于正月十五遭其毒手死在厕所,从而成了“厕神”,被很多人祭奠。

又有传说:紫姑只是一个贫穷、善良的普通女孩,后因贫穷死于正月十五,深受人们的同情,当时人们为了表示怀念,便有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习俗。到了当天晚上,人们用稻草等道具扎成和她模样一般的稻草人,并站到紫姑经常干活的厕所等地方迎接她、安慰她、陪伴她……


闹元宵,听喧笑——千古诗文话“武狮”,正月中旬猜灯谜


这便是我国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之一——迎紫姑,紫姑又叫戚(七)姑、厕姑、坑三姑。正月十五,为迎紫姑,众多女子在夜间占卜蚕桑等事宜,可见当时对这一习俗的重视。虽然传说无证可考,无史可查,但迎紫姑能被作为元宵节习俗之一并广为流传,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诚与善良。

河北省的元宵节习俗中,拉禄碡可以说是石缝中开出的花儿,它源于根,起于根,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

拉禄碡这个名字证实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单单从名字看,它怎么也不像一种和劳动生活有关的舞蹈。然而它偏偏是舞蹈,而且还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它的伴奏乐是打击乐,有:大锣、大鼓、水镲、铙等。

天涯海角,大江南北,正月十五,我们与狮共舞。此刻,我们翻过巍峨的高山,越过奔腾的江河、走过温婉的小桥,淌过涓涓的流水……一起欢度元宵节,南北一家人,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之舞狮、迎紫姑……习俗不可不知的常识:

1.舞狮子中的南狮流派比较多,外形和性格上都各有特色。外形方面:英德有“鸡公狮”,佛山有“大头狮”,中山有“鸭嘴狮”,东莞还有“麒麟狮”……性格方面:白须的狮子沉着刚健,黑须的狮子英勇无比,灰白须的狮子粗狂好战。

2.踩高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是民间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属于古代百戏的一种,并非元宵节独有的习俗。

3.古时候的迎紫姑习俗,多由女性进行,男的一般不参与。这一习俗在现今的正月十五已经消失。

4.文中所述的很多活动,如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等等并不单单出现在元宵节,只是大多地方在元宵节比较兴胜。而划旱船这一习俗当今保存完成的地方少之又少,只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尚且留存。

红素清/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