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父母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全國疫情形勢嚴峻,學校都延期開學,孩子不得已在家裡上網課,便增加了很多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這種經歷對家長來說也是第一次,時間久了,家長難免會心情煩躁,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3月3日,在石家莊某一個小區,正在讀五年級的男孩,因為在上網課的途中玩遊戲,正好被家長看到,家長對孩子立即大聲訓斥:“在家不好好學習,天天就知道打遊戲......”

誰能想到,孩子一氣之下不顧一切的從樓下跳下來。

等到家長跑到樓下時,孩子已癱倒在血泊中,此時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捶胸頓足、大聲痛哭:

“我不該罵你的,我以後再也不逼你學習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為什麼這個12歲的男孩子,面對父母的指責,會想到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無獨有偶,因父母情緒失控而導致自殺的不是個例。

去年2月份,剛開學幾天後,深圳市某個小區一名13歲男生小金在家墜樓身亡。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起因是寒假作業沒有寫完,被父母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

在送往醫院的路上,發現孩子之前還嘗試過割腕,看來輕生的想法早已埋在孩子的心裡。

男孩出事後,留下了4封遺書......

第一封給姐姐

雖然不喜歡你,經常拌嘴,但我走了,還是希望你不要傷心難過。

第二封給姨媽

你是對我好的第3個人(第1個第2個是爺爺奶奶).....

第三封給爺爺奶奶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們兩個.....500塊壓歲錢留給你們。

最後一封給父母: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討厭我,我走了,請不要傷心難過.....”


寫給父母的那封信真是字字滴血,僅僅是因為父母一時的情緒化,給孩子造成了討厭自己的錯覺。

很多父母可能都想不到,自己口中一句看似正常的訓斥,卻是孩子結束生命的導火索。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把孩子推向一個不安全的環境,讓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怖的負面情緒”之中,慌慌張張,難以自拔。

01

不能控制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而有時候父母的壞脾氣,甚至把孩子最後自我治癒的機會也一併剝奪了。

2019年4月17日晚上10點,上海17歲少年湯某與他的母親在車上發生爭吵。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只見他的母親情緒十分激動,不顧危險地把車停在馬路中間,站在車外對孩子進行責罵!

當她回到車裡時,怒火仍未平息,繼續教訓孩子。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就在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短短的五秒鐘之內,孩子撞開車門,跑到橋邊,縱身一躍!

永遠的和這個世界還有他的母親告別了...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當他母親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跪在地上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也於事無補了。

就算她現在再悔恨,她再也看不到她的孩子了!

作為母親這一瞬間將是她永遠的”噩夢“!自責還有悔恨將伴隨著她接下來的人生!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鐘之內永遠的消逝了,起因就是一場微不足道的爭執!

因為母親情緒的失控,對孩子不斷的責罵,造成了令人懊悔的一幕!

這位母親深愛著她的孩子,但結果卻是永遠的失去了孩子。

假如這位母親,能夠回到家中心情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父母的壞情緒由孩子來買單,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亦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如果父母不注重情緒管理,長此以往,不僅會因為情緒失控對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心理傷害,甚至會害了他的一生。

一個6歲的小女孩怎麼都不會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一句頂嘴會離開這個世界。

在海南,一位父親因為自己的女兒沒有按時寫完作業,就立即開始”教育“孩子。

僅僅因為女兒頂了一句嘴,便怒不可遏,拿起掃把,對自己6歲的女兒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毒打。最後孩子躺在地上,動也動不了,央求爸爸扶她起來。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這位父親還以為女兒在裝,之後女孩越來越虛弱,這位父親感覺到事情不對,趕緊抱起女兒去醫院!

當他抱著奄奄一息的女兒衝進醫院後,醫生對這個全身佈滿傷痕的的小女孩全力搶救,但是小女孩還是帶著無盡的恐懼與遺憾去了天堂。

得知事情的真相,救治醫生也不禁感概和氣憤: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這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怎麼能下去的如此毒手!

他女兒走的時候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願天堂沒有這麼狠心的父親,沒有痛苦!

如此極端的案例,也許我們不常見,但日常生活中因工作不如意、生活不順心而吼孩子卻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

“你怎麼還是這麼笨啊?怎麼教都不會!”

“你動動你的豬腦子行不行?”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爸爸媽媽這樣,都是為你好!”

……


想想這些話,我們是否對孩子說過?

