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01

通過我的觀察,我就發現,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一直都有打不完的雞血,從頭到腳都武裝著滿滿的正能量。

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活力滿滿,整天做事都開心得不要不要的,你會感覺他有使不完的勁,消耗不完的能量。

這樣的人就像一束小火苗,靠近他你也會嗨得不要不要的。

這種人總是容光煥發、激情四射,連走路都帶風。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沮喪消沉,癱軟如泥的人,比如說人們常說的佛系青年。

前者拼命向上生長,後者賴在地上,都有各自的人生追求,但背後所反應的,是來自一個人內部的推動力量:內驅力!

02

內驅力是一種來自內心的渴望,由內而發,讓人不斷去成長向上的堅實力量。

正如人們常說的,一個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很多真正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靠的就是超強的內驅力。

至此,有人可能會說:我也很渴望成功,成為成功人士,然後賺大錢,開豪車,住大房子,天天剁手不心疼,一秒清空購物車!

如果這麼想,那你可能就是誤解了內驅力。

內驅力所產生的,是你內心的熱愛,你的人生興趣所在;而花天酒地,揮霍無度其實只是你外部的慾望。

慾望和內驅力是不同的,外部的慾望只會不斷膨脹,當被滿足後就會枯竭;而來自內心深處的內驅力,只會像源頭活水一般,涓涓流淌。

之前上了微博熱搜的新東方年會的吐槽歌曲《釋放自我》裡面有一句話:牛逼的人到哪裡都不會彷徨!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這就是牛人都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當找到自己生命熱愛的東西時,就能激發出強大的心靈力量,自然遇山開山、遇水架橋,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

03

我的朋友圈裡有很多大佬,他們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其中劉媛媛就是一個內驅力很強的人。

在第二季的《超級演說家》演講中,她說“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就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媛媛姐說自己是全宇宙最正能量的人,這背後其實就是內心深處散發的強大內驅力。

因為她這種強大的力量,最終她獲得了《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

那她是怎樣獲得這種內驅力的呢?

她說自己曾是差等生,是班級的吊車尾,全年級二百多人,她排名到一百八十後。

知道自己要努力,改變自己的貧困家庭,可是經常會誤入努力的怪圈——就是付出努力後得不到好的反饋,因此她也常常感到很頹廢。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一本書後,主人公的故事感動並激發著她去做出改變。

04

路遙曾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高一某個下午,劉媛媛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叫《一個叩開牛津大門的高二女生》,講述了四川綿陽某中學一個年僅16歲的高二女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英國牛津大學。看了主人公的故事,她非常好奇:假如我做出了與她相同的努力,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於是在那一秒之內,她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我要考北大!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很多時候人就是那麼微妙,在一個瞬間,看到一個扣動心絃的故事,你就覺得自己也應該那樣去活。當時當刻,你就不再滿足於現狀,不再安逸於現在的處境,內心逐漸燃燒起一團小火苗,越燒越旺,讓你熱血沸騰,也讓你走出舒適區,去破局,去戰鬥。

昔日劉邦還是泗水的一個小亭長時,遇到秦始皇的豪華車隊出巡,於是感慨:大丈夫當如是也!

從此,劉邦走上了人生的漫長逆襲之路!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劉媛媛看到一個逆襲名校的故事,也就那樣去做了;劉邦看到前呼後擁的皇帝,開始了艱辛的征戰天下。

見識決定了你最終能走出多遠,正所謂見大而行遠,迎刃方通簡!

很多時候,人都呆在一個狹窄的小環境裡,看到別人那樣,你也就那樣活了。只到某一天,你見到了最好的,你才會知道,我也要那樣給自己活一次。

05

劉媛媛的書《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裡面講到她備戰高考時的故事。

寒冷的冬天,宿舍外面大學紛飛,天寒地凍;而被窩裡很暖和,舍友都在呼呼大睡,人到了冬天都會有這種惰性。但為了戰勝自己,她在床邊準備了一碰冷水,不想起床就用毛巾蘸著敷在臉上,於是就不再想睡覺了。

她起床,踏著沒過膝蓋的大雪,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到教學樓前面的樹林裡去背書。

她所有的努力與逼迫,成了後來與人分享時的一個談資,但那種想要改變的力量,驅使著她也影響了無數的人。

一個人可以強大無匹、戰天鬥地,也可以癱軟如泥、混吃等死,就在於你想要激發出自己的那一面。

而內驅力能讓你激發內心深處的渴望,驅趕著你朝著目標勇猛精進,不給自己找藉口,也從來沒有絲毫的懈怠。

06

擁有內驅力的人,他們是全然自發的去努力,不需要討好誰,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鼓勵。他們勤奮且自律,不需要額外的補貼,不需要意志力的調動,不需要去曬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動,更不需要自我說服和強迫。

內驅力產生的自律,完全是一種巡航狀態,持續、穩定、沒有磕絆,自然而然......

由外部的慾望驅動,整個人都會顯得浮躁,他們關注的不是執行,還是來自外來的反饋讚美,和相應的即刻滿足。

歷史上很多名人志士的故事都表明: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太多人缺乏內在的驅動力量而無法堅持!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毛澤東16歲時,父親毛貽昌認為兒子已經具備了外出謀生的能力,邊讓毛澤東去米店當學徒,藉以養家餬口,發家致富。

當時的毛澤東,已經看了大量的書。對於已經初具救國壯志的毛澤東,繼續求學的願望更為迫切。於是,他決心不顧父親反對,外出求學。並與母親商定,邀了舅舅、表兄文運昌,教員和其他親戚來家中相勸,終於說服了父親改變了主意。

讀了一些書後,他心裡已經憧憬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不再滿足於現狀,敢於反抗父親的安排,他只想去追尋自己早已播種下的掛在天上的夢想。

我們可以看出,生命裡的某一個偶然的時刻,讀了一本偶然翻開的書,被其中的故事觸動,心裡播種下了一個渴望,從哪時起,你就已經不一樣了。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理想之光,照亮四方。或許一個人最後取得的極大的成功,就是從哪一個細微的內心觸動開始。

07

很多人不知道怎樣讀書,又或者不知道讀書的真切作用,總是急功近利,想立馬得到利益,從而忽視了那些潛移默化的流進生命裡的能量。

那種能量最好的體現就是:你覺得人是可以改變的,人的可塑性極強,就在於你想去實現怎麼樣的目標,激發出自己的那一面,是強大無匹,氣勢如虹亦或卑微懦弱,愁苦黯淡,一切都取決於你內心驅動的力量。


為什麼要多讀書?內驅力超強的人告訴你答案

再普通的人,都有著非凡的一面,只要找到自己非凡的一面,並將其體現出來,就會立刻成為顯赫的大明星,這一切都來源於你內心的驅動。

現如今,讀書已經成了一個很平常的話題,誰還沒翻過幾本書呢?但是讀書更重要的是去讀出一種叫生命力的東西,也就是能夠逼迫你去做出改變,獲得成長,並實現夢想的自我內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