很多時候,父母們都覺得自己只是一瞬間的怒火,過後就忘記了。

但是,一次次的爭吵與打罵,如同炮火般一次次地摧毀孩子的內心世界,把一顆渴望愛與安全感的心變得支離破碎。

父母的暴脾氣,最終卻是由孩子來為這種壞情緒買單,可悲可嘆。

02

永遠不要低估情緒的殺傷力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名為《情緒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短短兩分鐘,卻非常震撼。

視頻中有個12歲的男孩,由於父母在他比較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因而母親脾氣特別暴躁,很多時候明明不是他的錯,母親卻經常罵他:“去死吧,真是個廢物....."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可能他的母親永遠都不會想到自己說的這些話,會推動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們總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情緒上的暴怒、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心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演員陳喬恩曾在一檔真人秀節目裡說過,自己的童年過得非常痛苦,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陳喬恩的母親對她十分嚴厲,小時候,不論她取得怎樣的成績,都得不到母親的認可,甚至時常打罵她。

長期如此,致使她只要聽到母親的腳步聲就會變得焦慮。她認為那是“魔鬼的聲音”。

在母親情緒不穩定的環境下,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睡覺不敢關燈,為人孤僻自閉,缺乏安全感,二十多年都不敢碰母親的手!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可在母親的眼裡,自己所有的脾氣都是因為愛她,卻不知道所謂的愛是困住她的枷鎖。

父母的情緒暴力,對孩子來說是一生的災難。

面對這樣的父母,孩子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這讓孩子沉默寡言,自卑無能,直到成年也無法走出這樣的陰影。

一句話,既可以讓孩子心如刀割,也可以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勇氣去抵擋人生未知的艱險。

俞敏洪曾經在演講中說:'父母控制情緒,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一定可以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這樣才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

只有從容鎮定的情緒,才能給孩子應對挫折的勇氣,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03

父母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經過大量的調查我們發現,一個父母情緒穩定的家庭,孩子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其實很多時候左右父母情緒的,不是孩子做了什麼,而是由於我們不瞭解孩子自身的行為、想法,也可能只是自己心情的原因。

父母情緒穩定是一種內在和外在的影響力,那是一種和教養和氣場相關的事。

你當下的情緒多穩定,孩子長大後的情緒,就有多穩定,對人間瑣事更寬容,也更有幸福感。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網課30天,12歲男孩跳樓自殺,我卻在這4封遺書中發現了真相……


雖然胡適先生這樣說,但其實母親對他是非常嚴厲的,對自己的愛並不是毫無原則的寵愛。

當孩子犯錯時,絕對不在當時打罵孩子,不管孩子的感受,會給孩子足夠的自尊心,但是會在事後對孩子進行責罰,讓孩子明白是要承擔代價的。

正是因為母親情緒穩定,胡適才有幸成為一代大家。

胡適先生在這篇文章的結尾處寫道:“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所以說,父母情緒穩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個好的未來,那麼就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當然,愛之深,責之切,做父母的,很難完全避免吼孩子。

當我們沒注意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時,父母應該如何補救呢?

首先要放下身段,去安撫孩子。

如果我們不小心吼了孩子,一定要先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再以平和的情緒安撫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蹲下來抱抱他。

然後告訴他你是非常愛她的,保證這種行為以後不會再發生。

第二,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當孩子長期不說話,不開心時,一味的責問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自閉。

我們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沒有障礙的將自己內心的芥蒂,對自己表達出來,還要教孩子一些緩解情緒的方法,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第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所以很多時候會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標準給孩子強行灌輸你的思想,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是及其不合理的。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讓孩子活成自己的木偶,要有接受孩子不完美的胸懷,也要原諒自己的不完美。

千萬不能因為情緒的原因,讓孩子幼小的心靈遭受創傷,傷害孩子的一生。

其實在對待孩子的時候,父母必須和孩子進行換位思考,這樣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行為習慣,對症下藥,讓孩子心甘情願接受你的意見。

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互相都不服氣,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吹出的風很刺骨,路上的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把自己的衣服裹得更緊;相反南風吹出來的很柔和,行人覺得很暖和,便脫掉了大衣。

當父母以暴躁的情緒教育孩子時,狂風暴雨般的吼罵,只會讓孩子關緊心門。

相反,如果父母以平和的情緒教育孩子時,他會在這個世界裡,感受到最少的傷害,最多的善意,最濃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所以請從現在開始,給他愛,給他力量,給他信心,讓孩子在柔和的南風中起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